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字组词,韵母、声调相同,声母韵母声调不同

这种声母韵母都相同而包含不同声调的字群
时间: 21:24:36
&&&& &&&& &&&& &&&&&&&&汉语言文学、汉语(师)专业汉语专题(2)试题2006年7月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1.汉字字体的演变大约经历了哪些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2.汉语史分期的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各包括哪些时代的音系?各时期的代表音系是什么?3.什么是所字结构?有几类类型?各类所字结构的特点是什么?4.汉字是什么类型的文字,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二、标写下列宋词的韵脚和韵部(4分)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三、解释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12分)1.宫无拘女,故天下无寡夫。《墨子·辞(过》)2.燕尔新昏,如兄如弟。(《诗经·邺风·谷风》)3.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左传·宣公二年》)4.实左右商王。(《诗经·商颂·长发》)5.悲愁垂涕相对。《列子·汤问》)(6.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国语·越语上》)7.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8.治天下之大器举在此。《荀子·儒效》()9.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四、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原来是什么词,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8分)1.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2.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史记·张耳陈余列传》)3.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长谷梁传·嘻公八年》)4.工师得大木,匠人斫而小之。(《孟子·梁惠土下)))5.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荀子·天(论》)五、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10分)1.吾准欺?欺天乎?(《论语·子罕》)2.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郑风·寨《裳》)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4.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5.惟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六、翻译下列古文(46分)原文1: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天论》)&&&&&&&&原文2: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原文3: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迩子遐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日:孝哉,为母之故,忘其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吠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色衰爱驰,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吠我以余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韩非子·说难》)参考答案一、本题共20分1.①汉字字体的演变,大约有三个阶段。②一是从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变为小篆,二是从小篆变为隶书,三是从隶书变为楷书。③甲骨文和金文接近图画的写实象形,小篆后者笔划圆转规整,逐渐与物形疏远。④从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小篆的字形结构被打破,象形意味淡薄,符号性加强。小篆的圆转笔势到隶书一般变为方折及横、撇、捺等笔画。小篆变为隶书,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2.①上古音包含的时代从西周初年到东汉末年(约公元前11世纪一公元2世纪末)②代表性音系是《诗经》音系。③中古音包含的时代从魏晋到晚唐五代(约公元3世纪一公元10世纪)。④代表性音系是《切韵》音系。⑤近代音包含的时代从宋代到清末(约公元11世纪一公元19世纪)。代表性音系是《中原音韵》音系。3.①助词所附于动词性成分之前,构成所字结构。②所字结构有三种类型:③所+动词。这类所字结构里的动词都是单个动词,并且都是及物动词。所+动词组合表示的受事是抽象的,所字结构本身无法表达清楚。要清楚、具体地表达受事之物,就要在所字结构后添加中心语,让所字结构充任同位性定语。所字结构前也可以带名词性定语,这类定语一般都是限定性的。④所十介词十动词十(宾语)。这类所字结构里的动词可以是不及物的,也可以是及物的,甚至可以带有宾语。⑤所+动词+(宾语)。这类所字结构里的动词可以是不及物的,也可以是及物的,甚至可以带有宾语,这一点类似第二类所字结构。但是,这类所字结构里不出现介词,这一点又同第一类所字结构相似。4.①汉字是表意类型的文字。②判断的依据是汉字字符。汉字字符的性质主要是表意字符,某些表音字符,某些记号字本来也是从表意字和表音字变化来的。所以汉字是意音文字。二、注韵脚和所押的韵部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虞韵)桃源望断无寻处。(鱼1&&&&&&&&韵)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虞韵)骤寄梅花,鱼传尺素,(虞韵)砌成此恨无重数。(虞韵)郴江幸自绕郴山,为淮流下潇湘去。(鱼韵)三、每词1分,共10分1.寡:没有配偶的男女。2.昏:结婚。3.竟:边境。反:返回。4.左:辅佐。5.涕:眼泪。6.爪牙:指得力的武臣、卫士。7.是:认为对。8.举:全。9.之:前往。四、每个2分.说明不完整的扣1分,共10分。1.君(君):名词活用作意动动词。把国君当作国君。2.庸奴:名词活用为意动动词,把其夫当作庸奴。3.夫人:名词活用作意动动词。把...夫人。4.小:动词活用作使动动词。使之小。5.病:动词活用作使动动词。使之病。五、每词2分。指出1分,说明类型1分,共10分。1.谁: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2.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3.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4.(何)罪:用之复指前置宾语。5.马首:用是复指前置宾语。六、第一、二段共16个给分句,每句1分,意思对了即可给分;重点词l个,每个1分;译文中出现的标点符号错误和错别字酌情扣分。30分。共第三段共8个给分句,每句1分,意思对了即可给分;重点词8个,每个1分;共16分。参考译文1:星星坠落,树木发出声响,国都里的人都很害怕。人们问:这是怎么回事?回答说:没有什么。这是天地、阴阳的变化,事物很少出现的现象。对它感到奇怪是可以的,但害怕它就不对了。日月有时亏缺.刮风下雨不合时节,怪星偶然出现,这没有哪个时代不曾经发生的,统治者贤明并且政治安定.这些(怪现象)同时发生也没有(什么)损害,统冶者昏暗,政治险恶,那么这些怪现象,即使一次不发生,也没有益处。参考译文2:孔子说:在君子手下做事容易,但使他高兴(译为讨他欢喜、取悦亦可)却很难。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欢喜,他是不会高兴的;等到他任用人的时候,却按照各人的才德去任用人。在小人手下做事难,但使他高兴很容易。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欢喜,他也会高兴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要求人十全十美。参考译文3:从前弥子瑕曾受到卫国国君的宠信。卫国法令规定,私自驾驭国君车子的,论罪要处以刖刑。弥子瑕母亲病了,有人抄近路连夜通知弥子瑕,弥子瑕假托君命驾驭君车而出。卫君听说后,却认为他德行好,说:真孝顺啊!为了母亲的缘故,忘了&&&&&&&&&&&&白己会犯别罪。另一天,他和卫君在果园游览,吃桃子觉得甜,没有吃完,就把剩下的半个给卫君吃。卫君说:多么爱我啊!不顾自己口味来给我吃。等到弥子瑕色衰爱弛时,得罪了卫君,卫君说:这人本来就曾假托君命私自驾驭我的车子,又曾经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所以,虽然弥子瑕的行为和当初并没两样,但先前被认为德行好、后来获罪的原因,是卫君的爱憎有了变化。2007年1月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为什么说从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2.宋词押韵和韵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二、标出下列唐诗的韵脚和韵部(4分)和乐天早春见寄元稹雨香云深觉微和,谁退春声入棹歌。萤近北堂穿土早,柳偏东面受风多。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同受新年不同赏,无由缩地欲如何。三、解释下列黑体宇在句中的意义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2.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孟子·梁惠王下》)3.是黑牛也,而白题。