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民族英雄跟白求恩一样的英雄有哪个

白求恩――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浏览:2132次
  1935年11月加入。德、意法西斯支持F.佛朗哥发动,他于1936年冬志愿去参加反法西斯斗争。中国爆发后,为了援助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1938年3月,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派遣,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8月,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悉心致力于改进部队的医疗工作和战地救治,降低伤员的死亡率和残废率。把军区后方医院建设为模范医院,组织制作各种医疗器材,给医务人员传授知识,编写医疗图解手册。倡议成立了特种外科医院,举办医务干部实习周,加速训练卫生干部。组织战地流动医疗队出入火线救死扶伤。为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残废他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11月底,率医疗队到进行战地救治,两昼夜连续做71次手术。
   1939年2月,率18人的“东征医疗队”到冀中前线救治伤员,不顾日军炮火威胁,连续工作69小时,给115名伤员做了手术。有一次,当某伤员急需输血时,他主动献血300毫升。他还倡议成立并参加了志愿输血队。有些伤员分散在居民家里,他和医疗队冒着危险去为他们做手术。4个月里,行程1500余里,做手术315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救治伤员1000多名。为了适应战争环境,方便战地救治,组成流动医院,组织制作了药驮子,可装做100次手术、换500次药和配制500个处方所用的全部医疗器械和药品,被称为“卢沟桥药驮子”;制作了换药篮,被称为“白求恩换药篮”。7月初,回到冀西山地参加军区卫生机关的组织领导工作,提议开苏卫生材料厂,解决了药品不足的问题;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编写了《游击战争中师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战地救护须知》、《战场治疗技术》、《模范医院组织法》等多种战地医疗教材。还将自己的x光机、显微镜、一套手术器械和一批药品捐赠给军区卫生学校。
  白求恩在前线,曾多次给写信,汇报他的工作情况,对医疗工作提出不少建议。毛泽东也非常关心白求恩的工作和生活。毛泽东在给晋察冀边区的电报中指示:“请每月付白求恩一百元。白求恩报告称松岩口医院建设需款。请令该院照其计划执行。同意任白求恩为军区卫生顾问。对其意见、能力完全信任。一切请视伤员需要斟酌办理。”白求恩很感谢毛泽东对他的关心,他在复电中说:“我自己不需要钱。因为衣食等一切均已供给。该款若系由加拿大或汇给我私人的,请留作烟草费,专供伤员购买烟叶及纸烟之用。”
  1939年10月下旬,在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后来给一个外科传染病伤员做手术时受感染,仍不顾伤痛,坚决要求去战地救护。他说:“你们不要拿我当古董,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随即跟医疗队到了前线。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凌晨在河北省口村逝世。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怀着崇敬的心情,想念着毛泽东。他握着周围同志的手说:“请转告,感谢他和中国共产党给我的帮助。我相信,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定会获得解放。”
  日,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驻地群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st1: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1" Month="12" Year="年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题了挽词,<st1: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21" Month="12" Year="日,毛泽东为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于1940年出版的《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撰写《学习白求恩》一文(建国后编入《》第二卷时,题目改为《》),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毛泽东在文中庄重地指出:“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940年4月,在河北省唐县军城南关建立了。晋察冀军区决定将军区卫生学校和模范医院分别命名为和;1952年,白求恩的灵柩迁入石家庄烈士陵园。
