妆扮房间家庭类有什么好玩的手游游

中国游戏最大并购案:点点互动以9.6亿美元卖身|点点互动|游戏|FunPlus_互联网_新浪科技_新浪网
中国游戏最大并购案:点点互动以9.6亿美元卖身
  新浪科技讯 8月20日上午消息,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日前点点互动被母公司FunPlus以9.6亿美元“卖身”,成为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桩游戏公司收购案。
  据悉,游戏公司FunPlus以9.6亿美元将子公司点点互动(Diandian Interactive)出售给建筑企业集团--上海中技控股(Shanghai Zhongji Investment Holding)。这是中国迄今数额最大的一桩游戏公司交易,在全球范围来看,这次收购也是未上市游戏公司交易中金额最大的交易之一。
  《金融时报》评价称,这次收购彰显了游戏对中国主流人群的吸引力。今年上半年,中国游戏产业的营收达到520亿元人民币(合90亿美元)。
  公开资料显示,点点互动自主研发并发行了多款休闲社交类游戏,旗下休闲类游戏Family Farm每天吸引400万用户。点点互动同时代理了包括德州扑克在内多款游戏的跨国发行,趣加游戏是点点互动全球游戏品牌。
  趣加游戏总部位于北京,在旧金山和温哥华也设有办公室,有员工约200名。今年3月,趣加游戏宣布完成B轮融资7400万美金融资,2012年完成了1300万美金的A轮融资。趣加游戏目前在拥有超过1500万的月活跃用户(MAU),为Facebook中排名第23的应用开发商,为除美国社交游戏公司之后Facebook上最主要的模拟类游戏公司之一。
  2012年底开始,趣加游戏相继推出Family Farm Seaside、Royal Story、Happy Acres等多款游戏,这些游戏在据称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应用商店的家庭类游戏榜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Family Farm于2011年在Facebook上线运营, 2013年以来月收入稳定在200万至300万美元之间。(扬子)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id:'fks_',
blogTitle:'手游概念股三杰',
blogAbstract:'日期:日&&&&&资料来源:证券时报网& & & &据通信信息报报道,客户端游戏仍具有不容小觑的魅力,可以为各大厂商带来可观收益,但从宏观环境来看,手游的兴起让大型客户端游戏散失往日风采。  分析指出,从整体的统计数据上可以发现,尽管各大厂商仍依靠大型客户端游戏赚得钵满盆满,各家游戏厂商滋味却迥然各异。现阶段,游戏市场继续保持着多元化发展,手机游戏的快速崛起对传统网络游戏形成了强烈冲击,网页游戏放缓增速,客户端游戏则陷入低迷。意识到危机的各网游大佬不约而同地布局移动游戏市场,希冀抢夺手游先机,赢得新的商机。',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1,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hmcon:'0',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Bling!Bling!》首发成绩骄人 绝对不能错过-网游速递-魔方苹果游戏网
用户名/邮箱
快速登录:
当前位置:
《Bling!Bling!》首发成绩骄人 绝对不能错过
发布时间:
作者:佚名
来源:来自官网
& & JJ比赛旗下暴龙工作室推出的《Bling!Bling!》首发一周就获得APP Store多个榜单推荐,包括iPhone和iPAD的智力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类别新品推荐以及免费游戏排行榜。对于一款新品手游来说,这样的成绩不能不说是十分亮眼的。
& & 究其根底,小编认为是《Bling!Bling!》的游戏元素和精致画面打动了玩家。这款号称视觉系手游的产品融合了时下大热的传统找茬和换装游戏的玩法,加入女性向恋爱养成元素和轻RPG剧情走向,颇受女性玩家的喜爱。
从玩家的角度来看,这款游戏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在完成各级任务的同时,享受绝美的风情画面,游历在动漫版的城堡里,成为魔幻女主角。玩家进入游戏后,将扮演初级小魔女,在多个萌度爆棚的任务中逐渐升级,培养与小伙伴们的好感度,最终取得Happy Ending。
& & 而游戏元素的丰富性只是《Bling!Bling!》走红的原因之一,游戏画面和细节中体现出来的诚意,非常能够触动小编。水汪汪的眼睛、灵动的羽翼、调皮的精灵耳,还有如瀑的长发,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女性玩家梦寐以求的动漫女主形象。而主界面和背景与人设完美贴合,华丽的城堡与奇幻风格的植物、流水相得益彰,营造出充满魔力的迷离幻境。从视觉上来说,绝对是国产手游的良心之作。
& & 因其游戏特性,《Bling!Bling!》还登上了家庭类游戏的榜单。在任务环节中需要通过找茬来增加某一好友的好感度,精美可爱的道具非常适合亲子互动,一家人一起划动手指,寻找符合条件要求的小道具来完成游戏任务要求,在游戏的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辨图能力和反应能力,受到家庭类用户的欢迎。而换装游戏也吸引了辣妈潮女们一起游戏。这大概是暴龙工作室当初始料未及的一个效果。
& & 综合各个方面来看,《Bling!Bling!》绝对称得上国产女性向手游中的精品,难怪能取得这样的首发成绩。据可靠消息透露,暴龙工作室已经提交最新版本,最新暗黑系华丽男主将神秘登场!如果你是小魔女,你会选择谁做你的Mr. Right?跟小编一起期待更好玩更精致的《Bling!Bling!》吧!