(《韩非子·解老》)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5.近臣谏,远臣谤.(《国语·楚语》)6.鼓之以霄霆,润之以风雨。(《周易·系辞上》)7.今子生文明之世,乃何自苦如此。(《南史·陶潜传》)8.董狐,古之良史也.(《左传·宜公二年》)9.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上卿送之(《左传·桓公三年》)10.韩取聂政尸暴于市,悬购之千金。(《战国策·韩策二》)四、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1.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2.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凛逐客书》)3.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于掌。(《孟子·公孙丑上》)4.夫精诚变天地,而信不渝两主。(邹阳《狱中上梁王书》)5.孔于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五、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1.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国语·晋语》)2.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3.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公孙丑上》)4.(武王见胶鬲)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吕氏春秋·贵因》)六、翻译下列古文原文: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于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于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2.脖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盂子·滕文公上》)注:阳虎:人名。3.齐攻宋,宋使臧孙子南求救于荆,荆大说,许救之,甚欢。臧孙子忧而反,其御曰:索救而得,今子有忧色何也?臧孙子曰:宋小而齐大,夫救小宋而恶于大齐,此人之所以忧也,而荆王说,必以坚我也。我坚而齐敝,荆之所利也。臧孙子乃归,齐人拔五城于宋而荆救不至。《韩(非子·说林上》)注:臧孙子:人名。荆;国名。参考答案一、(每题10分,共20分)1.①从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理由是小篆的字形结构被打破,象形意味淡薄,符号性加强。②小篆的圆转笔势到隶书一般变为方折及横、撇、撩等笔画。③小篆变为隶书,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2.①宋词押韵的特点是不按照某种现成的韵书押固定的韵部模式,而是押自然韵。②其韵部的主要特点是韵部数目比唐代古体诗的韵部又少了很多,一般只区分舒声韵部(平上去合在一起)和人声韵部。舒声韵部有14个,人声韵部有4个。二、(注韵脚和所押的韵部有错最多只扣2分。共4分)韵脚:歌、多、波、何。韵部;歌,多、何,歌部。波,戈部。三、(每词2分,共10分)1.知道:了解和掌握道。2.反:返回。3.题:额头。4.响;回声。5.滂;议论批评过失。6.风雨:下雨。7.文明:指社会昌明。8.史:古代的一种文职人员。9.敌:指地位差不多。10.购:重金收买。四、(每个2分,说明不完整的扣1分。共10分)1.手;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手持。2.明;形容词活用作活用作使动动词(或使动用法)。使...其德明。3.朝,动词活用作活用作使动动词(或使动用法)。使诸侯朝见自己。4.谕,形容词活用作活用作使动动词(或使动用法)使两主明白自己的忠信5.形容词活用为意动动词,小:认为......小。五、(每词2分。指出1分,说明类型1分。共10分)1.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2.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3.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4.何、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子: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六、(第一、二段共8个给分句,每句1分,意思对了即可给分;重点词6个,2&&&&&&&&每个1分;共30分。)1.参考译文;阳货想让孔子来拜见他,孔子不去拜见,他便送给孔子一只热乳猪(想让孔子去他家致谢)。孔子探听他不在家的时候,就前去拜谢。在路上遇到了阳货。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说。(有人)问:自己身怀本领却任凭国家混乱,能叫做仁吗?(我)说不能。(有人)问想做大事却总是不去把握机遇,能叫做明智吗?我说:不能。时光一天天过去,岁月不等人啊。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做官了。2.参考译文:膝文公问治理国家的事情。孟子说:老百姓的事情是不能懈怠的。......老百姓有一个基本道理:有一定(或固定)财产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加以惩罚,这等于是陷害百姓。哪有仁爱的人坐朝,却做出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贤明的君主一定认真办事、节省费用、用礼制对待地位低的人,从百姓那里征收赋税要有一定的制度。阳虎(即阳货,鲁季氏家臣)曾经说过: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了,要仁爱,便不能聚敛钱财。3.参考译文:齐国攻打宋国,宋国派臧孙子南下向楚国求救。楚国很高兴,答应给以救援,劲头十足。臧孙子忧心忡忡地返宋,他的车夫说:求救的事如愿以偿了,现在您还忧容满面,为什么?喊孙子说:宋国小,齐国大。为救援弱宋来得罩强齐,这是人担忧的事,但楚王却那么高兴,一定是想以此来坚定我们抗齐的决心。我们坚持下去,齐兵就会疲敝,楚国的利益便在这里。臧孙子回到了宋国。齐人攻下了宋国五座城池,然而楚国的救兵一直没来救援。2007年7月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1.清代学者戴震对六书提出了什么理论?2.什么是反切系联法?其基础和功效是什么?二、标出下列唐诗的韵脚和韵部(4分)草阁杜甫苹阁临无地,柴扉永不关。鱼龙回夜水,星月动秋山。久露晴初湿,高云薄未还。泛舟惭小妇,漂泊损虹颜。韵脚:韵部:三、解释下列黑体宇在句中的意义(10分)1.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为律,后主所是著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汉《书·杜周传》)2.公之媚子,从公于狩。诗经·秦风·驷《(践》3.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诗经·齐风·南山》)4.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璺子·节《(葬下》)5.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论语·子张》)6.宽既通《尚书》,以文学应郡举,诣博士受业。(《史记·儒林列传》)&&&&&&&&&&&&7.余读孟子书,至粱惠王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8.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缺,相教慎出入。(汉乐府《枯鱼过河泣》)9.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孟子·告《(子上》)10.(夏)馥顿足而叹曰:孽自己作,空污良善。(《后汉书·夏馥传》)四、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原来是什么词,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10分)1.从左右,皆肘之。左传·成公二年》《()2.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史记·屈原列传》)3.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史记·淮阴侯列传》)4.魏其谢病,屏居蓝天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辨士说之,莫能来。(《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5.工师得大木,匠人斫而小之。(《孟子·梁惠王下》)五、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10分)1.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2.三岁贯女,英我肯顾。诗·魏风·硕《(鼠》)3.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4.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离娄下》)六、翻译下列古文(46分)原文:(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安,不患贫而患不均。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2.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间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迫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间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孟子·公孙丑上》)注:《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诗经》句子的意思是:《诗经·嘲风·鸱鹗》上说:趁着雨没下来云没起,桑树根上剥些皮,门儿窗儿都得修理。