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豹摩托车空气芯怎么安装,上面有个箭头应该往那面才对?

豪爵铃木钻豹125摩托车怎么开是副油箱,向上开还是向下开_百度知道豪爵钻豹摩托车的车把手塞怎么安装_百度知道豪爵 ? 钻豹 HJ125-A 摩托车的保养与维修
作者:杨子江 【
】 浏览:17034次
豪爵 ? 钻豹 HJ125-A (见图 4-541 ,原名 HJ125-1A ,是大长江集团于 1998 年在铃木王 GS125 的技术基础上,运用空气动力学理论和仿生学原理对其外形进行改进设计而成。豪爵 ? 钻豹 HJ125-A 同日本铃木王 GS125 有许多相同之处。它采用 SUZUKI 新双圆顶燃烧室的发动机,配用日本 MIKUNI BS26SS 智能型真空式化油器。
一、 HJ125-A 型摩托车的定期保养
在使用过程中,摩托车的运动零件之间都会产生一定的磨损,使原有的配合间隙、装配尺寸产生变化;同时磨损的屑粒进入润滑油中,润滑油使用一段时间后也会变质 . 可能造成润滑不良。若不及时进行保养、调整,更换润滑油,就会导致零件的加速磨损。所以,为了保持摩托车各部件都处于良好的工作和技术状态,必须定期地对摩托车进行保养和调整,才能使摩托车发挥良好的性能,并能延长摩托车的使用寿命。
(一)磨合期的正确使用与保养
新车在出厂前已经过了精细的调整和严格的检验,各零件和技术状态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但是,新车使用初期各零件的配合还有一个相互磨合的阶段,这一阶段称为新车磨合期。豪爵 ? 钻豹 HJ125-A 从新车出厂投入使用后开始计算,在最初行驶 1600km 期间内称为磨合期。新车行驶里程超过 1600km 以后,摩托车顺利完成磨合工作才能投入正常的使用阶段。
1. 磨合期的正确使用在磨合期,如果对摩托车使用不当,有可能出现早期磨损,不仅对后续使用带来许多麻烦,而且还会严重地影响到摩托车的正常使用寿命。所以,用户必须按正确的使用方法对摩托车进行磨合,决不可乱来。
( 1 )限速、限载在磨合期使用时,要严格控制发动机的转速或各挡的行驶车速,应按表 4-24 中所示的发动机转速、摩托车行驶车速进行。为尽量减小运动零件的工作负荷和磨损,应尽量避免全开油门,一般情况下,油门控制在 80 %以内;尽量避免急加速,一般缓慢加大油门提速行驶。
各挡要严格控制最高车速,做到在限速范围内及时换挡,在最高挡不超速(不超过表 4-24 限速值)。磨合期内,摩托车载重应不超过 75kg ,严格禁止满载( 150kg )行驶;行驶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用紧急制动,以免引起摩托车过载。
( 2 )发动机预热及正确使用油门启动发动机以后,在摩托车起步之前,一定要让其低速运转 3 ~ 5 分钟,让发动机充分预热。发动机充分预热有很多好处:首先使润滑油到达每一个零件,使每个运动零件都能得到充分的润滑,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零件磨损;另一方面发动机温度升高后 . 能保证油气充分地混合,燃烧完全,使用时节省燃油。但发动机低速运转不可时间太长。
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要正确地使用油门,除了均匀地增大或减小油门外,匀速行驶时间不可过长,即不要让发动机在某一转速下持续运转,要时常变换油门大小,使发动机变负荷运转,这样变速传动系统等运动零件变速转动,使其相互磨损更均匀,润滑更为良好。
( 3 )控制行车时间磨合期内,特别是 800km 以内,每行驶 15 分钟就应将发动机熄火,停车休息一会儿,应避免发动机过长时间地连续运转;在 800 ~ 1600km 内,每行驶 30 分钟就停车休息一会儿。
2. 磨合期的保养
( 1 )每日保养内容
① 保持车辆干净、整洁,每次收车后进行一次擦洗、清理。
② 出车前,检查曲轴箱内机油量是否充足,油面高度是否正常,不足应及时添加至规定油面高度;过多时应查明原因,及时排除故障。还应检查曲轴箱周边是否有渗、漏油现象,若有应及时到维修中心排除。
③ 检查制动器制动效果,若制动效果不好,应及时检查、调整。
④ 检查蓄电池、电器、仪表、信号、电气开关等工作是否正常,若出现不正常现象,应及时检查,排除或更换损坏零件,
⑤ 用扳手检查摩托车各重要连接螺栓、螺母安装螺栓、螺母的紧固情况,发现松动应及时拧紧到规定扭矩。
( 2 )更换机油当磨合里程达到 300km 时,一定要更换曲轴箱内的机油。选用优质四冲程机油能延长发动机及变速器的使用寿命,请用户选用特为豪爵车精心配制、指定使用的“豪爵摩托车四冲程发动机机油”;最好在豪爵摩托车经销维修店购买、更换。若一时无货也可选用“埃索劲力” 4T 机油, API SG 级,粘度为 ASE10W/40 。若自行更换应在发动机热机时进行,发动机熄火后,将油盆置于发动机曲轴箱下面,拧出机油尺(发动机机油添加口处),再拆卸曲轴箱底部的放油螺塞,把机油放尽。
拧下曲轴箱右侧机油滤清器盖(印有 SUZUKI OILFILTER 标记),取出滤芯,更换上新的滤芯。将新的密封垫圈装入滤清器盖的槽内,把滤芯有孔的一端插进发动机,将滤芯装好,把弹簧装入滤清器盖中心孔中装上滤清器盖,拧上螺母,不可拧得太紧。如图 4-504 所示。