  1972年,白求恩的故国政府追认白求恩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英雄”。
  2009年10月,在由、、中国共同主办,由国际在线网站承办,共有5千6百多万人次网友投票,评选百年来对中国贡献最大、最受中国人民爱戴或与中国缘分最深的国际友人的“”网络评选中,当选“”。
  日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北部小镇。
  1916年毕业于,获博士学位。
  1922年被录取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
  1923年,白求恩通过了非常严格的考试,成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的临床研究生。
  1926年夏天,白求恩不幸染上了肺结核。
  1928年初,病愈后的白求恩回到加拿大蒙特利尔,成为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加拿大胸外科开拓者爱德华-阿奇博尔德医生的第一助手,期间他发明和改进了12种医疗手术器械,还发表了14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
  1933年被聘为加拿大联邦和卫生部门的顾问。
  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
  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
  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
  1937年12月前往向国际援华委员会报名,并主动请求组建一个医疗队到中国北部和游击队一同工作。
  日,他带着足够装备几个医疗队的药品和器材,从乘海轮前往。
   日,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延安,毛泽东亲切接见了白求恩一行。
  1938年8月,任八路军军区卫生顾问 。
  1938年11月至1939年2月,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线进行战地救治,4个月里,行程750千米,做手术 300余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救治大批伤员。
  1939年7月初,回到冀西山地参加军区卫生机关的组织领导工作。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
  1939年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感染。
  日凌晨,因手术中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
  亲爱的聂(荣臻)司令员:
  今天我感觉身体非常不好,也许我要和你们永别了!请你给加拿大总书记写一封信,地址是加拿大城十号。同时,抄送国际援华委员会和加拿大民主联盟会。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十分快乐,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做贡献。也要写信给美国总书记,并寄上一把缴获的战刀。这些信可以用中文写成,寄到那边去翻译。随信把我的照片、日记、文件寄过去,由蒂姆?布克处置。所有这些东西都装在一个箱子里,用先生送给我的那18美金作寄费。这个箱子必须很坚固,用皮带捆住锁好,外加三条绳子。将我永世不变的友爱送给蒂姆?布克以及所有我的加拿大和美国的同志们。
   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给我的离婚妻子拨一笔生活款子,分期给也可以。我对她应负的责任很重,决不能因为没钱而把她遗弃了。还要告诉她,我是十分内疚的,并且曾经是快乐的。
  两张行军床、两双皮鞋,你和聂夫人留用吧;马靴、马裤,请转交吕(正操)司令;贺(龙)将军,也要给他一些纪念品;两个箱子给叶部长;18种器械给游副部长;15种器械给杜医生;卫生学校的江校长,(可以)让他任意挑选两种物品作纪念;和绷带给郎同志;手表和蚊帐给潘同志;一箱子食品和文学书籍送给董同志,算我对他和他的夫人、孩子们的新年礼物;给我的小鬼和马夫每人一床毯子,另送小鬼一双皮鞋;照相机给;贮水池等给摄影队;医学书籍和小闹钟给卫生学校。 
  每年要买250磅奎宁和300磅铁剂,用来治疗疟疾患者和贫血病患者;千万不要再到、一带去购买药品,那边的价钱要比沪、港贵两倍。
  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在这里,我还有很多话要对同志们说,可我不能再写下去了,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千百万亲爱的同志们。
  白求恩
纪念白求恩
  遗嘱写完的第二天――也就是日清晨5时20分,诺尔曼?白求恩同志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的正义斗争,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