下面的人们,谁敢把我欺!般乐怠敖:追求享乐,怠惰游玩。3.莉王所爱妾者郑袖者。莉王新得美女,郑袖因教之曰:王甚喜人之掩口也,为近王,必掩口。美女人兄,近王,固掩口,王问其故,郑袖曰:此固言恶王之臭。及王舆鄞袖、美女三人坐,袖因先诫御者曰:王遭有言,必亟听从。王言美女前,近王,甚敷掩口,王悖然怒曰:劓之。御因捕刀而劓美人。韩非子·内储说下》(《)参考答案一、(每题l0分,共20分)1.①清代学者戴震对六书是造字之本提出了质疑。他提出四体二用说,他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为字之体,&&&&&&&&转注、假借二者为字之用。②这就是说,他认为只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是造字的方法,转注、假借二者是用字的方法。2.①通过分别系联反切上字和反切下字来把声母和韵类都彻底区别清楚,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反切系联法。②系联法的基础是反切的基本原理和古书里反切用字的任意性。根据反切的原理可知,切上字和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切下字和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所谓反切用字的任意性,是说古人制作反切时用字没有固定限制,一个声母使用几个或十几个反切上字,一个韵类使用几个或十几个反切下字。③考察一部书里全部反切上下字的同用...互用递用关系,识别出一个音系内部所有的声类、韵类,就是系联法的基本功效。二、(注韵脚和所押的韵部有错最多只扣2分。共4分)韵脚:关、山、还、颜。韵部:关、还、颜,删部。山,山部。三、(每词2分,共10分)1.当时;指法律要适应时代。2.媚:亲爱、喜爱。3.取:娶。4.亲戚:指父母。5.官:馆舍。6.文学:文献典籍。7.废:放下。8.出入:出去。9.汤:热水。10.自己:由自己。四、(每个2分,说明不完整的扣1分,共10分)1.肘;名词活用为动词;用肘撞。2.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说坏话。3.奇;形容词活用为意动动词(或意动用法),认为......奇特。4.来;使动用法,使...来。5.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大木小。五、(每词2分。指出1分,说明类型1分。共10分)1.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2.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3.由与求;异、用之复指前置宾语。4.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六、翻译题(46分)1.参考译文:我听说诸侯和大夫,不担心财富少而担心分配不平均,不担心人少而怕境内不安定因为平均了就没有贫穷,和睦相处就不会觉得人少,安定了就没有危险。这样,如果远方的人不服,就用仁政招徕他们;使他们来了之后,就使他们安心。现在你们二人辅助季氏,远人不服却不能招徕他们,国家分崩离析却不能保全,反而想着在国境内使用武力,我担心季孙的祸患不在颛臾,而在鲁君呢。2.参考译文:孟子说:[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得到荣耀;如果不实行仁政,就会遭受屈辱.如今这些人厌恶屈辱,但仍然处于不仁之境地,这正好比厌恶潮湿又自处于低洼之地一样.假若真的厌恶屈辱,不如以德为贵而尊敬士人,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的职务,国家无内忧外患,趁这个时候修明政治、法典,纵使强大的邻国也一定会畏服它了。《诗经·嘲风·鸱鹄》上说;趁着雨没下来云没起,桑树根上剥些皮,门儿窗儿都得修理.下面的人们,谁敢把我欺!3&&&&&&&&孔子说;做这篇诗的懂得道理呀!能够治理他的国家,谁敢侮辱他呢?如今国家没有内忧外患,人们追求享乐,怠情游玩,这等于自找祸害。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由自己找来的。3.参考译文:楚王宠爱的妾中有个叫郑袖的.楚王刚弄来了一个美女,郑袖就开导她说:楚王非常喜欢别人捂住嘴巴,你要是靠近大王,一定要捂住嘴巴。美女人见,走近楚王就捂住嘴巴。楚王询问其中的原因,郑袖说:她本来就说过讨厌大王的气味。等到楚王和郑袖、美女三人坐在一起的时候,郑袖就事先告诫侍从说;大王如果发话,一定要立即听从大王的话!美女上前来到靠楚王很近的地方,多次捂住嘴巴。楚王勃然大怒说:割掉她的鼻子!侍从于是拔出刀来割掉了美人的鼻子。2008年1月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1.什么是文字画?什么是图画文字?图画文和文字画的区别是什么?2.什么是平水韵?二、标出下列唐诗的韵脚和韵部(4分)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韦应物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高斋犹宿远山曙,微霰下庭寒雀喧。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疏空掩门。时忆故交那得见,晓排阊阖奉明恩。韵脚:韵部:三、解释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10分)1.故祸莫惨于欲利,悲莫大于伤心。(司马迁《报任安书》)2.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左传·宣(公二年》)3.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上卿送之(《左传?桓公三年》)4.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左传?隐公九年》),5.不能行而言之,诬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6.是何祥也?吉凶安在?《左传?僖公十六年》7.刑法深刻,他政被乱。《汉书?食货志上》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同。《论语?为政》9.耕、渔与陶,非舜官也。《韩非子?难一》四、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原来是什么词,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分)101.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2.外黄夫人女甚美,庸奴其夫《史记?张耳陈余列传》3.曹军方连舰船,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资治通鉴?卷六十五》)4.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五、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10分)1.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晏《&&&&&&&&&&&&子春秋·内篇问上》)2.以尧继尧,夫又何变之有?(《荀子·正论》)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粱惠王上》)4.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六、翻译下列古文(46分)原文:1.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2.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参考答案一、简答题(20分)1.文字画是通过画面表达画者的思想意图的,具有辅助记事和交际的作用。图画文字是在文字画基础发展起来的,图画文字与有声语言有直接联系,它记录了语言词的声音和意义,因此是文字的雏形,又称作原始文字。这是一次人类文明史上质的飞跃。图画文字和文字画的区别是:图画文字与有声语言的直接联系,它记录了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没有跟语言发生直接的对应关系,它没有固定的读音,看画的人可以用各自所操的语言去解读,有不同经历的人,对画面的意义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后者没有这个特点。2.平水韵是宋代以后使用的诗韵系统。公元1229年,金平水书籍王文郁作《新刊韵略》将格律诗用字分为106韵。,1252年,刘渊曾编写《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共107韵。两种书的分韵基本相同,仅在上拯韵是否并入迥韵这一点有差别。两个都和平水有关,王文郁曾在平水作官,刘渊据说是平水人,他们的韵书的韵部系统就被称之为平水韵。二、标出下列唐诗的韵脚和韵部(4分)韵脚:园、喧、门、恩韵部:园、喧、元部。门,魂部。恩,痕部三、解释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10分)1.伤心:指精神上受到伤害2.竟:边境3.敌:指低位差不多4.徒:步兵5.指说话夸大失实6.祥:征验7.深刻:严刻,不宽缓8.周:以义相交。比:以利相交9.官:职责四、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原来是什么词,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分)101.目: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眼色2.庸奴:名词活用作意动动词。把当作庸奴3.走: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操军走。&&&&&&&&4.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5.小:形容词活用意动用法,认为小五、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10分)1.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2.何变:用之复制前置宾语3.