1. 空气滤清器保养空气滤清器滤芯很容易被灰尘堵塞,堵塞后使进气阻力增大,可能引起启动困难、动力不足、油耗量增大等故障。因此,每行驶 6000km 期对滤芯进行清洗一次,在灰尘严重的地区使用时清洗频率更高一些。拆卸空气滤清器时,打开车体左侧盖,拆下外盖,即可取出滤芯架,从滤芯架上取下滤芯,如图 4 -506 所示。
对滤芯进行清洗,将不燃性洗涤液装入洗盘内,把滤芯浸入洗涤液中洗涤,然后用双手掌挤压滤芯,把其中洗涤液挤出。千万不能扭续,以免损坏滤芯。检查滤芯有无裂损,再把滤芯浸入机油内,又挤出多余的油,让滤芯保持轻微的油润状态,如图 4-507 所示。最后擦净滤芯和滤清器盒。滤清器安装,先将滤芯装入滤芯架,将滤芯架装入滤清器盒内,再装上外盖(注意“ UP ”朝上),拧紧螺钉,最后装上左侧盖。
2. 燃油开关滤芯清洗如图 4-508 所示,从燃油开关下部拆下滤杯,取下密封圈和滤芯。用压缩空气吹净滤芯,空气从内向外吹,并检查是否有损伤,若有损伤,一定要更换。安装时,先将滤芯装入滤杯中,将密封圈装到滤杯上,再将滤杯安装好。
3. 化油器保养
( 1 )发动机怠速调整发动机启动预热几分钟,在油门转把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检查发动机怠速。若怠速过低(放松油门转把容易熄火),则拧进一点点怠速调整螺钉(即节气门挡钉),观察发动机转速略有升高均匀运转即可。若怠速过高,则拧出一点点怠速调整螺钉,使发动机怠速降至 1400 ~ 1500r/min 即可。如图 4- 509 所示。
( 2 )油门转把自由间隙调整油门转把自由间隙过大,影响油门的最大开度,加速性变差;过小,发动机怠速过高。均需要检查,并进行调整。调整时,先松开油门拉索上的锁紧螺母,旋转调整螺杆,拧出调整螺杆可使自由间隙变小,使之达到 0.5 ~ 1.0mm ,如图 4-510 所示;反之,拧进调整螺杆可使自由间隙变大,直达到规定值为止。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upload_files/article/337/_54_1xxq5.jpg" width="377" height="274" border="0" alt="19.jpg" title="19.jpg" />
调整后保持调整螺杆不动,拧紧锁紧螺母。调整好后,还要检查油门转把的转动、回位情况,应转动灵活,放松后回位正确。如怠速升高说明油门转把回位不好,应检查上述间隙是否有变化,若有变动则重新调整。每 6000km 给油门拉索加一次机油润滑,以防止产生拉索生锈运动受阻、转把不能自动转回到正确的关闭位置之类的故障。
4. 离合器手柄自由行程调整按表 4-25 的里程间隔定期检查离合器手柄的自由行程。左手轻轻地握离合器手柄,在感觉到有阻力时停止,检查手柄内端与支架间的间隙,标准为 4mm ,否则需要调整。
( 1 )微调整松开手柄支上的锁紧螺母,慢慢地拧出调整螺杆,使间隙减小并达到规定值,再拧紧锁紧螺母,如图 4-511 左所示。
( 2 )主调整调整前,先松开离合器手柄支架上的锁紧螺母,将调整螺杆充分地拧进去。主调整在离合器分离杠杆拉索处进行,松开拉索座上锁紧螺母,将调整螺杆拧出来一些,并拧紧锁紧螺母,如图 4-511 右所示。再次调整手柄上的微调,使之间隙达到规定值。主调整一般用于微调整已经没有调整余地时才应用,实际上经过多次微调整后,必须进行一次主调整(或称联合调整)工作才能达到效果。离合器拉索也需定期润滑,每 6000km 加一次机油润滑。
5. 传动链下垂量调整用手指上下推压传动链条,其上下摆动范围称传动链下垂量,如图 4-512 所示。豪爵 ? 钻豹 HJ125- A 传动链下垂标准值为 25 ~ 35mm 。
调整前,取下井口销,拧松后轮轴螺母。调整时,先拧松后播臂尾端调节器上的锁紧螺母,两边同角度地拧进调节器上的调整螺栓,如图 4-513 所示,使后轮轴同步向后方移动(调整螺栓拧进长度应相等),保持后轮与前轮仍处在同一平面内;同时检查传动链条的下垂量;调整下垂量达到标准值时,按规定力矩( 50 ~ 80N?m )拧紧后轮轴螺母,插上新开口销。然后,再拧紧调整螺栓上的锁紧螺母,对上述调整结果做最后的检查。一般每 1000km 需给传动链上一次润滑油。上述调整后,由于后轮轴安装位置后移,后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变小了,还应调整后制动路板的自由行程至规定值。
6. 制动系统
( 1 )前制动检查油泵储油室油面高度前,用主停车支架将摩托车停在平地上,摆正方向把,观察储油室的下刻线( LOWER ),如图 4-514 所示。若制动油面低于下刻线时,应及时到豪爵特约维修店去进行添加。必须使用豪爵 ? 钻豹 HJ125-A 说明书中指定的 DOT3 制动油,不允许与其他牌号的油混合使用。添加时,请注意不要将制动油溅到油漆、橡胶零件表面,以免浸蚀这些零件表面。