  毛泽东得知白求恩牺牲的消息后,非常悲痛,同年12月1日在延安各界追悼白求恩的大会上,他亲笔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又亲笔写下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中国人民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一个人可以抵挡住形形色色的诱惑,却抵挡不住诚挚之情的莅临。说上一句动情的话,胜过滔滔;白求恩之所以名垂青史,除了他的献身精神外,还有他的细微、诚恳的情谊。充满诚挚情感的话语好似春风,能够吹绿田野上的小草。
  1938年初,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专家到中国来了。他不仅带来了大批药品、显微镜、X光镜和一套手术器械,最可贵的是,他带来了高超的医疗技术,惊人的组织能力和对中国革命战争事业的无限的热忱。
  他到达晋察冀边区后方医院后,第一周内就检查了520个伤病员。第二周白求恩大夫就开始施行手术。四个星期的连续工作,使147个伤病员很快又带着健康的身体回到前线。
  从此,哪里有伤员,白求恩大夫就出现在哪里。在晋察冀的一次战斗中,他曾经连续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动了手术。他的手术台,曾经安在离前线五里地的村中小庙里,大炮和机关枪在平原上咆哮着,敌人的炮弹落在手术室后面,爆炸开来,震得小庙上的瓦片格格地响。白求恩大夫却在小庙里紧张地动着手术。他不肯转移,他说:“离火线远了,伤员到达的时间会延长,死亡率就会增高。战士在火线上都不怕危险,我们怕什么危险?”两天两夜,他一直在手术台上工作着,直到战斗结束。
  为了保住伤员的性命,白求恩大夫把自己的鲜血输给了中国战士。他愉快地称自己是万能输血者,因为他是O型血。他还拿出自己带来的纯牛乳与咖啡,亲自到厨房煮牛奶,烤馒头片,端到重伤员面前。看着他们贪婪地吃下去,微笑浮在白求恩的脸上。而他自己则吃简单的点心。
  一次,给一个头部中弹后引起感染的伤员做手术,匆忙之中,他竟忘记戴橡皮手套。切开头颅后,白求恩大夫赤手伸进去,用原已发炎的左手指去摸碎骨,摸到一片,像是考古学家突然在什么地方发现了甲骨文似的喜悦,他立即取出放在盘里,随即又用手指伸进去摸。白求恩大夫的心只注意着伤员,为摸出的一片片碎骨的喜悦情绪占有了。他总是得意地说:“又是一片!要是戴手套就摸不到了。碎骨铁片取不出来,伤员是很难好的啊!”但是却不知,病员伤口里的细菌,也从白求恩大夫发炎手指的伤口处溜了进去,种下了导致他生命垂危的毒种。
  白求恩大夫是一个技术精湛的战地外科医生。他除了做手术治疗之外,还亲自打字,画图,编写教材,给医务人员上课。他曾经在幽静的丛林中,给三百多学生上大课。他的讲台上放一个扩音机,身后挂着三大幅人体解剖图。他一边讲,一边指着图表。学生的海洋,鸦雀无声,埋头做笔记,静静地听着。白求恩大夫曾制定“五星期计划”,建立模范医院,作为示范来推动整个根据地的医务工作。他说:“一个战地的外科医生,同时要是木匠、缝纫匠、铁匠和理发匠。”他自己用木匠工具几下子把木板锯断、刨平,做成靠背架,让手术后的伤员靠在上面使呼吸畅通。他一有空闲,就指挥木匠做大腿骨折牵引架、病人木床,铁匠做妥马式夹板和洋铁桶盆,锡匠打探针、镊子、钳子,分配裁缝做床单、褥子、枕头……
白求恩与“群众血库”
  1938年6月,白求恩在松岩口军区后方医院讲授输血技术。"输血"在当时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技术,中国在大城市只有少数几家医院才能开展。在野战医疗条件下输血,是人们连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白求恩大夫首先详细讲述了采血操作、标准血型制作、血型鉴定、配血试验、储存、运输、保管等基本知识,接着推来一名胸部外伤的患者说:"现在,我来操作,你们谁第一个献血?"
  "我来献。"32岁的卫生部部长挽起袖子。
  验过血型,白求恩大夫让叶青山和病人头脚相反躺在床上,拿出简易输血器。带着针头的皮管连接在他们靠紧的左右两臂静脉上,皮管中间一个三通阀门,阀门上联着注射器。白求恩把阀门通向叶部长,抽拉针栓,殷红的鲜血便流入注射器,再转动阀门,血液便流入患者体内。
  大家热烈鼓掌,战地输血在我军野战外科史上第一次取得成功。
  第二个病人推来了,白求恩主动躺在了他的身旁不容置否说:"我是O型血,抽我的。"
  消息传开,边区的农会、武委会、妇救会纷纷响应,上千人报名献血,很快组成了一支150人的献血预备队。白求恩高举地称之为"群众血库"。
白求恩和“卢沟桥”
  1939年夏,白求恩在晋察冀卫生学校学习,讲授《野战外科示范课》。刚一上课,白求恩先对护士赵冲说,把"卢沟桥"打开。"卢沟桥"是白求恩为野战手术而设计的一种桥型木架,搭在马背上,一头装药品,一头装器械。护士把"卢沟桥"搬下来,拿出东西,不一会,手术台、换药台、器械筒、药瓶车、洗手盆等一一就绪,医生、护士、司药、担架员、记录员各就各位,简易手术室就布置好了。下一步是示范伤员进入手术的过程,伤员从门外抬入、搬动、解绷带、检查伤情、换药、包扎或手术都井然有序。第三步是手术室的撤收,全部用品有条不紊地归位,最后把"卢沟桥"驮到马背上。
  白求恩大夫说,当一名好医生不仅要技术好,还要时刻准备上前线。
白求恩和群众一起抗洪
  1939年7月间,连续十几天的使水位猛增,泛滥成灾的洪水席卷着完县神北村。这里驻扎着军区卫生学校。正在撰写《师野战医院组织与技术》一书的白求恩就住在学校隔壁。
  肆虐的洪水冲走了房屋、树木、秩序和庄稼。白求恩心痛极了。他站在河边脱下衣服,想下河捞取水中的农具,几名老乡死死地把他拉住说:"我们不让你冒险。"白求恩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洪水威胁着卫生学校的安全,上级决定将学校转移到岩。白求恩知道后立刻找到学校说:"我水性好,我要参加你们的突击队"。没有渡船,大家用大笸萝绑在梯子上当运载工具。白求恩和突击队的小伙子们跳进水中,十人一排,手挽手,一趟一趟来回运送着物资。