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4.不谷,先君之好;用是复指前置宾语六、翻译题(46分)1.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容易侍奉,却难以使他高兴。不依正当方法使他高兴,他不会高兴。等到他用人的时候,却衡量个人的才德区分配任务。小人难以侍奉,却容易使他高兴。即使用不依正当方法使他高兴,他会高兴。等到他用人的时候,却会百般挑剔,总是要求十全十美。2.参考译文:孟子对戴不胜说:你想让你的君主向善吗?我明白的告诉你。譬如这里有个楚国大夫,希望他的儿子会说齐国话,是找齐国人辅导他呢,还是找楚国人辅导他呢?戴不胜说:找齐国人辅导他。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哇啦哇啦干扰他,即使天天鞭打他,逼他学会齐国话,也不可能学会的了。如果带他到齐国都城的闹市上住上几年,即使天天鞭打他,要他讲楚国话,也不可能的了。你说薛居州是个好人,让他住在宋王宫中。如果在王宫中的人,不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都是薛居州那样的人,宋王还能同谁一起干坏事呢?如果在王宫中的人,不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都不是薛居州那样的人,宋王又能同谁一起做好事呢?仅仅一个薛居州,能对宋王起什么作用呢?2008年7月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1、什么是文字画?什么是图画文字?图画文和文字画的区别是什么?2、如何认识汉字的历史贡献?3、《韵略易通》采取什么体例?具体特点是什么?4、什么是平水韵?二、标出下列唐诗的韵脚和韵部(4分)和乐天早春见寄元稹雨香云深觉微和,谁送春声人棹歌。萱近北堂穿土早,柳偏东面受风多。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同受新年不同赏,无由缩地欲如何。韵脚:韵部:三、解释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10分)1.故祸莫惨于欲利,悲莫大于伤心。(司马迁《报任安书》)2.亡不越竞,反不讨贼。(《左传·宣公二年》)3.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上卿送之。(《左传·桓公三年》)4.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左传·隐公九年》)5.今子生文明之世,乃何自苦如此。(《南史·陶潜传》)6.是何祥也?吉凶安在?(《左传·僖公十六年》)7.近臣谏,远臣谤。(《国语.楚语》)8.是黑牛也,而白题。(《韩非子·解老》)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10.言者所以得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四、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原来是什么词,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1.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于掌。(《孟子·公孙丑上》)2.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史记·张耳陈余列传》)3.夫精诚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邹阳《狱中上梁王书》)4.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5.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五、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10分)1.(武王见胶鬲)胶鬲日: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日:不子欺,将之殷也。(《吕氏春秋·贵因》)2.以尧继尧,夫又何变之有?(《苟子·正论》)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4.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国语·晋语》)六、翻译下列古文(46分)1.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2.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谏诤章》)3.夏,郑杀申侯以说于齐,且用陈辕涛涂之谮也。初,申侯,申出也,有宠于楚文王。文王将死,与之璧,使行,日: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后之人将求多于女,女必不免。我死,女必速行。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既葬,出奔郑,又有宠于厉公。子文子闻其死也,日:古人有言日:知臣莫若君。弗可改也已。(《左传·僖公十年》)&&&&&&&&2008年7月一、每题5分,共20分。1.①文字画是通过画面表达画者的思想意图的图画,具有是辅助记事和交际的作用。②图画文字是在文字画基础发展出来的,图画文字与有声语言有直接联系,它记录了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因此说是文字的雏形(或者称作原始文字)。这是一次人类文明史上的质的飞跃。③图画文字和文字画的区别:前者与有声语言有直接联系,它记录了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后者没有这个特点。2.从以下几各方面认识汉字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的功绩和巨大的贡献。①汉字促进了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稳定,巩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②汉字保存了悠久的古代文明。③汉字本身体现着大量的古代文化信息。④汉字的各种字体形成了特有的书法艺术。文字本是一种符号,它的基本功能是交际,但汉字&&&&&&&&&&&&除交际之外,还是一种可供欣赏的书法艺术品。3.①《韵略易通》采用四级分类法的体例,分类更加细致,条理更加明晰。《韵略易通》把韵基、声母、韵类、声调这几种音类成分都分别得很清晰。它的分类次序也跟《广韵》不同。②《韵略易通》第一层分类以韵基为标准,即把韵腹韵尾相同的字归为一类,不同声调的字都包括在内,这样的音类,通常叫做韵部。全书共分二十韵部,分别以东洪江阳真文山寒等作韵目。③第二层分类以声母为标准。该书音系有二十个声母,用一首早梅诗二十字作字母,这首诗是: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各韵部里同一声母的字类聚在一起,都按照这个次序排列。④第三层分类以介音为标准。每个声母下边所统的字,如果分别具有不同的介音,就分为不同的组。这种声母韵母都相同而包含不同声调的字群,音韵学上没有专用的名称。⑤第四层分类以声调为标准,这一层就分到了小韵。本书的声调系统表面上是平上去入四声,但是平声里边隐含着阴阳的区别,阴平与阳平字之间有一个小圆圈隔开,实际上有五个声调。4.①平水韵是宋代以后使用的诗韵系统。②公元1229年,金朝的王文郁编了一本韵书叫《平水新刊韵略》,分106韵;③公元1252年,又有刘渊编了一本《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分107韵。,两种书的分韵基本相同,仅在上声拯韵是否并人迥韵这一点有差别。④两个作者都和平水(今山西临汾)有关,王文郁曾在平水作官(古书记载他是平水书籍,即平水地方管理图书的官员);刘渊据说是平水人,他们的韵书的韵部系统就被称之为平水韵。二、注韵脚和所押的韵部有错最多只扣2分。共4分。韵脚:歌、多、波、何。韵部:歌、多、何,歌部。波,戈部。三、每词1分,共lO分。1.伤心:指精神上受到伤害。2.竞:边境。3.敌:指地位差不多。4.徒:步兵。5.文明:指社会昌明。6.祥:征验。7.谤:议论批评过失。8.题:额头。9.知、道:了解和掌握道。lO.得意:领会话中的旨趣。四、每个2分,说明不完整的扣1分,共lO分。l.朝;动词活用作活用作使动动词(或使动用法)。使诸侯朝见自己。2.庸奴;名词活用作意动动词(或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庸奴。3.谕:形容词活用作活用作使动动词(或使动用法)使两主明白自己的忠信4.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5.手;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手持。五、每词2分。指出1分,说明类型1分。共10分。1.何: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子: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2.何变:用之复指前置宾语。3.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4.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六、三段共26个给分句,每句1分,意思对了即.-1给分;重点词20个,每个1分,46分。共译文中出现的错别字酌情扣分。&&&&&&&&原文1:①子贡问政。②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③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④于斯三者何先?⑤曰:去兵。⑥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⑦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参考译文:子贡问怎样去治理政事。孔子说:充足粮食,充足军备,百姓相信你。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而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中先去掉哪项?去掉军备。如果迫不得已而去掉一项,在充足军备,百姓相信你中先去掉哪项?粮食。