猛击可下载体验:
/cn/app/blingbling/id?mt=8
&&&更多相关
扫一扫关注,或搜索mofanggames
关注"魔方陪你玩"微信
每天爆料新游资讯
特色活动天天有大奖多多等你拿!
跨服交友 实时语音边玩边聊
定制工具 PK辅助解放双手
{* Google *}您的位置: >
手游类型与付费率和游戏时长的关系
Apsalar的数据来自于其监测的4.3亿活跃iOS、Android设备,以及数以百万次的iOS游戏内购数据。他们用其来分析哪些游戏类型最能有效的驱动内购、及如何将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
 &&& 移动应用分析公司Apsalar通过分析其iOS平台数据发现,某些游戏类型具有更高的内购付费与用户参与度。
  Apsalar的数据来自于其监测的4.3亿活跃iOS、Android设备,以及数以百万次的iOS游戏内购数据。他们用其来分析哪些游戏类型最能有效的驱动内购、及如何将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
  结果显示,策略类、trivia类、冒险类、家庭类、RPG类型游戏拥有最高的内购付费率,如果拿Arcade街机类付费比作为1的话,那么策略类则能取得18.5倍于Arcade的付费率。而下图中可以看到,位居第6名的模拟类手游付费率仅为RPG类型的一半。动作类、Puzze类、教育类、街机类付费率显著降低。
  而从平均每日单次游戏时长来看,这所有游戏产品都呈现碎片化形态,单次游戏时间都低于3分钟。其中策略类、冒险类、家庭类、RPG类单次时间较长,在2分钟左右。Puzzle类、教育类游戏时间最短、单次仅40秒。
  从下图中,可以看到,游戏时间跟付费率存在基本一致的表现,游戏时间越短、付费率越低,但街机类显然是个异数,虽然游戏时间还凑合的过去、但付费率却是最低的。
  因此,从可以形成下面的一个矩阵图,横向坐标为游戏时间,纵向坐标为付费率。
  右上角显然是个不错的分类,即具有较好的游戏时间又有更高的付费率。
2013年上半年,周末下午时段的游戏类日均下载量高达33%,移动用户的游戏黏着度增强,用户碎片化游戏时间周末“集聚效应”逐步形成。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电子游戏成瘾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电子游戏成瘾的影响
——基于北京市10个家庭的深度访谈
赵春梅& 杨伯溆
内容提要:本研究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北京市不同区县的10名初中生和他们的家长进行了深度访谈,在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探索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电子游戏成瘾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电子游戏使用既具有短期和直接影响,也具有长期和间接影响。
关键词:质的研究、教养方式、电子游戏、影响机制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已经受到不同学科专家学者的关注,对青少年电子游戏/网络成瘾的影响也引起了相关领域的重视。但现有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定量的横截面研究,缺少对影响过程和影响方式的分析。本研究用深度访谈这一质的研究方法对本市不同区县的10名初中生和他们的家长进行了深度访谈,在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探索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电子游戏成瘾的影响机制。
一、研究背景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1]。它由父母的教养态度决定并受父母的个性、教养信念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是其教养观念和教养行为的综合体[2]。戴安娜·鲍姆林德首次确定了三种教养方式:权威型、专制型和宽容型[3],之后又有一种父母教养方式被补充进来:放任自流型[4]。关颖、刘春芬(1994)在她们的研究中,将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宽容型和专制型[5]。林磊(1995)从溺爱性、专制性、放任性、不一致性、期望性、
拒绝性、和民主性七个维度对父母的教育方式进行评价、定型,归纳出五种教育方式,极端型、严厉型、溺爱型、成就压力型、积极型[6]。陶然等(2007)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四种:民主权威型、严厉专制型、放任溺爱型和忽视冷漠型,认为除了民主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外,其它三种教养方式养育的孩子到了青春期都可能出现成瘾倾向(第89-90页)[7]。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网络成瘾的影响,近年来已经引起国内一些学者的关注和研究[8]。但他们都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横截面研究确认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网络成瘾确实有影响,缺乏对其影响过程和影响方式的研究。本研究将通过对深度访谈获得的质的数据的分析,探索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电子游戏成瘾的影响机制。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陈向明(2000)对质的研究方法做了如下概括:
在研究方法上,质的研究十分强调研究者在自然情景中与被研究者互动,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构研究的结果或理论,其探究方式不包括纯粹的哲学思辨、个人见解和逻辑推理,也不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工作经验总结。必须有深入、细致、系统的调查资料作为基础,从研究者自己收集的资料中寻找意义解释或理论的根据。在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解释上,“质的研究”更加强调研究的过程性、情景性和具体性。(P22-23)
本研究的对象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从北京市的不同区县选取10名初中生,电子游戏成瘾倾向组和成瘾组各5人。样本选取标准一是根据由金伯利·扬编制的《互联网络成瘾量表》改编的电子游戏成瘾量表的得分(扬,2005,第40页)[10],40-69
分为成瘾倾向者,70分以上为成瘾者;二是被相关专业机构诊断为成瘾者;三是根据学校有关负责人的介绍和对家长的访谈所反映的情况,看访谈对象沉迷游戏的程度和社会功能是否受到影响以及受影响的程度,根据高文斌、陈祉妍(2006)提出的“中国当前青少年网络使用问题谱系”来判定成瘾程度。如果受访者的“学习、生活等社会功能严重受影响,甚至发生极端不良情况”[11],就认定其为成瘾者。
下表是10名学生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A1-A5为成瘾组,B1-B5为成瘾倾向组。
深度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研究者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对学生本人和各自的家长分别进行了深度访谈,记录方式为录音。对个别拒绝录音或不便录音的访谈对象,访谈结束后立即记录下访谈的内容。同时,在每次访谈后写出访谈笔记,记录访谈的过程、情境、非正式访谈中与研究密切相关的内容、相关人员所做的情况介绍及其他一些无法在录音中反映的内容。调查对象为学生本人和各自的家长,一是考虑到孩子对自己成长过程中有些情况并不知情,二是为了使孩子提供的情况和家长提供的情况形成三角互证关系,三是考察家长和孩子看待同一个问题的视角是否一致,以确保所收集的研究资料的效度。调查的内容是研究对象玩电子游戏的有关情况和生活史。根据维吉尼亚·萨提亚的家庭治疗理论,人是由家庭塑造出来的,虽然每一个家庭都有它自己特定的问题和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基本上同样的因素会在所有家庭中起作用,即自我价值感、沟通、规则以及与社会的联系(萨提亚,2006,第5页)[12]。
三、教养方式与成瘾情况
在研究者的访谈中,父母(或代行父母抚养义务的重要他人)教养方式对访谈对象个体发展和对电子游戏使用程度的影响非常突出。成瘾和成瘾倾向组中的10个孩子的父母教养方式全部都有问题,有的过于专制,有的过于宽容,有的过于溺爱,有的过于冷漠,还有的几种情况并存,而且孩子感受到的教养方式严重不一致。下面我们分别考察成瘾组和成瘾倾向组家庭的教养方式问题。
(一) 成瘾组
A1上小学之前和父母一起住在外祖父母家,外公外婆对他比较溺爱,父亲觉得不满,但又不便过分地批评老人,说多了妻子还不高兴,因此未能在儿子心目中树立起足够的权威。儿子上小学后,他又需要经常到外地出差,无法对儿子进行有效的管理。A1小学毕业前后迷上了电子游戏,初一一开学就以身体不适为由不肯去上学。后来虽然去上学了,但无心学习,总是故意调皮捣蛋,以此吸引别人的注意力。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他又以身体不适为由没有参加期末考试。父亲出差在外地无法对儿子进行管教,母亲对儿子又过于宽容、溺爱,对儿子沉迷电子游戏的事不能进行适当的约束,反而不断地给他买点卡,还给他钱让他去买游戏盘和游戏书,致使儿子越陷越深。初一下学期开始的时候,父亲不得不把他送到网瘾戒除机构接受治疗。然而,治疗结束后她还是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结果儿子又重蹈覆辙。
A1个子不高,显得有点瘦弱。脸上白白净净的,架着一副小眼镜。他一脸的稚气不太像一个本应该上初二的学生,更像是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在整个访谈过程中,A1给研究者的感觉是他心中只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玩!他回答问题的时候很少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经常用“还行吧”、“凑合”、“差不多”、“不知道”和“没想过”之类模棱两可的字眼。他生活的中心就是玩电子游戏,生活的目标也是能够尽情地玩电子游戏,没有别的兴趣,也没有别的追求。对他和父母进行访谈地点就在他家里。作者进门的时候他就在玩PSP掌上游戏机。问他游戏机哪儿来的,他说是用NDSL加了点钱换的,而NDSL则是经爸爸允许妈妈给他买的,条件是10天不玩游戏好好学习(孩子说其实他只坚持了8天,父亲出差去了外地,剩下的两天根本没有坚持到底,但母亲还是给他买了游戏机)。孩子说,他不仅在家玩掌机,有时间还会去某书城玩那里的游戏机PLAY
2(简称PS2),而且还有别的学生跟他一块儿去。由于他游戏玩得好,别的孩子都挺佩服他,经常追着让他教自己几招。这让A1感到很自豪,也让他难以割舍玩游戏的嗜好。在我对A1做访谈的时候,作者跟他商量让他先把游戏机放下,他父亲也告诉他别再玩游戏机。孩子手里的游戏机是放下了,可他的双手仍然下意识地在双膝上忙活,仿佛依然在打游戏。看到这场景,作者心里真有点担忧,担心他什么时候又会沉迷于电子游戏而不能自拔。果不其然,三个月之后,他妈妈打电话给作者,说他又不肯去上学了。