  白求恩的侧泳游得很棒,他一边用力推梯子,一边还风趣地讲他在家乡湖中练习游泳的故事。
“我不能亲眼看到新中国诞生了”
  日,"冬季扫荡"的日寇疯狂扫荡抗日根据地。在涞源泉,哨兵催促正在做手术的白求恩大夫赶快撤离。白求恩却说:"加快手术速度。"当时躺在手术床上的战士叫朱德士,大腿粉碎性骨折。白求恩为了与敌人抢时间,不慎刺破手指。他将手指伸进消毒液中,浸泡了一下,坚持缝完最后一针才转移。10分钟后,敌人冲进村庄。
  白求恩的手指发炎了,炎症一天天加重。11月1日,又抢救一名丹毒合并蜂窝组织炎的伤员。这是外科一种烈性传染病,发炎的手指第二次受到细菌致命的感染。后来,在手指疼痛的折磨中,他又连续做了13台手术,并写下了治疗疟疾病的讲课提纲。
  11月7日,白求恩病情迅速恶化,左肘关节下发生转移性脓疡,领导强迫白求恩向后方医院转移。当到达南太平地时,白求恩听到前沿有枪声,便叫担架停下来,想到阵地看一看伤员。但此时他高烧已达40℃,浑身瘫软。10日到达唐县黄石村,白求恩的病情已十分危险。大家很着急,白求恩却平静地说:"我得了脓败血症,没有办法了……请转告毛主席,我相信中国人民一定会获得解放,遗憾的是我不能亲眼看到新中国诞生了……
  11月12日清晨5点,白求恩大夫与世长辞,灵柩被秘密掩埋在村南青山秀水的狼山沟门。
中国和加拿大建交中关于白求恩的故事
  70年代中加建交,访华,访华之前,加方关于送什么国礼给中方产生了争论。有人说送一只加拿大特有的麋鹿;有人说加拿大的农场主愿意送中国一些农业机械;有人说塑一尊华工的雕像,因为华工为加拿大修建铁路付出了很多努力。这时加拿大外交部的一位官员的话,给特鲁多很深的印象,这位官员刚从回来,他回来之前参加过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的一个猜谜语活动,其中有一道题目,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加拿大人是谁?很多人都没有猜出来,后来是一个华裔小学生猜出是白求恩,当时令这位官员很震惊,他说在加拿大没有多少人知道白求恩,中国使馆工作人员解释到:“在中国有八亿人口,至少有六亿人知道白求恩,他当然是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加拿大人。”特鲁多经研究后,派人到白求恩的家乡,得知白求恩家乡还有他的一些遗物,特鲁多决定就以这些遗物为中加建交加方送给中方的礼物,并将白求恩的故居开辟为博物馆。
文章《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毛泽东(日写,原标题是《学习白求恩》)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列宁主义认为:的无产阶级要拥护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才能胜利。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的、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和的国际主义。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08:43:50 08:40:27 08:38:15 08:35:42 08:31:57 08:27:56 14:09:51 14:05:32白求恩大夫是哪个国家的人_百度知道
白求恩大夫是哪个国家的人
提问者采纳
其他类似问题
白求恩大夫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5条回答
加拿共产党员
加拿大安大略省
加拿大安大略省
诺尔曼·白求恩 (Norman Bethune) 日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格雷文赫斯特镇,1916年获多伦多大学医学学士学位,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6年随加拿大志愿军参加西班牙革命,协助反法西斯的共和军作战,共和军战败后返回加拿大。1938年春来到中国革命根据地延安,担任军医,援助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后抢救伤员时感染病毒,于日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其遗体最初葬于河北唐县郡城,1952年迁葬于河北石家庄烈士公墓。
白求恩在医学上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研制并改进了12种外科手术器械;1938年建议加拿大建立社会医疗保健系统;第一个将流动血库应用于战场,并亲自在战地完成了数次输血手术。加拿大医学界称白求恩为医学天才。