正检查油面高度的同时,还要检查刹车片的磨损情况,若刹车片过度磨损时,油泵内的制动油会自动地留在制动钳油缸内,而使油面降低。若刹车片磨损已经到了限度刻痕(图 4-515 中 ① ),就需要更换新的刹车片(方法后面的文章内容将介绍)。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upload_files/article/337/_48_qprai.jpg" width="384" height="271" border="0" alt="20.jpg" title="20.jpg" />
( 2 )后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调整制动过程中,制动器中制动蹄片与制动鼓之间在消除其间隙之前,后制动踏板踩下的行程即为自由行程,其标准值为 20 ~ 30mm 。用一直尺置于踏板一侧,用手压下踏板至感受阻力时,测量踏板面的下移量即为自由行程。若自由行程过大则需调整,拧进制动拉杆尾端的调整螺母,将自由行程减小使之达到规定值,如图 4-516 所示,注意:调整好后的调整螺母内端的孤形槽一定要与制动臂上的圆柱销柱面吻合好。
制动系统保养调整后,特别是前制动更换刹车片后,要先握放制动手柄几次,让刹车片充分贴合恢复了正常握紧力之后,才能进行实车制动试验,检查制动效果,确保制动安全、可靠。
二、发动机维修
摩托车发动机,只有出现严重故障时才需要对其进行维修。豪爵 ? 钻豹 HJ125―A 发动机的维修工作,一般是在豪爵摩托车特约维修站里完成。
(一)发动机零件的拆卸发动机的内部零件一般不允许拆卸,实在需要检查、修理时,也只拆卸有故障部位的零件。最常见的是气门机构、活塞组零件需要修理。所以,发动机零件拆卸常指汽缸盖、汽缸体、活塞组等零件的拆卸。
1. 汽缸盖、配气机构当检查发现发动机出现漏气故障,必须对配气机构进行拆卸、检查、维修时,才拆下汽缸盖、配气机构零件。从缸体后侧拆卸正时链条张紧器,拆下火花塞和气门检查孔盖。取下左曲轴箱盖子上正时孔螺塞和端部孔螺塞,用 Φ14 的套筒扳手伸进曲轴箱盖中心孔内,反时针方向转动曲轴,从正时孔处观察,对准压缩上止点标记(拆卸必须在压缩上止点时进行)。拆卸发动机转速表轴套的安装螺钉,拔出转速表从动齿轮轴、轴套。拆卸缸盖罩上的螺栓(有球形凹坑的两个螺栓不拆出),取下缸盖罩。
气门摇臂不必拆卸。打开凸轮轴链轮螺栓锁紧垫片,拆出链轮的安装螺栓,取出凸轮轴、正时链轮、定位销,注意用一根铁丝套住正时链条,以防滑落入曲轴箱。拆下正时链条张紧板螺栓,从汽缸盖中取出张紧板。拆卸汽缸盖上螺母,用木锤轻轻地敲击进、排气管口(不能敲散热片,以免损伤散热片),使汽缸盖松动,然后平抬起汽缸盖,顺着缸盖螺栓方向取下汽缸盖和汽缸盖垫。使用气门拆卸器(弓形专用工具)压缩气门弹簧,待气门杆头端露出弹簧座后,用镊子取出气门锁片,如图 4-517 所示。分别取下弹簧座、外弹簧和内弹簧,从燃烧室一侧抽出气门。
2. 活塞组拧下左曲轴箱上方汽缸体底部的安装螺母,用橡皮锤轻敲汽缸体,平直地抬起汽缸体并将其取下。仍用铁丝套好正时链条,防止滑落下去。在曲轴箱的汽缸体安装平面上盖上一块干净布,防止拆卸活塞销时零件落入曲轴箱内。用尖嘴钳夹出活塞销挡圈,使用活塞销拆卸专用工具将活塞销从活塞中拉出来,取下活塞组件。
将活塞放置于平台上,头部朝上,用双手的四指握住活塞和活塞环的同时,两大拇指头(或活塞环钳)扣住第一道活塞环端口,慢慢用力使环口张开,待环的内径大于活塞外径时,双手(或活塞环钳)将第一道活塞环向上平抬起,即可拆下第一道活塞环。注意,不要让环口划伤了活塞外表面,也不要用力过猛损坏活塞。用同样的方法拆下第二道活塞环,然后从油环槽中分别拆除上片环、衬环、下片环。
(二)发动机零件检查与维修
1. 汽缸盖、配气机构
( 1 )汽缸盖平面在消除燃烧室外积碳并清洗后,检查汽缸盖安装平面的变形情况,将直尺置于检查平面的六个位置,用塞尺插入直尺与平面之间分别测量其间隙,即可判断平面的变形量。如果其中有一处测得变形量大于极限值( 0.10mm )则应报废,需更换新汽缸盖。若变形量小于极限值但又大于 0.05mm ,则可修理后再用。汽缸盖平面变形修理,可将一张细砂纸平放于平台上,将汽缸盖平面置于砂纸上进行研磨。研磨时,双手均匀地压住缸盖上面,匀速地在砂纸上按“ 8 ”字形走向来回推磨。边磨边检查,直到测得变形量小于 0.02 ~ 0.03mm 为止。经推磨后还须用长油石(长度大于缸盖)加机油对缸盖平面再次进行抛光。
( 2 )气门机构将清洗干净的气门插入气门导管中,让百分表量头接触气门头部,按 X 、 Y 两个垂直方向推动气门,测量 X 、 Y 两个方向上的间隙,如图 4-518 所示。
若测得气门与气门导管之间间隔已超过极限值( 0.35mm ),还须进一步测量气门杆的直径,再决定是更换气门导管或气门,或者是经过修理,使它们之间的间隔达到标准值(进气门为 0.025 ~ 0.052mm ,排气门为 0.040 ~ 0.067mm )。
① 气门用千分尺测量气门杆运动部位的直径,如图 4-519 所示。若直径小于极限值(进气门 5.460mm ,排气门 5.445mm ),则应同时更换进、排气门。还要测量气门杆上锁片槽至杆端的长度,若已小于 3.8mm ,说明气门杆端过度磨损,也必须更换气门。
② 气门导管若测得气门杆直径在极限值之内时,但气门与气门导管之间的间隔已超过极限值,则须更换气门导管。拆卸气门导管前,先将汽缸盖放进热油盆中加热至 100℃ ~ 150℃ ,取出后使用气门导管冲杆从燃烧室内侧冲打气门导管,将气门导管从汽缸盖上拆下来。将气门导管和导管安装孔上都涂上机油,仍使用气门导管冲杆将气门导管从外侧面冲入汽缸盖,如图 4-520 ( a )所示。注意使导管装入深度与原来相同,不得装入过多或过少。