由此可以看出,A1家的关键问题是父母没有对孩子提出应有的要求,没有培养起孩子建设性的兴趣爱好和远大的生活目标,而且激励措施有误(完成学习任务可以随便玩游戏),一开始没有有力的限制措施,而且夫妻间缺乏配合和一致性。这也是成瘾组和成瘾倾向组其他几个家庭共有的问题。
A2的父亲在家里扮演的是“家庭妇男”的角色,在儿子心目中没有权威,父子关系紧张,无法对儿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约束。母亲最初对儿子惩罚、严厉,儿子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反抗,她又对儿子过于宽容,没能及时有效地约束儿子沉迷游戏疏忽学习的行为,结果他由于无法跟上学习而自暴自弃。初二上学期,老师向她反映A2作业没完成,让她到学校去。这让她非常生气,见到孩子“不问青红皂白”就开始训斥。可是看到孩子期末考试还能在班里排十几名,她也没有引起重视。到了寒假,A2彻底地沉迷到游戏中,一道寒假作业也没写。开学后,老师没找她说这事她也就得过且过,觉得不写作业应该由老师来管,没有主动跟老师联系过。一个多月后,老师把她叫到学校,说孩子不写作业,对班里影响不好,希望她好好管一管。结果她说给他两个星期,把电脑玩够了再上学。就这样,A2回到家里毫无顾忌地玩起了电子游戏,再也不肯去学校上学。其实,他沉迷游戏的主要原因还是无法跟上学习。他这样跟作者描述当时的学习情况:语文根本学不会了,除非从头开始学,写作文连五分之一的字都不会写;物理老师讲得不好,什么都没有学会;小学一直比较擅长的数学不再具有优势,英语也拔不了尖。现在他每天窝在自己的房间里玩电子游戏游戏、看玄幻小说,不肯跟父母一起吃饭,甚至不许自己养的一只小狗和他的父母亲近。
对A3的访谈是在北京市未成年人犯罪管教所进行的,对他母亲的访谈是通过电话进行的。这是我们做的唯一一场电话访谈,因为他家远在延庆县,去一趟实在太不方便。A3父亲的教养方式属于忽视冷漠兼暴力型。由于A3从小就不喜欢读书,成绩一直特别差,他对儿子毫不关心,从心底里拒绝、否认,从来不跟儿子沟通,只会用暴力方式进行惩罚。A3母亲的教养方式也属于忽视冷漠型,她也觉得儿子一无是处,对他关心得很少。A3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更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励,又被同学和老师歧视,干脆和一群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同龄人一起整天在网吧打CS之类的暴力游戏、看《古惑仔》之类的暴力电影。后来父亲用铁链子把他“像狗一样”拴在院子里,同伴帮他解脱后他便离家出走,彻底沉迷在网吧里。很快,由于没有钱支付上网玩游戏和生活费用,他和同伴到处行窃,结果被警察抓获,判了六年徒刑。即使在他被抓、被判刑以后,三年来他的父亲也只去探望过他一次,在家从来不提儿子的事,而且根本不想让他回家。
A4的父亲长期不在家,只是偶尔回来住一两个月,一般也舍不得管教儿子。他母亲的教养方式是溺爱、否认兼惩罚、严厉。她的溺爱主要表现在对儿子生活方面的照顾。她30多岁才生下儿子,加上儿子身体很弱,所以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连丈夫都觉得她太过分了。
她不仅自己溺爱孩子,而且也不允许丈夫偶尔管教一下儿子,两个人经常为此发生冲突,所以她在儿子心目中没有权威。
和所有的母亲一样,她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健康成长,能够出类拔萃,所以对儿子期望值很高。这可能也与她工作在一家著名的大医院,周围都是高学历的人让她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有关。爱之深则责之切,A4母说儿子天性就比较执拗,有时候不肯听话,她急的时候就打孩子,下手也挺重的,有时候把孩子屁股都打紫了。她现在也意识到当初自己在情绪控制方面有问题,给儿子的心理造成了伤害。其实有时候过后自己心里也挺痛的,但说起来容易,要控制自己也不是那么容易。
在学习上,A4母反思说孩子可能是经受了很多挫折没有尝到过成功的喜悦,所以造成现在不求上进的状态。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她先后让孩子学习过游泳、英语和黑管,最后都因为她的期望太高孩子达不到要求而放弃。在访谈过程中,A4母不断地反思自己在教育儿子方面的失误。由于对儿子期望值高,她总觉得儿子学习成绩不够好,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习惯也不好。孩子小的时候,每天写作业她都要陪着,孩子一不专心她就会提醒甚至是指责孩子。孩子上到四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坚决拒绝她再陪同,否则就不写作业。虽然她被迫不再陪着,但仍时不时地要监督一下。
由于小时候在学习英语、游泳和乐器方面屡受挫折,A4的自信不足,再加上他小时候一生病母亲就给他请假去医院打点滴致使他耽误不少功课,而且初一的时候又生了一场病,休了两个月病假(年级组长告诉我其实根本没有必要休那么久的病假),他实在没法跟上学习。于是初二开学没几天,他就因为和老师发生点争执再也不肯去上学了,现在整天呆在姥姥家上网打游戏、聊天、看恐怖片,连他一直最喜欢的篮球都不再出去玩了。他的人际交往就是在网上玩游戏的时候跟别人聊天,其中就包括同校同年级但不同班的B1。当他得知B1不去上学也没受到学校的惩罚时,更加坚定了不去上学的信念。他母亲告诉我,现在只要一跟孩子提学习的事,孩子马上就表现得很反感。母亲试图限制他上网玩游戏的时间,他说:“我不上网玩游戏能干什么呢?”如果母亲说多了,他就会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母亲有时候请自己的朋友来劝他,他表现得非常反感,对母亲更加不满。