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死亡,但如果百姓对你不信任,国家就要灭亡了。原文2:①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②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③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④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⑤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⑥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⑦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⑧故当不义,则争之。⑨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谏诤章》)参考译文:曾子说:慈爱恭敬,使父母平安,扬名后世,这个道理我已经领会了。我冒昧地询问一下:儿子顺从父亲的命令可以称为孝道吗?孔子说:这是什么说法呢?这是什么说法啊!从前天子有谏诤之臣七人,即使无道,也不会失掉天下;诸侯有谏诤之臣五人,即使无道,也不会失掉他的国;大夫有谏净之臣三人.即使无道,也不会失掉他的家(封地);士有直言规劝的朋友,那么他就会保持美好的名声:父亲有直言规劝的儿子,他便不会陷入不义的境地。所以,面对不义言行,儿子不可以不直言规劝父亲.臣下不可以不盲言规劝君丰。所以面对父亲的不义言行就府该盲言规劝。只知道顺从父亲的命令,又怎么能称为孝呢?原文3:①夏,郑杀申侯以说于齐,②且用陈辕涛涂之谮也。③初,申侯,申出也,有宠于楚文王。④文王将死,与之璧,使行,⑤日: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⑥予取予求,⑦不女疵瑕也。⑧后之人将求多于女,女必不免。我死,女必速行。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⑨既葬,出奔郑,又有宠于厉公。⑩子文子闻其死也,曰:古人有言日:知臣莫若君。弗可改也已。参考译文:夏天,郑国杀死申侯来讨好齐国,同时也是因为陈国辕涛涂的诬陷。起初,申侯是申氏所生,受到楚文王的宠信。文王将要死的时候,给申侯玉璧,让他离开楚国,对他说:只有我了解你,你垄断财物而不知道满足,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我不把这些当作你的毛病。继位的人将要向你索取大量的财物,你一定不能免于罪。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迅速离开楚国。不要到小国去,小国不会容纳你的。安葬了楚文王以后,申侯逃到郑国,又受到厉公的宠信。子文子听到申侯的消息,说:古人有这样的话说:了解臣下没有像国君那样清楚的。这句话是不能改变的啊!05秋期《汉语专题(2)》课程自检自测15&&&&&&&&文字部分一、填空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许慎在《说问解字叙》说的秦书八体是__________________。3.许慎在《说问解字叙》说的新莽时代的六书是__________________。4.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采用的是字体是____________。5.大篆的名称始见于_____________。6.汉字字体演变的__________________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7.甲骨文是在________________被金石学家______________偶然发现的。8.甲骨主要出现在______________,那里是_______________,称作_________。9.完整的甲骨卜辞,大概记载四个方面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甲骨文形体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占卜是,对占卜的事,经常要从正反两方面设问,称为_____________。12.刘锷的《铁云藏龟》是第一部____________,孙诒让的《契文举例》是第一部_____________。考释方面集大成的著作有____________,资料方面最丰富的著作有_____________,工具书方面有孙海波的__________,________的《甲骨文字典》,综合研究著作有陈梦家的________________。13.在铜器上铸铭文,开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大为流行。14.金文字体与甲骨文的不同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春秋晚期以后金文美术字体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战国时期六国字体又称_________________。六国文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17.秦国文字直接承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目前发现的秦国文字,有石鼓文和诅楚文等石刻文字。据学者考证,这些石鼓约刻成于____________诅楚文是_______________这些刻石大约在___&&&&_________之际所刻。19.隶书一般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隶书产生于_________,它是在战国末期的基础上形成的。隶书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大约_________之后,隶书已经成熟了。这种发展,到_____________时期已经完成。20.楷书又名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这种字体是在_________基础上形成的。楷书的形成,大约在__________。魏晋时代是它与_____________并行的时期。21.六书之名始见于____________。这时的六书大概是识字的科目。首次说出六书内容的,是__________,对六书解释最详细的是_________________。22.许慎对六书的说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23.清代学者______________对六书是造字之本提出了质疑。他提出的四体二用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唐兰的提出的三书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假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陈梦家、刘又辛将汉字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解释下列名词1.图画文字&&&&&&&&5.隶书是怎么产生的?隶书在汉字字体演变过程中意义是什么?3.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孟子》&&&&&&&&4.越竟乃免。《左传》6.没有字体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的三种情况是什么?5.夙夜匪解。《诗经》&&&&&&&&2.籀文四、指出下列句中的假借字并说明是属于哪里情况的假借?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3.甲骨卜辞&&&&&&&&4.钟鼎文2.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5.隶书3.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判定汉字所属的类型?&&&&&&&&4.欲辟土地,朝秦楚。(《孟子.梁惠王上》)&&&&&&&&5.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梁惠王上》)&&&&&&&&《汉语专题2》自检自测(2)二1、一般认为,古代汉语的___________词特别是_________2、古汉语中有一类复音词叫________、__________3、联绵词在语音上往往有一定的联系,有的是声母相同,称作_________。或___________5、年1批简化字共_________6、简化字的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而________的字。,是属于文字的_________问题。和___________,前面是__________、读若、读如,这两个术语一般是用来_________。11、__________;___________、关于词义引申的方式,一般认为有三种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确定词的同义关系要以__________、判定同源词有两个最重要的条件:(1);(2)。15、(2)____________。1、偏义复词:3、义位:&&&&&&&&2.为什么教材也认为汉字也可以称之为表意文字,这和西洋学者所说的汉字是表意文字有什么不同?&&&&&&&&6.哭泣无,中心不戚。《庄子.大宗师》()5、词的上下义关系:7.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庄子.天运》)1、举例说明联绵词的基本特点。为什么联绵词的书写形式不定?&&&&&&&&8.八月剥枣。《诗经.七月》()3.许慎在《说问解字》中说的秦书八体是从什么角度划分的?9.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孟子.离娄(下》)&&&&&&&&3、字典里的义项能不能看作是义位?试举例说明。&&&&&&&&5、新名的生成大致有几种情况?举例说明。&&&&&&&&10.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4.汉字字体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1、分析下面成语的结构:走马观花明察秋毫守株待兔为所欲为、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经·幽风·七(月》)(2)《魏风·硕鼠》))、尺蠖之屈,以求信也。((4《庄子·秋水》)2.