气门导管安装好后,使用 Φ5.5mm 的铰刀铰削导管内孔,如图 4-520 ( b )所示。铰削时,要给铰刀加滴机油,要使手柄垂直于导管孔中心转动,要仔细铰削不可用力过猛或歪斜,以免铰大导管孔。铰削完并彻底进行清洗后,将气门杆涂上机油插入导管内,按图 4-518 所示方法测量其配合间隙。
③ 气门座更换气门、导管之后,或气门座密封宽度已超过极限值( 1.6mm )时,均须对气门座进行铰削、研磨等修理。先在气门座口上均匀地涂上红丹或普鲁蓝,插入气门,用橡皮碗(气门研磨专用工具)吸住气门头部,如图 4-521 所示,轻轻转动气门使之与气门座口贴合。
取出气门,检查气门密封锥面上与气门座口贴合时留下的红或蓝色印迹。若气门锥面上印迹宽度大于 1.6mm ,印迹位置靠近锥面大端,说明气门座密封线过宽、过高。修理方法是,先用 15° 铰刀铰削气门座上口,再用 45° 铰刀铰削密封线,转动 1 ~ 2 圈,要使铰削量尽量小,注意转动铰刀用力均匀并要连续转动。经铰削后气门座口很粗糙,必须与气门进行研磨,才能确保其密封性。
先将研磨膏均匀地涂在气门座口上,气门杆上涂以机油后装入导管内,用橡皮碗转动气门头部,使气门与气门座口均匀地相互研磨。研磨几分钟后,擦干净,再检查一次密封线的宽度和位置。正常的密封线宽度为 1.0mm 左右,位于气门密封锥面的中间位置,而且是一条连续(无黑点)、光亮、等宽度的环形线。
2. 汽缸使用内径百分表对汽缸直径进行测量,在汽缸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前后、左右两个垂直方向上进行测量,如图 4-522 所示。若测得任何一处直径超过极限值( 57.110mm ),均须对汽缸进行镗削加工修理。汽缸镗削加工尺寸必须根据加大一级( 0.5mm 为一级)的新活塞外径尺寸而定,并保持原有的汽缸公差及与活塞的标准配合间隙要求。选好镗刀直径,镗削加工后既要消除磨损痕迹(或拉缸痕迹),保证汽缸孔的圆度、圆柱度,还要使活塞与之配合间隙达到标准值 0.020 ~ 0.030mm 。镗削后还要进行珩磨加工,在机油冷却的情况下,装有油石的珩磨头上、下来回转动,对汽缸内壁进行珩磨。珩磨后汽缸内壁光亮照人,且有网状花纹。
3. 活塞组件
( 1 )活塞除去活塞顶、环槽等处的积碳,检查活塞有无龟裂、烧蚀,若发现有则应更换新活塞。活塞外径大小表示其磨损程度,用千分尺测量距底端 15mm 处裙部尺寸;测量与活塞销孔垂直方向的直径,如图 4-523 所示。若已小于极限值( 56.880mm )则须更换新活塞。若缸套孔已经过镗削加工,肯定得把原活塞更换为加大一级的新活塞。用内径千分尺测量活塞销孔的直径,若已大于极限值( 14.030mm ),也须更换新活塞。
( 2 )活塞环若缸套孔已经过镗削加工后,原活塞环肯定需要更换加大一级的新活塞环组件。加大活塞环上刻有 50 (加大 0.5mm )、 100 (加大 1.00mm )标记;油环上涂有油漆标志,有红色(加大 0.5mm )、黄色(加大 1.0mm );若加大尺寸的片环上无任何标记,须经过测量才能确定。将新活塞环装入缸套下端部(对于未镗削加工的缸套孔来说,此处磨损最小),用厚薄规测量开口间隙,如图 4-524 所示。若开口间隙小于 0.10mm 时,可用平锉锉修开口端,使开口间隔达到 0.10mm ,千万不可多锉。
将新活塞环装入活塞环槽内检查其侧间隙,若环无法转动则说明侧间隙过小,可将活塞环平放于砂纸上推磨,将其厚度减小,使其间隙达到标准值 0.015 ~ 0.045mm (同样用厚薄规插入环槽内测量)。
(三)发动机主要零件装配
1. 活塞组件
( 1 )活塞环的安装将活塞环槽部涂上干净的机油,先将油环的下片环装入油环槽内,装入衬环,再装入上片环。又依次装入第二、第一道气环,注意有“ R ”标记的一面朝活塞顶部方向,如图 4-525 ( a )所示。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upload_files/article/337/_38_ccwwv.jpg" width="337" height="320" border="0" alt="21.jpg" title="21.jpg" />
将三道环的开口位置按图 4-525 ( b )所示叉开角度布置。
( 2 )活塞组件的安装仍用一块干净布遮住曲轴箱上汽缸安装孔,确认连杆处于上止点位置,以便安装活塞组件。将连杆小头孔、活塞销、活塞销孔都涂上干净的机油,使活塞顶上的“ Δ ”标记指向排气管方向(即发动机的前方)装入连杆小头处,用活塞销从活塞一侧穿入活塞销孔中,让连杆小头孔对准活塞销孔,推活塞销穿过连杆小头孔,再穿入另一侧活塞销孔中,转动活塞应灵活自由。再用尖嘴钳夹紧新的活塞销挡圈,准确地装入活塞销槽内,挡圈开口处应避开销座的缺口部位,此时活塞销不能轴向移动。