个访谈对象中唯一的女孩儿,她的父母一方面对孩子过于溺爱,另一方面又对孩子过于惩罚、严厉,而且父母的态度严重不一致,经常为了孩子的事发生冲突。结果两人在女儿心目中都没有任何权威。在女儿上网、玩游戏这件事上,夫妇俩也是频频发生矛盾冲突,结果孩子谁的话都不听。
A5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跟家里要电脑,母亲不同意买,但一直对女儿百依百顺的父亲不顾妻子反对把电脑买了回来,理由是“我闺女要我就给我闺女买”。电脑买回来后孩子又要求包月上网,父亲又不顾妻子的反对同意了女儿的要求。母亲坚决反对女儿上网,父亲则坚决予以支持,而且对女儿上网时间没有控制,这应该是A5出现成瘾问题的前提条件。A5六年级的时候,母亲发现她上网打游戏、聊天时间过长而且开始影响学习成绩,采取非常严厉的手段不让她再玩,但是父亲依然站在妻子的对立面护着女儿。他不同意妻子的强硬措施,试图用比较温和的办法哄劝女儿减少上网时间,但是同样不起作用。两人为了如何控制女儿上网的事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甚至大打出手。孩子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已经玩上网络游戏影响了学习成绩。母亲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恼火,揍了女儿一顿,但是父亲不是支持妻子,而是训斥妻子,于是两人之间又产生了冲突。
母亲对女儿的一举一动都极为关注。A5说母亲的眼光随时盯着她,就连她从里屋到外屋倒杯水母亲也要跟出来。但是,虽然母亲对她这么关注,可打起她来一点都不含糊,有一次竟然把小圆凳的金属腿都打弯了。孩子的校长也告诉我以前经常看到她带着伤去上学。母亲经常看女儿手机上的短信。有一次,她发现短信里有“亲爱的”三个字,就认定女儿在和男孩子谈恋爱。因为在她的心目中,关系普通的人之间是不会用这样的字眼的。于是她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女儿打了一顿。A5非常愤怒,父亲又是护着女儿和妻子对着干,结果第二天A5从学校出走了。A5的母亲现在非常后悔,她意识到了自己在情绪控制上有问题:“像有什么病魔似的。就跟脑子神经、歇斯底里那种似的。”
A5就在这样的教养方式中长大,小时候不敢反抗,但她也通过社会学习形成了暴力倾向,进入青春期以后就不肯再忍受,于是开始跟父母对打。而且由于父母两个人总是对立,她对谁的教育也不认可。而且,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她的情绪,到了学校经常和老师发生激烈的冲突。她从初一下学期开始上英语和数学课就听不懂了,家长也想了各种办法,但是她根本不愿意努力。母亲想让她重新读一遍初二,补补落下的功课,但是她坚决拒绝,只想赶快初中毕业上个职业高中。她玩过很多种电子游戏,但最迷恋的还是《劲舞团》。她说喜欢这个游戏不为别的,就是喜欢里面的音乐,可以帮助自己放松。她还通过玩这个游戏结识了一个男朋友,两个人经常约好一起在网上玩。
(二) 成瘾倾向组
成瘾倾向组的情况没有成瘾组严重,但也好不了多少。
B1两岁多母亲就离开了他,因此他从小就生活在单亲家庭,接受的教养方式比较混乱,兼有放任溺爱型和忽视冷漠型,而且父亲、母亲和祖父母三方的教养方式很不一致,对孩子没有有效的约束,任何一方都没能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权威。他小的时候,父亲下岗每月只有200多元生活费,没有钱送孩子上幼儿园,而且父亲只有初中学历又不会跟他沟通。结果他的智力发展严重受阻,一上学就跟不上功课,小学三年级开始就不再有心思学习,五年级玩上电子游戏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初一就不怎么去学校读书了。现在玩电子游戏已经成为他生活的寄托。由于没有足够的钱让他一天到晚泡在小卖部(相当于黑网吧)里玩网络游戏,家里又没有电脑,所以他除了玩游戏、看电视就是睡觉。他就是躺在被窝里接受我的第一次访谈的。他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将来就想娶个漂亮媳妇儿,然后好好地工作挣钱。要是娶个丑媳妇儿就不去工作了,后来索性说要是丑媳妇干脆就不娶了,整天看着丑媳妇太难受了。问他将来想干什么,他说自己也不知道,走着说着吧。后来又说想开个小公司,但具体经营什么、如何经营,他也说不清楚。
B4也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的。他一岁多父母离异,母亲把他托付给外祖父母,自己到北京来做生意,初一的时候才把他接到北京借读。由于他学习成绩实在太差而且进入青春期开始有逆反行为,他的母亲自身也有很多烦恼,因此无法接纳他,对他采取拒绝、否认的态度,而且经常动手打他。于是电脑游戏尤其是带有暴力内容的游戏成为他安全地发泄负面情绪的一种手段。即使是《跑跑卡丁车》这款暴力程度为零的游戏,他也会通过撞别人的车来发泄心中的愤怒。加上他在学习上根本看不到希望,便把大量时间用于玩游戏,从中体验虚拟的成就感和发泄的快感。
B2父亲的教养方式一开始属于专制型,试图用责打管住儿子。以前老想摆出那种家长作风,说话特强硬,可孩子根本就不听他的。妻子看不上他,总在儿子面前数说他的不是,因此他在儿子心目中没有任何权威。B2的母亲则对儿子过于宽容,没有提出具体的、适度的要求,也没有制定一套行为规范,和儿子说起未来,也都是一些遥远的、不现实的目标。对于儿子玩电子游戏的事,她一开始也没能进行有效的监管,结果儿子越玩越着迷,后来发现他玩游戏影响学习的时候,再管已经管不住了,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儿子开始跟她发生激烈的正面冲突。B2上初中以后,在数理化学习方面感到很吃力,但他不肯努力,而是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打游戏上,最后索性不学了。他母亲骂他,他急了就跟她对骂。即使母亲在他进入初三以后强行搬走了电脑,B2依然不肯学习,而是通过看电视上的电子游戏节目和用手机玩游戏来满足自己对于电子游戏的心理需求。