终鲜兄弟。《诗经》、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6&&&&&&&&五、写出下列加横线字的本义,如果属于分别字,则说明属于那种情况的分别字?1.使民战栗。《论语》&&&&&&&&&&&&(4)、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2)、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4)4、说明下面词的本义。责止相际就引劝阳术及年景策没6、连谓结构:、《说文》:疾,病也。又:痹,湿病也。疾和病是什么关系?痹和病是什么关系?05秋期《汉语专题2》自检自测(三)一、填空题:1、古代汉语里的名词活用作动词,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情况。2、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代汉语里人称代词的出现频率比现代汉语低得多,原因有两个:一是古代汉语____________的现象很普遍;二是由于古代习惯对自己用_________,对听话人用___________。4、古代汉语中的特指和泛指,________表示特指,总是作定语;_______表示泛指,可以作定语和宾语。5、指事物的疑问代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当于现代汉语的_______。6、否定副词中,表示一般性否定用______和______;表示禁止性否定用____和______意思是不要;否定名词成分。用否定副词______和______。7、情态副词是指从________、_______或某一时间内________等方面修饰动作行为的副词。8、敬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修饰的对象也是说话人自己的动作行为。9、介词因构成的介宾结构只能位于谓语核心之前作_________,因可以引介动作行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__________作述语,而是基本上用__________作谓语。用判断句式_________来表示判断。11、见是一个__________,而不是介词。12、在东汉以前被不能引介__________,语法功能同________,是个助动词。13、选择复句经常使用的关联词语是_______、________,经常使用的关联词语是______、______,经常用的固定格式有与-----......宁、与其-----......宁-----......________。14、进层复句的后分句表达的意思比前分句更进一层,各分句虽然在语法上是________,但在语义上后分句______前分句。15、用之_______、________等作标记的_________要前置。二、名词解释:1、使动动词:2、意动动词:(3)、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3、情态副词:73·上古音:7、助词结构:(2)、之二虫又何知?8、被动句:(3)、道之不行,巳知之矣。9、判断句:10、进层复句:三、简答题:1、名词活用为动词有几种情况?各举例说明。3、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分析其属于何种类型。(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3)、又何马之能也。(4)、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05秋期《汉语专题2》3、古今汉语主谓结构的不同点主要有哪些?自检自测(4)一、填空题:1、___________韵图大约产生于_________时期。盛行于_________;___________的韵图属于前期,__________的韵图属于后期。2、隋唐时代汉语有四个调类,分别用____________。3、韵的构成条件是____________都相同,韵的名称叫___________。4、近代汉语共同语的一个比较大的比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5、_________以前,诗歌押韵没有法定标准,大部分作品押的是__________韵,即按照当时的共同语音系押韵。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定为官韵,作为科举考试中文人必须遵守的押韵标准。6、现存最早的韵书是《_____________》,该书后来成为汉语音韵学的经典。7、韵图把韵尾相同的韵腹接近的韵归成上位的大类,叫做__________或___________。8、开与合以___________________来区分。9·转和韵摄这两个术语是以___________为条件归的类。10·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编了一本韵书叫《平水新刊韵略》,分106韵;公元1252年,又有___________编了一本《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分107韵。二、名词解释:1·韵目:2·音值:4、复指代词:(5)、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5、述补结构: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之属于哪类词,并说明它的语法意义或句法功能。(1)、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2、判断性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标准有哪些?各举例说明。&&&&&&&&4、述补结构中充任补语的成分古今的主要差别是什么?&&&&&&&&5、如何考察和识别一个句子是主动意义还是被动意义?&&&&&&&&6、古代汉语的判断句的表达功能有哪些?&&&&&&&&四、分析题:1、根据判断词类活用的标准,分析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说明原属何词类,在句中如何活用的:(1)、庄公寤生,惊姜氏。(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4、韵部:5·反切:6·平水韵:7·韵系:8·韵摄:&&&&&&&&于惊切切乌各切故切&&&&&&&&赤之切&&&&&&&&居吏切&&&&&&&&宜寄&&&&&&&&于希切&&&&&&&&武夫切&&&&&&&&莫&&&&&&&&17.本原词一个字原本表示的词叫本原词。18.甲骨卜辞是商王等占卜的记录,所以又称甲骨卜辞。19.等韵图简称韵图,是用汉字编排的声韵调配合表。20.韵基把韵腹+韵尾看作一个单位,叫韵基。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0分1、汉字字体演变大约经历了哪些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五、说明下列诗词的韵脚和韵部解题示例:{}表示韵脚。(韵部用冬或各韵均可)李白访戴天山道土不遇&&&&&&&&9·韵书:10·近代音:三、简答题:1、什么是上古音?上古音又分为几个阶段?&&&&&&&&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冬)。树课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钟)。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钟)。1.送友人东归2.崔氏东山草堂戴叔伦杜甫韦应物&&&&&&&&汉字字体的演变,大约有三个阶段,一是从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变为小篆,二是从小篆变为隶书,三是从隶书变为楷书。甲骨文和金文接近图画的写实象形,小篆后者笔画圆转规整,逐渐与物形疏远。从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理由是小篆的字形结构被打破,象形意味淡薄,符号性加强。小篆的圆转笔势到隶书一般变为方折及横、撇、捺等笔画。小篆变为隶书,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从隶书到楷书,除用笔有些变化,字体结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2、金文字体有什么特点?金文字体的特点是:第一,商代金文象形程度很高。第二,从笔势上看,由于金文是范铸,多保存肥厚的笔法,甚至是充实的团块。第三,金文形体不规范。同一个字,往往有多个形体。第四,春秋晚期以后,金文有的已经接近篆文,并且出现一些美术字体。3、汉语史分期的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各包括哪些时代的音系?各时期的代表音系是什么?上古音是指上古汉语时期(从西周初年到汉末)的汉语语音。历时一千二百多年。代表性音系是《诗经》的韵部系统和先秦的声母系统。中古音是指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汉语的语音。代表性音系是《切韵》音系。近代汉语是指宋元明清时期的汉语语音。代表性音系是元朝的《中原音韵》音系。4、语句法结构的直接成分之间结构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有什么特点?古代汉语的结构关系有两个基本类型,一类是平列关系,等立、一般性转折、选择、承接、进层都包含在平列关系之中,平列关系结构的直接成分是互不陈述、支配、修饰、补充的,整个结构不存在一个结构的核心,因此这种结构关系也可以称之为非核心结构关系;另一类是非平列关系,定中、状中(条件、因果、让步转折)、补充、支配、陈述都属于非平列关系,非平列关系结构的直接成分结合紧密,每个结构都具有一个结构核心,偏正结构之“正”为核心,述补、述宾结构之“述”为核心,主谓结构之“谓”为核心,因此这类结构关系也可以称为核心结构关系。5、古汉语中词义重要的聚合关系有哪几种?古汉语中词义重要的聚合关系主要有:同义关系、反义关系、类义关系、上下位关系、同源关系。6、什么是“所”字结构?有几种类型?各类“所”字结构的特点是什么?&&&&&&&&3.寓居洋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2·近代汉语共同语的语音系统跟中古音的主要不同是什么?&&&&&&&&3·春秋以前和战国时期的韵母是怎样归纳出来的?&&&&&&&&4·什么是反切系联法?其基本方法和基本功效是什么?&&&&&&&&5·五音、七音、九音是怎样划分出来的?