2. 汽缸体擦净曲轴箱汽缸体安装平面,装好定位套,装上新的汽缸垫。将活塞表面、汽缸壁上都涂上干净的机油,再次确认三道活塞环的开口位置是否正确,用活塞环安装钳夹住活塞环使其进入环槽内;装上汽缸体,先让活塞头部进入缸套孔,平推汽缸体使活塞环部也进入缸套孔,取出活塞环安装钳;用铁丝钩住正时链条,使其穿过汽缸体左侧的链条室,仍用铁丝钩好;最后平推汽缸体到曲轴箱体上,注意定位套、缸套与曲轴箱孔等都吻合好,让汽缸体装到位后,曲轴应能灵活地转动,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较汽缸孔略有一点突出。
( 1 )气门组件安装彻底洗净气门座、气门导管、气门等零件,分别涂以干净的机油。将气门由燃烧室一侧穿入气门导管中,将气门弹簧、弹簧座等零件装入气门杆,使用气门拆卸器压缩气门弹簧,待气门杆头端露出弹簧座时,用镊子将气门锁片(粘点黄油)装入弹簧座内,参见图 4 -517 所示。待两个气门都安装好后,用木锤锤击气门杆头端,让气门锁片完全安装到位。
( 2 )汽缸盖安装再次确认对准压缩上止点记号。将定位套装于汽缸体上,装上新汽缸盖垫,让汽缸螺栓穿入汽缸盖螺栓孔中,将正时链条也穿进汽缸盖链条室内,仍用铁丝钩好并保持正确的安装位置,用手将汽缸盖推向汽缸体,使汽缸螺栓完全穿出汽缸盖。把汽缸盖螺母和铜垫圈装于汽缸螺栓上,并对角交替地将螺母拧紧,使拧紧力矩分别达到 15 ~ 20N ?m ( 8mm 螺母)、 7 ~ 11N?m ( 6mm 螺母)。将汽缸体底部螺母拧紧,使力矩达到 7 ~ 11N?m 。将正时链条张紧板装入链条室,拧紧汽缸盖上的安装螺栓。
4. 凸轮轴拉住正时链条使其处于与曲轴链轮正确的安装状态,检查飞轮标记与曲轴箱上箭头标记对齐,进一步确认曲轴处于压缩上止点位置。注意:不要让正时链条转动曲轴或在曲轴箱内卡住。使凸轮轴轮盘上标记线平行于汽缸盖顶平面,将正时链轮销孔与凸轮轴轮盘上销孔对齐时装上链条,装好定位销,装上锁紧垫圈压紧定位销,在螺纹上涂上密封胶,拧紧( 10 ~ 13N?m )螺栓,装紧链轮,再打弯锁紧垫圈。注意:在凸轮轴颈上要涂上钼油膏装入汽缸盖上。
5. 汽缸盖罩清除汽缸盖、汽缸盖罩接合面上脏物,将定位套装于汽缸盖上。在汽缸盖罩接合面上涂上铃木 1252 号粘接剂,千万不要将粘接剂涂到凸轮轴颈盖上。将汽缸盖罩装于汽缸盖上,配上新的密封垫圈,装上汽缸盖罩螺栓,按对角线顺序,分 2 ~ 3 次依次拧紧汽缸盖罩螺栓,使拧紧力矩达到 9 ~ 10N?m 。汽缸盖罩安装好后,转动曲轴几圈,转动应灵活无阻滞,否则说明凸轮轴、汽缸盖罩装配不当,应检查并重新装配。
6. 正时链条张紧器、转速表软轴在张紧器上松开锁紧螺母,将调整螺钉退出一圈,用手指将推杆完全压入张紧器内,拧紧调整螺钉暂时锁住推杆,如图 4-526 所示。将张紧器装入汽缸体上,拧紧其安装螺栓。将调整螺钉退回一圈,让张紧器推杆顶住正时链条张紧板后,再拧紧调整螺钉,并将锁紧螺母拧紧。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upload_files/article/337/_12_wbdsc.jpg" width="376" height="235" border="0" alt="22.jpg" title="22.jpg" />
检查、调整气门间隙,应在发动机冷机状态下、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位置时进行。拆卸座垫和油箱,拧下火花塞、气门检查盖。
1. 对准压缩上止点标记拧出左曲轴箱盖上正时孔、中央两个螺塞,使用 14mm 的套筒扳手,转动磁电机转子(飞轮),边转动边从正时孔中对压缩上止点标记,直到转子上“ T ”刻线与曲轴箱上正时孔的中心(标有箭头)对准为止,如图 4-527 所示。此时正是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位置。
2. 气门间隙检查检查气门摇臂与气门杆尾端间隙,先用手来回摇动气门摇臂感觉有间隙,再用厚薄规中的 0.08 、 0.10mm 的塞尺分别插入进、排气门杆端测量其间隙,轻轻地来回拉动塞尺,感觉无阻力说明气门间隙过大;若塞尺不能塞进说明气门间隙过小。
3. 气门间隙调整调整时,用起子(或调整器)拧住调整螺钉,用扳手拧松调整螺钉上的锁紧螺母,即可转动起子(或调整器)使调整螺钉拧进或拧出,使气门间隙减小或增大;同时,不断地来回拉动塞尺,在感觉到有轻微的阻滞时停止转动调整螺钉,并保持起子(或调整器)调定的位置不动,再拧紧调整螺钉上的锁紧螺母。豪爵 ? 钻豹 HJ125―A 为单缸发动机,对准活塞压缩上止点后,就可先调整排气门间隙(标准值为 0.10mm ),后调整进气门间隙(标准值为 0.08mm )。调好后,用 14mm 套筒扳手再转动转子两圈,用上述标准值的塞尺再复查一次进、排气门的气门间隙值,确认无误时,可将上述拆卸的其余零件重新装好。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upload_files/article/337/_25_2it1q.jpg" width="363" height="278" border="0" alt="23.jpg" title="23.jpg" />
(五)发动机启动及试验先试用电动机启动发动机,短时按启动按钮,让机油泵把油泵到发动机的主要零件上即可。在发动机冷机状态下启动,把启动加浓手柄压到最低位置,如图 4-528 所示,按启动按钮启动发动机。发动机一旦启动,将加浓手柄往上提一半,让发动机预热,然后把手柄往上提回到原位置。发动机启动后,观察转速情况,若怠速过低或不稳,可调整化油器怠速调整螺钉,使转速稳定。慢慢加大油门,发动机运转应稳定,放松油门不应有熄火现象。经大修后的发动机仍需要有一磨合期。