B5父亲的教养方式也是属于专制型,采取“粗暴教育”。他的母亲觉得他父亲的教育方法不正确,试图劝说他改变方式,但他父亲执意不改。B5小的时候不敢反抗,进入青春期以后就不再接受父亲的教育方法,父子关系越来越紧张,母亲一度想带着孩子出去租房子住。B5的母亲对儿子则是肯定和鼓励少,批评和否定多,和亲戚朋友谈起孩子,也是“老说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由于从父母那里都得不到积极的肯定和鼓励,B5的自我价值感不高,自信不足。当他小学毕业玩上电子游戏之后,觉得很容易获得控制感和成就感,很快便迷恋上了。虽然他小学是班里的尖子生,经过努力考上了一所重点初中,但进入初中以后,他发现周围的同学“都很厉害”,便对自己没有了信心,学习成绩一直提高不了。父母看到儿子成绩不好非常着急,开始强迫他学习,这让他更觉得学习是个被强加的负担,学一会儿就感到“头都大了”,于是把玩电子游戏当作放松和逃避的方式,周末一玩就是四、五个小时。
B3的父母在北京某农贸市场做鸡蛋生意,租来的一间房子既是门面又是住处,连放张桌子的地方都没有。他四岁那年母亲把他留在农村老家和祖父母一起生活,十岁才把他接到北京读书,却因为做生意太忙顾不上他,很快就把他送到打工子弟学校寄宿。上初中后,又让他回老家的重点中学寄宿上学,孩子由于成绩太差丧失了信心,便和一样学习不好的同学一起到网吧去玩电子游戏,出现成瘾倾向。后来老师反映他不学习老去网吧打游戏,父母才又把他接到北京借读,本来该上初三了又从初一上起。父母仍是忙于生意,而且又生了一个女儿,对儿子的照顾仍然很有限,而且很少正面鼓励孩子,总是对他批评、否定,因此儿子跟他们之间亲情淡漠,有时候还会发生激烈的冲突,他们觉得儿子跟他们像陌生人一样。B3在这种忽视冷漠型的教养方式中长大,自我价值感很低,总是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每天放学后和节假日既不学习也不帮父母做事,而是和同一个市场里的孩子一起看动画片、玩电子游戏。
四、影响机制
从上述访谈数据的描述可以看出,本研究中所有孩子的父母的教养方式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对孩子出现电子游戏成瘾和成瘾倾向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这种影响的机制是什么呢?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具有自我向善与自我实现的潜能。如果不是受到环境的阻碍,我们每个人都像一颗橡子那样,渴望成长和有所成就。他认为,真诚与接纳是促进个体成长的基本条件。所谓真诚,就是表达内心的感受,抛却伪装的面具,变得透明,能自我袒露;所谓接纳,就是无条件、积极地关注他人,是一种仁爱的态度,一种即使知道不足但仍珍爱的态度。罗杰斯还进一步提出,真诚、接纳和同感是使人们像橡树那样蓬勃生长所需的水、阳光和养分。而“当人们被接纳和获得奖赏时,他们就会以一种更关爱的态度对待自己”。当人们被抱以同感倾听时,“他们就更有可能倾听他们内心的感受。”(陶然等,2007,38页)。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生活环境是家庭,父母的教养方式就是父母对待他们的态度,其影响从孩子一出生甚至还是胎儿的时候就开始了,贯穿孩子社会化的整个过程并且对其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因为“家庭不但是儿童社会化的起点,还是儿童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基地”[13]。
从本研究的访谈内容可以看出,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电子游戏的使用有着非常重要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从时间维度上分,又可以分为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所谓直接影响和短期影响,就是父母教养方式中的严厉惩罚、拒绝否认、忽视冷漠、放任溺爱等会使孩子形成自卑、自责、孤独、无助、愤怒等不良情绪,为了缓解不良情绪的影响,他们有可能借助电子游戏来忘却现实中的苦恼,还有可能通过玩暴力游戏这种比较安全的方式来释放攻击性情绪。而一旦这些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他们玩电子游戏的行为就会得到强化,从而增加他们的使用频率。如果他们持续性地受到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良情绪,就可能产生成瘾倾向甚至成瘾。
父母教养方式对电子游戏问题的间接和长期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个体的发展水平对其电子游戏问题产生影响,发展不良的个体更容易成瘾或出现成瘾倾向。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父母的教养行为影响孩子一系列的发展结果,比如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学习成绩和是否能完成中学学业
。在本研究的10个访谈对象中,普遍存在发展不良的问题,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学业成绩落后,有好几个孩子已经无法继续自己的学业。在目前只以学习成绩为评价标准的“单一评价体系”下,学习成绩差会影响家长、老师和同学对待一个孩子的态度和评价,孩子本身也会将这一评价标准内化为自己的标准,成绩不好就会受到来自周围环境和自身的巨大心理压力,而电子游戏恰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在虚拟世界较为容易地获得成就感的机会,以忘却和逃避现实生活中的挫败感。