&&&&&&&&6·先秦声母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四、用汉语拼音注出下列反切的普通话读音:职吏切切博怪切切奴教切切既剪切切先机切彼役切力至&&&&&&&&之芮切&&&&&&&&苦到切&&&&&&&&五劳&&&&&&&&敕九切&&&&&&&&胡南切&&&&&&&&乌感&&&&&&&&卢困切&&&&&&&&乌浪切&&&&&&&&乌光&&&&&&&&07年秋期在线在自检自测第1题、名词解释1.四体二用清代学者戴震针对六书是造字之本提出的新看法。他认为只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是造字的方法,转注、假借二者是用字的方法。2.同源词是指古汉语中一些在读音有着密切的联系,意义又都包含有所标示事物的共同特征,有共同的语源的词。3.同形字是指字形结构相同而表示的却不是一个词,也就是为不同的词造出的形体结构相同的字。4.钟鼎文是金文的别称。金文最初发现于钟情鼎等器物上,所以又称作钟鼎文。5.韵摄把韵腹和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归纳在一起称为韵摄。6.籀文籀文就是大篆,是西周晚期的欲以统一全国文字的字体。7.转指化是指谓词性成分由陈述转而指称动作行为的施事者或受事者。8.字母古代用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字,代表声母的汉字叫字母。9.异体字就是所有意义都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10.六书是分析汉字结构的说法。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11.自指化是指谓词性成分没有转指动作行为的施事者或受事者,只是自身一般地事物化了,不再是一个陈述。12.隶定汉末人用隶书的笔法来书写古文字的字形,人们称之为隶古定。后来有人把用楷书的笔法书写古文字字形称作隶定。13.区别字由本原字孳生出的新字叫区别字。14.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15.古隶是指早期的隶书,汉隶则指汉代逐渐成熟的隶书。16.平水韵是唐代及其后一段时间古汉语发音的习惯而编著的韵书。8&&&&&&&&&&&&助词“所”附于动词性成分之前,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都表示转指,因而都是名词性结构。“所”字结构有三种类型:“所+动词”。这类“所”字结构里的动词都是单个动词,并且都是及物动词。“所+动词”组合表示的受事是抽象的,“所”字结构本身无法表达清楚。要清楚、具体地表达受事,就要在“所”字结构后添加中心语,让“所”字结构充任同位性定语。“所”字结构前也可以带名词性定语,这类定语一般都是限定性的。“所+介词+动词+(宾语)”。这类“所”字结构里的动词可以是不及物的,也可以是及物的,甚至可以带宾语。“所+动词+(宾语)”。这类“所”字结构里的动词可以是不及物的,也可以是及物的,甚至可以带宾语。这一点类似第二类,但是,这类“所”字结构里不出现介词,这与第一类相似。)三、注出下面词的韵脚和韵部(4分)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虞韵)桃源望断无寻处。(鱼韵)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虞韵)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虞韵)砌成此恨无重数。(虞韵)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鱼韵)三、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并说明古今的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有区别字,也请写出(14分)&&&&&&&&爪牙(句)得力的武臣、卫士。(今)帮凶一类的人。感情色彩不同。四、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并说明判断的依据(10分)&&&&&&&&1、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1、君(君):名词活用为意动动词。把国君当作国君。2、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筹,公不如义。(《史记·项羽本纪》)2、坚、锐: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铠甲和武器3、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3、夫人:名词活用为意动动词;把——当作夫人。4、工师得大木,匠人斫而小之。(《孟子·梁惠王下》)4、小: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使之小。六、指出下列句中的名词状语并说明其作用。(8分)1、天下之士云合归汉。(《汉书·梅福传》)1、云:名词状语;表比喻。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愚公移山》)2、箕畚:名词状语,表工具。3、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庭斥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廷:名词状语,表处所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4、夜:名词状语,表时间。七、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的词性、在句中的意义和语法作用(8分)1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所:助词,组成助词结构作谓语。2、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其老弱及羸畜。(《史记·刘敬传》)但:副词,只。3、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战国策·赵策》)之:助词,组成之字结构,充当状语。4、国人作乱,厉王出奔于彘。(《史记·晋世家》)于:介词引介处所。八、标点并翻译下列古文(16分)&&&&&&&&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么人,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③他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出门,总是酒醉肉饱地回来;问他和些什么人一道吃喝,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④但我们却从来没见到什么有钱有势的人物到家里面来过,我打算悄悄地看看他到底去些什么地方。”⑤第二天早上起来,她便尾随在丈夫的后面,走遍全城,没有看到一个人站下来和他丈夫说过话。⑥最后他走到了东郊的墓地,向祭扫坟墓的人要些剩余的祭品吃;不够,⑦又东张西望地到别处去乞讨--这就是他酒醉肉饱的办法。⑧他的妻子回到家里,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们仰望而终身依靠的人,现在他竟然是这样的!--”二人在庭院中咒骂着,哭泣着,⑨而丈夫还不知道,得意洋洋地从外面回来,在他的两个女人面前摆威风。⑩在君子看来,人们用来求取升官发财的方法,能够不使他们的妻妾引以为耻而共同哭泣的,是很少的!&&&&&&&&(辞1、宫无拘女,故天下无寡夫。《墨子·过》)1、寡:(句)没有配偶的男女。(今)丧失配偶的妇女。缩小2、故祸莫惨于欲利,悲莫大于伤心。(司马迁《报任安书》)2、伤心:(句)精神上受到伤害。(今)悲伤。没有变化。3、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左传·宣公二年》)3、竟:(句)边境。(今)究竟。区别字写作“境”。反:(句)返回。(今)相反。区别字写作“返”。4、(夏)馥顿足而叹曰:“孽自己作,空污良善。”(《后汉书·夏馥传》)4、自己:(句)由自己。(今)自己。句中是两个词,现在是一个词。5、悲愁垂涕相对。《列子·(汤问》5、)涕:(句)眼泪。(今)鼻涕。转移。6、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国语·(越语上》6、)&&&&&&&&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闲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参考译文:①齐国有一个人,家里有一妻一妾。那丈夫每次出门,必定是吃得饱饱地,喝得醉醺醺地回家。②他妻子问9&&&&&&&&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0分)1、如何判定汉字所属的类型?一种文字的性质,实际上就是这种文字属于何种类型,而文字的类型,是由构成这种文字的字符的特点来决定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字符的特点,以判定这种文字所属的类型。一是从字符的表意、表音作用来划分,文字可以分为象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二是从字符与语言中各要素的关系来划分,文字可以分为句意文字、表词文字、语素文字、音节文字、音素文字(字母文字)。2、为什么教材也认为“汉字也可以径称之为表意文字”,这和西洋学者所说的汉字是表意文字有什么不同教材所说的表意文字不同于西洋学者贬低汉字时所用的表意文字的概念,必须与他们划清界限。他们认为的表意文字,是文字发展的低级阶段的一种形态。我们则认为表音、表意是文字发展的两个不同方向。西洋学者的文字发展阶段论是以研究印欧语的文字体系为标准而得出的结论,不是一般文字的发展规律。独立形成的文字体系如古代埃及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汉字,都是以表意为主的意音文字。古埃及圣书文字和楔形文字,后来都消亡了。腓尼基人曾借用古埃及圣书字,取其表音字符,扬弃其表意字符,向表音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文字后来广泛地影响了印欧语各国的文字的发展,产生了拼音文字。汉字不但没有消亡,而且一直沿着固有的方向发展,突出其表意功能。这是文字发展的不同方向,不是不同阶段,不是西洋学者所说表音优于表意,表音、表意没有优劣之分。当然,表意文字有它自身的缺点,正如表音文字有它自身的缺点一样。