三、前叉与转向装置的维修
(一)前叉与转向装置的拆卸
拆卸之前,用木板垫起发动机底部,使前轮离开地面。从前轮毂右侧拆下车速里程表软轴,从左侧前叉上拆下制动钳体。拆下前轮轴螺母,抽出前轮轴,取出前轮总成。从前叉上拆下前挡泥板。从前照灯支架上拆下导风罩两个固定支架螺栓,再从转向联板上拆下导风罩的固定支架螺栓,向前取出导风罩总成。拆卸前照灯、前转向灯;拆下仪表的两个螺栓,取下仪表。拆下方向把盖螺栓,取下方向把总成。
1. 前减震器拧下前减震器顶端盖形螺栓,松开下联板上前减震器夹紧螺栓,向下抽出前减震器总成。用一油盆倒出减震油,同时来回运动内筒,将减震油排净。取出减震弹簧。用布包着外筒在虎钳上夹住外筒的托架部位,将减震器固定。用“ T ”型扳手伸入内筒中将活塞杆固定住,用内六角扳手拧下外筒底端螺栓,如图 4-529 所示。即可从外筒中取出内筒、活塞杆等零件。再从内筒中取出活塞杆、小弹簧等零件,活塞环一般不拆卸。最后,从外筒上端口取下开口卡环,使用油封拆卸器拆下油封。
2. 转向装置拆下转向柱头螺栓,取下上联板和前照灯左、右支架。用手托住下联板,拧下转向柱调整螺母,用布包住转向柱下部向下抽出转向柱,分别拆下上部、下部轴承滚珠(上 22 粒、下 18 粒),注意不要让滚珠散落。
若发现滚珠、轴承座已磨损出凹痕或损坏,需要更换上、下轴承时,则应拆卸上轴承内座圈及下轴承的内、外座圈。用座圈拆装工具先将轴承的内座圈从车头管内冲出来,如图 4-530 所示。再用薄口的钝凿子或平口起子拆下固定在转向柱下端的外座圈,如图 4-531 示,并取下垫圈。
(二)前叉与转向装置的检查、维修 1. 前减震器将减震弹簧放于平台上,用游标卡尺测量其自由长度,若已小于极限值( 467mm )应同时更换左、右减震器弹簧。检查活塞环的磨损和损伤,若磨损、损伤严重应更换。检查内筒、外筒的滑动表面是否有磨损或裂纹,若有裂纹或磨损严重,应予报废,更换新的减震器。
2. 转向装置检查转向柱底部是否有裂纹,若有裂纹应更换。上、下轴承应成套更换,千万不可单件更换。
(三)前叉与转向装置的装配在重新安装之前,用清洁剂洗净每一个金属零件,并吹干。
1. 转向装置使用专用套筒将下轴承的外座圈压入转向柱底部,一定要压装到底,否则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转向轴承自动松旷,影响行驶的稳定性。将上、下轴承内座圈用专用工具压入车头管内,如图 4-532 所示。注意座圈不可歪斜,压装一定要到位。将轴承的座圈上涂上足够的铃木超级润滑脂 A ,将上、下轴承滚珠(上 22 粒、下 18 粒)分别装入上、下座圈上。
把转向柱从车头管下部穿入车架上,装上转向柱调整螺母,拧紧调整螺母使拧紧力矩达 40 ~ 50N? m 。左右转动下联板 5 ~ 6 次,促使轴承滚珠“落位”,再将调整螺母退回 1/4 ~ 1/2 圈,用手上、下推拉下联板,检查转向轴承是否有间隙。轴承应转动灵活自如,但无轴向间隙为好。装上前照灯左、右支架和上联板,拧装转向柱头螺栓。待前减震器安装好后再拧紧柱头螺栓,其拧紧力矩为 35 ~ 55N?m 。再按上述拆卸时相反次序,安装好方向把等零件,方向把座螺栓拧紧力矩为 12 ~ 20N?m 。
2. 前减震器将内筒的内、外表面都涂上干净的“铃木 15 号前叉油”(减震油),将小弹簧套入活塞杆上,将活塞杆上也涂上“铃木 15 号前叉油”后装入内筒中,使用减震弹簧将活塞杆顶出内筒底端。在活塞杆端头涂上铃木 1215 粘胶,将内筒组件装入外筒中,如拆卸时一样固定好外筒,用“ T ”型扳手顶住活塞杆;将螺栓上涂上铃木 1215 粘胶和垫圈一起装入外筒底端,用内六角扳手拧紧螺栓,拧紧力矩为 20 ~ 26N?m ,将活塞杆固定于外筒内。将新的油封涂上铃木超级润滑脂 A ,用油封安装器将油封装入外筒端口,如图 4-533 所示。装好卡环。
安装减震弹簧时,圈密的一端(大直径端)朝上装,圈疏的一端(小直径端)朝活塞方向装。使用量杯,向内筒里加注规定粘度的“铃木 15 号前叉油” 136mL 。若无量杯测量,可将减震器垂直放置,在未装入减震器弹簧之前和内筒充分压到底端的情况下,测量前叉油面高度(距离内筒顶端)为 205mm 。
左、右两支一定要相同。将前减震器穿入上、下联板孔中,在内筒顶端装上新的密封圈利盖形螺塞,拧紧盖形螺塞,拧紧力矩为 35 ~ 55N?m 。拧紧下联板上减震器夹紧螺栓,拧紧力矩为 25 ~ 35N?m 。再按上述拆卸时相反的次序,安装好前制动钳体、前挡泥板、前轮等零部件。用力推压方向把,检查前减震器工作情况,压下去快、回弹慢,说明减震性能符合要求。
四、后摇臂的维修
当后摇臂轴的轴套磨损或摇臂枢轴(长螺栓)弯曲时,其摇臂后端横向摆动量超过 3mm ,则须对其进行修理。
(一)后摇臂的拆卸
用木块垫起发动机底部使后轮悬起。拆下后制动臂的制动拉杆,抽出开口销,拆下后制动盖扭矩杆螺母和螺栓,松开扭矩杆。拔出后轮轴端开口销,拧下后轮轴螺母,拧松左、右链条张紧器的锁紧螺母和调整螺栓,抽出后轮轴,向前推压后轮,取下驱动链条后即可拆下后轮总成。拆下链条盒,拆下后减震器下端螺栓,拆卸后摇臂枢轴螺母,拉出枢轴,拆下后摇臂。从后摇臂轴孔处拆下防尘密封盖,从内侧拔出隔套;使用轴承拆卸器从外侧拔出轴套,后摇臂零件拆卸见图 4-534 所示。