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还通过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增加他们电子游戏成瘾的可能性。已有研究证明,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孩子人格的发展至关重要。许多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等都被证明与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密切相关[15],而对网络成瘾原因的研究表明人格障碍是网瘾的重要因素[16]。罗杰斯将自我划分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当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接近时,人格便处于和谐状态,人就有可能获得自我实现的巅峰体验;而当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拉大时,人格便处于冲突状态,人就有可能产生怨恨、苦闷等问题。由于人不仅仅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而且还生活在象征的现实世界中,即自我构建的想象世界,因而同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象征的自我达成(转引自陶然等,页)。陶然等(2007)认为,网络游戏就是在以一种虚拟而快速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最高需要——目标心理的“超自我实现”(第40页)。因此,像本研究中那些在现实中无法在学业和人际关系上获得成功的孩子就容易通过玩电子游戏所获得的虚拟的成就感以获得象征的自我达成,从而出现成瘾倾向或者成瘾。
国内外的研究还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有着重要的影响[17]。美国家庭治疗大师维吉尼亚·萨提亚(2006)把自我价值感称作个人力量的源泉。“当我们欣赏喜爱自己的时候,我们的能量就会增加。如果能够积极协调地利用这种能量在自身内部构建一个运转顺畅的系统,那么就会生成一个坚实的基础,它能够支撑我们富有创造性地、实际地并怀有同情心地面对生活呈现给我们的一切。但是,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断地贬低、限制、憎恶或是采取其它什么消极的态度,那么他的能量就会消散减弱,自身就会变得懦弱,成为被生活击败的牺牲者。她认为,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会举止得当、受人欢迎。也就是说,只有珍爱自己的人才会珍爱他人,才能很好地面对现实”(29-30页)。自我价值感低的个体更容易失去进取心而沉迷于电子游戏。在本研究的10个访谈对象中,普遍存在自我价值感偏低的情况。他们认为自己努力也是徒劳,根本看不到改变现状的希望,所以拒绝在学业和人际关系上做出切实的努力,只是通过沉迷于电子游戏来逃避现实中的挫折、补偿现实中无法获得的成就感和释放内在的攻击性。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使得父母无法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足够的权威,这是因为他们对孩子或者以批评否定为主,或者溺爱放任,或者忽视冷漠,或者施加暴力,更有甚者是几种情况同时存在,而且父母的教养方式严重不一致。这种教养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普遍自我价值感不高,成就动机不强,人际关系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开始反感甚至抵制父母的管理和约束,亲子冲突增加,使得父母的教育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这些孩子之所以出现电子游戏成瘾和成瘾倾向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没有进行适时适度的约束,而他们发现问题严重试图进行约束的时候却受到孩子的抵制。
因此,要有效地预防儿童和青少年电子游戏成瘾或者其它问题行为,最为关键的就是父母要掌握正确的教养方式,既要给孩子足够的温暖理解,也要对孩子有适当的要求,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技能和社会技能,使他们获得足够高的自我价值感,愿意并努力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目标。同时,还要培养孩子建设性的兴趣爱好,使孩子发现自己的潜能和自我价值,对“单一评价体系”下学习成绩方面的不足进行“建设性的补偿”,避免他们通过沉迷于在电子游戏中获得的成就感而造成“失补偿”(相关内容参看高文斌、陈祉妍,2006),最终走向游戏成瘾。
致谢:本文在研究方法和成文过程中都得到了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向明教授的精心指导,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2] 龚艺华,《四种不同类型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成就动机水平的影响》。载《中国临床康复》2006 Vol.10 No.46
[3] Baumrind, D. (1967). “Child Care Practices Anteceding 3
Patterns of Preschool Behaviour,” in Genetic Psychology
Monographs 75 (1967): 43-88.