有时这个缺点可能又正是它的长处。3、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的秦书八体是从什么角度划分的?这八种字体,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类的。大篆、小篆、隶书是汉字发展不同时期的字体,而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是不同用途的特殊字体。后五种字体的基础都是篆书,只是在形体上加些艺术色彩而已。4、汉字字体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变为小篆,二是从小篆变为隶书,三是从隶书变为楷书。(1)甲骨文和金文变为小篆,前者更接近图画的写实象形,而后者笔画圆珠笔转规整,逐渐与物形疏远。(2)从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小篆的字形被打破,象形意味淡薄,符号性加强。小篆的圆转笔势到隶书一般变为方折及横、撇、捺等笔画。小篆变为隶书,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3)从隶书到楷书,除用笔有些变化,字体结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5、隶书是怎么产生的?隶书在汉字字体演变过程中的意义是什么?隶书一般分为古隶和汉隶。古隶是指早期的隶书,汉隶则指汉代逐渐成熟的隶书。隶书当在战国末期就产生了,它是在秦国篆文草体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形成是时代的产物,是广大民众适应时代需要共同创造的,并不是某个人的独力创造;是民众创造以后被官府采用,而不是官府制成施之于民众。篆书变成隶书,是汉字发展中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作隶变。隶变的结果使汉字从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的阶段。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符号性大大加强了。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6、没有本字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有三种情况是什么?共有三种情况:(1)甲词没有文字形式,从一开始就借用另一个同音词乙词的文字形式来表示自己的意义。以后一直沿用,既没有为乙词造字,也没有为甲词另造字。如“我”本是工具或武器,借用为第一人称,一直沿用至今。(2)表示乙词意义的字被甲词借去,后来这个字仍用来表示乙词的意义,而为甲词另造新字。如“戚”的本义是大斧之类的武器,假借为“忧愁”,后来在“戚”上加形旁“心”。(3)表示乙词意义的字被甲词借去,后来即用这个字表示甲词,而为乙词另造新字。“然”的本义是燃烧,借来表示连词,后来没有为连词造字,而是为本义造了“燃”字。四、指出下列句中的假借字说说明是属于哪种情况的假借?(20分)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有本字的假借第一种:借一个同音词的文字形式表示本字的意义,以后仍然用本字,不用假借字。2、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无本字的假借第一种:甲词没有文字形式,从一开始就借用另一个同音词乙词的文字形式来表示自己的意义。以后一直沿用,既没有为乙词造字,也没有为甲词另造字。3、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无本字的假借第三种:表示乙词意义的字被甲词借去,后来即用这个字表示甲词,而为乙词另造新字。4、欲辟土地,朝秦楚。(《孟子·梁惠王上》)无本字的假借第二种:表示乙词意义的字被甲词借去,后来这个字仍用来表示乙词的意义,而为甲词另造新字。5、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梁惠王上》)无本字的假借第二种:表示乙词意义的字被甲词借去,后来这个字仍用来表示乙词&&&&&&&&的意义,而为甲词另造新字。6、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庄子·大宗师》)无本字的假借第二种:表示乙词意义的字被甲词借去,后来这个字仍用来表示乙词的意义,而为甲词另造新字。7、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庄(子·天运》)无本字的假借第三种:表示乙词意义的字被甲词借去,后来即用这个字表示甲词,而为乙词另造新字。8、八月剥枣。(《诗经·豳风·七月》)有本字的假借第一种:借一个同音词的文字形式表示本字的意义,以后仍然用本字,不用假借字。9、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孟子·离(娄下》)有本字的假借第一种:借一个同音词的文字形式表示本字的意义,以后仍然用本字,不用假借字。10、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有本字的假借第二种:假借字代替了本字,本字废而不用。五、写出下列加—的本义,如果属于分化字,则说明属于哪种情况的分化字?(10分)1、使民战栗。(《论证明·八佾》)栗:本义是树名。是分化字:属于假借使字义过多这一种。2、终鲜兄弟。《诗经·郑风·扬之水》()鲜:本义是一种鱼名。是分化字:属于假借使字义过多这一种。3、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孟子·梁惠王上》)采:本义是“采摘”。是分化字:属于假借使字义过多这一种。4、越竟乃免。(《左传·宣公二年》)竟:本义是乐曲终了。是分化字:属于引申使字义过多这一种。5、夙夜匪解。(《诗经·大雅·蒸民》)解;本义是“分解动物肢体”。是分化字:属于引申使字义过多这一种。1.为什么汉字的笔画数大都在9-12画之间呢?答:为了便于运用,汉字字形既要有区别又要比较简易,要有区别笔画不能太少,太少会造成很多的形似字;为了简易,笔画又不能太多。因此汉字的笔画大多在9-12画之间。Q`!v!}3|2.部件和传统的偏旁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答:不一样。部件是对现代汉字外部拆分得到的零件;偏旁是对汉字作传统构字分析得到的零件。3.部件可分哪些类别?举例说明。答:(1)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件。可独立成字的部件是成字部件,如“口“。不能独立成字的部件是非成字部件,如“宀扌氵”。(2)基础部件和合成部件。最小的不能再拆分的部件是基础部件,如“日、刂”。合成部件是多级部件中除去基础部件以外的部件,如“早、立”。(3)通用部件和特殊部件。参加两个以上不同字形的构字的部件是通用部件,如“亻、刂”。只在一种字形结构中出现的部件是特殊部件(孤立部件),如“脊”字头。6M,Yn%J;l%e8a!X*O*|4.汉字结构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答:现代汉字的结构类型有独体和合体两大类型。合体字的结构类型分4大类13小类。1、左右结构:(1)左右(形把),(2)左中右(街班);2、上下结构:(3)10&&&&&&&&上下(要是)(4)上中下(曼爱),;3、包围结构:(5)全包围(国固)(6)上三包,围(问同)(7)左三包围(匡匣)(8),,下三包围(凶幽)(9)上左包围(压病),,(10)上右包围(句可)(11)下左包围,(这延)(12)下右包围(斗头),;4、框架结构:(13)框架(承乖)。5.什么是汉字的理据性?现代汉字的理据性情况怎么样?举例说明。答:文字符号和语言成份建立的联系有道理可说的,就是有理据的。汉字的理据性是指意符、音符和字义字音有联系的。现代汉字的理据度大约在50%。(例略)7I)U6j)UhU;o4@!C6.字符可分哪些类别?举例说明。.}%|8b^*pt7d答:字符可分3类。(1)意符,如“刂(割刻)、扌(打按)、艹(草蒿)”。(2)音符,如“皇(隍蝗惶)、巴(爸吧疤)”。(3)记号,如“丁(灯厅打)、×(赵杀)”。现代汉字的构字类型有:(1)会意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符构成,如“从、析”。(2)形声字,由形符和意符构成,如“疤、病”。(3)半意符半记号字,由意符和记号构成,如“布、缸”。(4)半音符半记号字,由音符和记号构成,如“球、笨”。(5)独体记号字,由一个记号构成,如“日、月”。(6)合体记号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记号构成,如“马、www.qincai.net/e,t7i8e5`3a;f燕”。7.有人说,“矮”和“射”两个字从结构看表示的意义正好相反,“矮”是“委矢”,正好是“射”的意思,“射”是“寸身”,正好是“矮”的意思。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答:不对。+N3F!FR,I.a%X8X+u8.举例说明简化字的优劣。:::星魂社区:::有你更精彩!0R;Hu5T#f%s*Z答:简化字的优点:(1)减少了笔画数目,(2)提高了阅读的清晰度,减少了通用汉字的字数,(4)有的形声字表音更准确,(5)有的简化字比繁体字更便于分解和解说。缺点:(1)有的字改变了偏旁,使繁简对照关系变得复杂,如“芦炉”和“卢颅”;(2)增加了一些形近字,如“拢”和“忧”。(3)有的同音替代造成表意模糊,如“头发”和“发明”。(4)有的简化字削弱了音符的表音功能,如“爷、顾”。(5)有的简化字的形体不便于分解和称说,如“农、专、书”。:::星魂社区:::有你更精彩!3^*t,a5S/Z*|0Q(C9.繁体字“马”简化为“马”,所以“妈玛码”中的右偏旁都类推简化为“马”,这几个字写作“妈玛码”,“彻”简化为“彻”,请问“澈”中间和右边的偏旁可否简化为“切”?为什么?“干”简化为“干”,它在“擀”字中为什么不简化?“澉、橄”中的字符“敢”能不能简化为“干”?为什么?答;“澈”中间和右边不能简化为“切”,否则与“沏”构成同形。“擀”中间和右边不能简化成“干“,否则与“杆”形似,不易分辩。“澉橄”中的“敢”不能简化成“干”,否则与“汗杆”同形。0S$@%?j5i!P2k6c2{10.查阅《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看看还有哪些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它们是否需要简化,谈谈你的看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声母表和韵母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