(二)后摇臂的检查、维修
用 V 型铁支起后摇臂枢轴(长螺栓),转动枢轴,用百分表测量其跳动量。若超过极限值( 0.6mm ),说明枢轴弯曲,应予以校直(注意不要损伤螺纹)。使用专用工具将新的轴套压入摇臂孔内,轴套与枢轴配合间隙一般为 0.10 ~ 0.20mm ,若间隙过小可使用铰刀对轴套孔进行少量的铰削,使其配合间隙达到上述要求。
(三)后摇臂的装配
将轴套孔、隔套、防尘密封盖内都涂上铃木超级润滑脂 A 。将隔套从内侧装入摇臂孔,将防尘密封盖从外侧装入摇臂孔处。将后摇臂装于车架上,用摇臂枢轴(长螺栓)穿入车架和后摇臂孔,拧紧枢轴螺母,使拧紧力矩达 50 ~ 80N?m 。后摇臂安装好后用双手左右摆动其后端,摆动量应小于 1.0mm ,且上下摇动时能灵活自如为合格。按上述拆卸时相反次序装好链条、后轮、制动器等,并调整链条下垂量、后制动自由行程等。
五、制动系统的维修
(一)前盘式制动系统
1. 拆卸若仅需更换摩擦片时,可对制动钳进行部分拆卸;若需要对制动钳、制动油泵进行维修时,才需对盘式制动系统完全拆卸。只有在完全拆卸时,则事先要放尽系统的制动油,放出的制动油是不能再使用的。
( 1 )制动钳若仅需更换摩擦片,拆下制动钳的固定螺栓,取下制动钳体(注意不要折弯制动油管,须用绳子将钳体吊在方向把上),不要操纵制动手柄,防止活塞被推出。拆下摩擦片,成套更换摩擦片(否则制动性能会受到影响)。若需要对制动钳内部零件进行检查、维修时,则先要放出制动油。拆卸制动油管、锥体,拆下钳体支架、摩擦片、弹簧垫片等。拆卸活塞时,常用压缩空气从进油孔处将活塞吹出,注意用一块布挡住活塞,防止活塞吹出伤人。取出活塞,从油缸内取出密封圈(不可再使用),若不更换密封圈可不拆出。制动钳零件拆卸如图 4-535 所示。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upload_files/article/337/_07_acfug.jpg" width="313" height="357" border="0" alt="24.jpg" title="24.jpg" />
( 2 )制动油泵先拆下前制动手柄、制动灯开关,卸下后视镜、制动油管、垫圈和螺栓。拆卸油泵安装座螺栓,从方向把上取下制动油泵。注意防止制动油滴到油漆、塑料零件上,以免损伤零件。对制动油泵分解时,先拆下储油室螺栓,分别取下储油室盖、密封垫、储油室、 O 型圈,再取出油泵柱塞外端的防尘罩,用尖嘴钳取出开口卡环,即可从油缸内抽出柱塞(带密封圈),依次取出皮碗和弹簧。密封圈不必拆下。用新的制动油清洗上述拆卸零件(摩擦片除外),严禁用汽油清洗,清洗后不必擦去制动油,更不允许用粗糙物品擦拭零件。
( 3 )制动盘制动盘一般不必拆卸,除非是要更换时。拆卸时,先拆下前轮总成,再拆卸制动盘的固定螺栓,即可取下制动盘。
2. 检查与维修
( 1 )制动钳使用内径百分表测量钳体油缸内径尺寸,如图 4-536 ( a )所示。在内、中、外三个部位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测量。若有一处读数大于极限值( 34.046mm ),则应更换制动钳总成。使用千分尺测量活塞工作外径尺寸,如图 4-536 ( b )所示。
同样测量内、中、外三个部位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的直径,若有一处小于极限值( 33.864mm ),则应更换。密封圈一经拆出就必须更换,也用不着检查。防尘罩若老化也必须更换。检查摩擦片的磨损情况,若摩擦片上红色沟槽(磨损极限标志)已被磨掉或者其厚度已小于使用极限值( 0.8 ~ 1.0mm ),则应成套更换。
检查弹簧垫片是否丧失弹力,若已丧失弹力则应更换。
( 2 )制动油泵同理,使用内径百分表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测量油缸内径尺寸,如图 4-537 ( a )所示。只要有一处尺寸超过极限值( 12.76mm ),则应更换新油泵。同样,用千分尺测量柱塞上密封圈的内、外部直径如图 4-537 ( b )所示。若有一处已小于极限值( 12.64mm ),则应成套更换。若只更换柱塞和密封圈后仍感制动无力,说明油缸内径磨损不均匀,有内漏现象,这时必须更换新的制动油泵。
( 3 )制动盘在使用过程中,制动盘由于制动摩擦而产生磨损,或因撞车、翻车而撞击变形,都必须对制动盘进行检查。用千分尺测量制动盘上摩擦部位的厚度。若已小于极限值( 3.0mm )或已有台阶性磨损,都应更换制动盘。将百分表固定于前叉上,在前轮悬起时转动,测量制动盘的表面跳动量。若跳动景已超过极限值( 0.30mm )说明制动盘已变形或者盘面已出现龟裂、损坏等,都应更换制动盘。
( 1 )制动盘将新制动盘安装表面清理干净,特别要清理干净毛刺、油垢等。清除摩擦表面的油脂。将制动盘装于轮毂上,在固定螺栓上涂上铃木 1360 螺纹锁紧胶并装于轮毂上,对角交叉地分 2 ~ 3
次将其拧紧,拧紧力矩为 25N?m 。制动盘安装好后,用前轮轴支撑起前轮,用百分表测量盘面跳动量,允许值为 0.02 ~ 0.03mm ,否则要在相应的螺栓处增加薄钢片加以校正。