Baumrind, Diana and Black, Allen E. (1967). Socialization
Practices Associated with Dimensions of Competence in Preschool
Boys and Girls. Child Development, Vol. 38, No. 2
(Jun., 1967), pp. 291-327.
[4] Maccoby, E. E., & Martin, J. A. (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 H. Mussen (Ed.) & E. M.
Hetherington (Vol.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4.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4th ed., pp. 1-101). New York: Wiley.
[5] 关颖,刘春芬.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载《心理发展与教育》-51。
[6] 林磊,《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4)。
[7] 陶然、应力、岳晓东、郝向宏/著,《网络成瘾探析与干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8] 李昊、张改叶,《初中生网络依赖及成瘾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载《新乡医学院学报》 Vol.
23,No. 6,2006年11月。
李昊、李志凯、李省江、王长虹,《高中生网络成瘾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分析》。载《中国学校卫生》2007 年4 月第28 卷第4
王盼、甘怡群、李敏,《高中生电脑游戏成瘾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载《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14卷第5期,第460-462页。
陶然、黄秀琴、张慧敏、张英、卢子丽、银娟,《不同家庭类型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养育方式与人格特征》。载《中华流行病学杂志》53-1154页。
陶然、黄秀琴、张慧敏、张英、卢子丽、银娟,《住院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父母养育方式与人格特征》。载《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期47-48页。
[9] 陈向明 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10] 扬,金伯利(美国)著,《网络心魔》,毛英明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
[11] 高文斌
陈祉妍,《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及综合干预研究》。载《心理科学进展》):596-603页
[12] 萨提亚,维吉尼亚(美国)著,《新家庭如何塑造人》,易春丽、叶冬梅等 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8月第1版。
席居哲、桑标、邓赐平,《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特点研究》。载《心理科学》):72-76。
桑标、席居哲,《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影响机制的研究》。载《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第1期80-86页。
[14] Bornstein, M. and Bradley, R. (2003). Socioeconomic Status,
Parenting and Child Development. (Mahwah New Jersey: Erlbaum,
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载《 》1998年 21卷 4期341-345 页。
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心理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载《心理科学》):389~393。
[15] 刘秀芬, 黄悦勤,
李立明,《父母养育方式与人格障碍关系的研究》。载《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
15(3): 208-209。
许冬,《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焦虑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载《中国心理卫生杂志》):631-632.
卓东炳、许勤伟、王运策,《父母养育方式与抑郁症关系研究》. 载《海南医学》, ): 13。
钱铭怡、夏国华,《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载《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期58-59页。
[16] 刘德寰,《网络依赖的影响因素分析》。载《广告大观理论版》2006年第1期53-56页.
著,《人格与成瘾》。新华出版社2005年出版
尹承德、邱建国、宁洁、范征利、林晖,《300 例网络成瘾行为人格特征调查与研究》。载《重庆医学》2006 年9 月第35 卷第17
赵丹丹,《网络游戏者的人格特征》。 载《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月第26卷第1期。
[17]& Coopersmith. S. The Antecedents of Self-
esteem.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1967.
Gecas, V. & Schwalbe, M. L. Parental Behavior
and Adolescent Self - esteem.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 : 37~ 46.
&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载《心理科学》):553-555&。
王蕾,《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影响》,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第8卷第5期507-510页。
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载《心理科学》):489-493&。
作者单位:
赵春梅,中央电视台国际部,主任编辑。
杨伯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通讯作者:赵春梅
联系方式:E-mail:;
通信地址:北京市复兴路11号中央电视台国际部赵春梅,邮编 100859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恐怖庄园的秘密结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