( 2 )制动钳使用新的即将加注的制动油( SAE J1703 号或 DOT3 制动油)清洗油缸、活塞,清洗后不必擦拭并立即装配。将新密封圈涂上新制动油分别装入油缸内的槽里。将活塞平行地、慢慢地推入油缸,注意不要让密封圈卷起。在支架销轴上涂上铃木牌硅润滑脂后,将摩擦片、弹簧垫片装入销轴上,用摩擦片将活塞推入油缸内端。又将放气螺钉装于钳体,拧紧力矩为 6 ~ 9N?m 。
更换新的铜垫圈,将制动油管装于钳体上,拧紧力矩为 20 ~ 25N?m 。注意油管的安装方向,以免折弯变形。将制动钳支架安装于前叉上,拧紧螺栓力矩为 15 ~ 25N?m 。将制动钳体安装好后,转动前轮,摩擦片与制动盘应无摩擦,前轮转动应灵活。
( 3 )制动油泵同样,使用上述的新制动油清洗油泵的油缸、柱塞、皮碗、弹簧等。不必擦拭并立即装配。先将弹簧装入油缸里,注意直径小的一端朝外(柱塞)装;将皮碗平行推入油缸(可和弹簧一同装入),不要让皮碗口卷起;将柱塞平行地推入油缸并推动皮碗到底(顶住弹簧)。严禁用力过猛,以防损伤柱塞、密封圈、油缸等。用手指推压柱塞杆端,应感觉柱塞运动无阻滞。装入开口卡环,推入油缸的小槽里。
将防尘罩涂上润滑脂装入油缸的外端并嵌入柱塞槽内。将制动灯开关、制动手柄装于油泵体上,手柄转动应自如。将油泵体重新安装于方向把上,先拧紧安装座上部的夹紧螺栓,拧紧力矩为 5 ~ 8N?m ,然后再拧紧安装座下部的夹紧螺栓,拧紧力矩为 5 ~ 8N?m 。安装座与油泵体下部有间隙为合格,如图 4-538 所示。
再将 O 型圈装于储油室底部,将储油室、密封垫、储油室盖装于油泵体上,拧紧螺钉将储油室安装到位。将新的铜垫圈、制动油管装于油泵体上,制动油管接头处于垂直、略向内偏,拧紧油管螺栓,拧紧力矩为 25N? m 。 4. 加注制动油、排出空气
( 1 )加注制动油将摩托车置于水平位置,方向平正。拧开储油室螺钉,取下储油室盖、密封垫,向储油室加注 SAE J1703 号或 DOT3 制动油,使油平面至上刻线以上。注意,加注时,千万不要把制动油液洒到制动盘、摩擦片上或者轮胎、挡泥板上。若有滴洒,须立即进行去油处理或擦洗,才不会影响制动性能和腐蚀零件。
( 2 )排出空气在钳体放气螺钉接一塑料管,下面放一玻璃杯,捏紧制动手柄,拧松放气螺钉让气泡排出,如图 4 -539 所示。慢慢放松手柄,使其回位后再捏紧手柄排空气;反复多次,直到管中确无气泡排出时,拧紧放气螺钉,然后放松制动手柄,拆除塑料管,装好放气螺钉防尘罩。
( 3 )添加制动油排完系统内的空气后,再次检查储油室内油面高度。若已下降到下刻线以下时,再向里加注制动油至上刻线。最后,装上密封垫、储油室盖,拧紧螺钉。并检查系统各连接处是否有渗漏油现象。
(二)后鼓式制动系统
1. 拆卸拆卸后轮,即可取下制动器盖总成。先拆卸制动器盖内侧的制动蹄和弹簧,再拆卸制动器盖外侧零件,拆卸制动臂夹紧螺栓、螺母,取下制动臂、垫圈等,抽出凸轮轴。后鼓式制动器零件拆卸如图 4-540 所示。
2. 检查与维修
( 1 )制动鼓用游标卡尺测量制动鼓内径以鉴定其磨损情况,如测得内径已超过使用极限值( 130.7mm )或已出现台阶性磨损,须更换。制动鼓内壁表面上不可沾上任何油污,以免丧失制动力。若已沾上油污,必须进行去油处理。
( 2 )制动蹄摩擦片用游标卡尺测量摩擦片的厚度。一般在靠近凸轮的部分磨损最为严重,若测得厚度已小于极限值( 1.5mm ),则应更换。为了保持摩擦片与制动鼓之间摩擦的均匀性,更换时必须成套更换。若摩擦片表面有油污,磨损不严重时,不必更换,可进行去油处理或用砂纸擦去油迹。注意,要均匀地打磨,以保持其原有的接触状态。
( 1 )凸轮轴及制动臂将凸轮上涂上少量的铃木超级润滑脂,注意不可过多,过多会沾到制动蹄上,将会产生制动打滑。然后将凸轮轴穿入制动器盖孔中,将制动臂安装于凸轮轴外端,拧紧夹紧螺母,拧紧力矩为 5 ~ 8N ?m 。
( 2 )制动蹄先将制动器盖的销上涂以少量润滑脂。将弹簧钩装于制动蹄上,让一制动蹄靠在凸轮和销上,用双手掰动另一制动蹄拉开弹簧,使其也装于凸轮和销上。扳动制动臂,检查制动蹄张开、收拢是否灵活。擦去凸轮、销端多余的润滑脂,不可弄脏摩擦片。
( 3 )总体安装用干净布擦净制动鼓内表面,将制动器盖总成装入制动鼓内。将后轮装于后摇臂上,装好链条、扭矩杆等,调整好链条下垂量,再拧紧后轮轴螺母,拧紧力矩为 50 ~ 80M?m 。将制动拉杆装好,进行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调整,再进行制动试验。
(三)制动系统试验及调整
在良好的水泥路面上,在初速度为 30±5km/h 时,进行前、后轮同时制动,摩托车制动距离应小于 7m ,认定制动系统修理合理。否则,将拆卸前制动摩擦片、后制动蹄进行检查,看其摩擦面积(黑色的痕迹)是否达到 75 %以上。若摩擦面积过小,应用砂纸或锉刀除去磨擦片上的黑迹(即高点),逐步使其摩擦面积扩大到 75 %以上。装好制动摩擦片、制动蹄,再进行上述行车试验,直到小于标准制动距离为止。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豪爵钻豹摩托车价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