日,毛泽东撰写《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中国人民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1940年,晋察冀革命根据地建立“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日,白求恩铜像在河北石家庄白求恩军医学院落成揭幕。铜像高3米,重1.83吨,所刻画的白求恩身着八路军军服,左手扶着药箱,右臂搭在右腿上,坐在一块岩石上,两眼注视着前方,体现出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诺尔曼·白求恩生平简介 在中国,白求恩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毛泽东同志在其名篇《纪念白求恩》中,曾对这位无私援助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那篇文章深入人心,很多年岁稍长的人甚至可以全文背诵。 不过,您也许还不知道,白求恩大夫不仅仅是一名医生、一位国际主义战士,他还是一个医学发明家,一个散文家,一个热爱艺术、富有情趣的人,一个忠贞的爱人--- 对白求恩的深一步了解,是从去年底一期《人物》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开始的。这篇题为《散文的白求恩》的文章,揭示了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也引起了记者想要更多了解白求恩的好奇心。 随着资料搜集得越来越多,一个丰满的、可敬的、动人的白求恩大夫的形象穿越历史的风烟,慢慢在我眼前变得清晰起来…… 医学发明家白求恩 亨利·诺尔曼·白求恩,日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格雷文赫斯特,是家中的长子。他父亲是个牧师,因此一家人经常搬家,几乎住遍了安大略省的每一个小镇。白求恩的祖父是个外科医生,受其影响,小亨利从8岁起就开始对医学感兴趣,并决心长大也做一名外科医生。他把祖父的医生铭牌挂在自己卧室的门上,并从那时起要求大家不叫他&亨利&,也叫他&诺尔曼&。 后来,白求恩考入多伦多大学开始学医。为了支付大学的学费,他做过侍者、消防队员、记者、伐木工人、小学教师、夜校教师等。1915年,他报名去法国战场当了一名担架员,但由于受重伤被送回家。伤愈后他回到学校继续学业,于1916年获得多伦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918年,白求恩参加了英国海军,成为上尉军衔的外科医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英国的爱丁堡,他遇见了弗朗西斯·佩尼,一个比他小11岁的苏格兰姑娘。他们相爱了,并很快结了婚。婚后,白求恩在妻子伴随下在维也纳、巴黎和柏林游学,继续钻研医术。1926年,他们前往美国底特律,在那里,白求恩开始行医。 然而不久,他发现自己得了肺结核病。这种病在当时是不治之症。被宣告了&死刑&的白求恩不得不离开底特律,回家乡疗养。正当白求恩以为自己的生命即将划上句号的时候,一种治疗肺结核的新方法---&人工气胸&疗法救了他。 1929年1月,病愈的白求恩来到蒙特利尔的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在阿驰柏尔德医生门下深造。从年间,是白求恩在医学上卓有建树的时期,他改进了12种医疗手术器械,包括肋骨剥离器在内的许多医疗器械直到今天仍然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此外,他还发表了14篇胸外科方面的学术论文。1934年,白求恩成为魁北克一家医院的胸外科主治医师。 1936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时,39岁的白求恩已经是世界知名的胸外科医生,而且是加拿大收入最高的医生之一。然而,当西班牙民主援助委员会向他发出邀请,请他领导设在马德里的加拿大医疗机构时,尽管接受邀请意味着经济上的损失,白求恩还是义无返顾地接受了。在西班牙,他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在战场上,他对输血进行了很多探索性的工作,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流动医疗车,它可以储备为500个人进行包扎和做100个手术所需的药品和器械。 医改倡导者白求恩 在底特律行医期间,耳闻目睹的社会现实已经让白求恩开始厌恶医疗制度的不平等。很多需要救治的穷人因为没有钱,只能忍受病痛的折磨或延误治疗。白求恩在底特律医疗社团里大声疾呼,批评当时的医疗制度。但是,社团的其他成员并不赞同他的意见。 1934年,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他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社会的不平等,以及医术对救助穷人的局限性,&我们是医生,无法改变使人感染疾病的外部环境。贫穷、饥饿、卫生条件差、长时间的劳作和沉重的精神压力等,这些都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要考虑的问题。& 白求恩提出了建立全面的社会化医疗制度的建议,希望加拿大能够改革医疗制度。他说:&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社会和政治经济领域的伦理道德问题,而不仅是医学经济学的问题。医疗制度必须被看作社会结构的一部分。提供医疗保障的最好的形式是改变经济体制,消除无知、贫穷和失业。& 白求恩是加拿大第一个提出建立公共医疗制度的人,但在当时,他的建议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白求恩尽自己所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作出了努力。1936年,白求恩创立了蒙特利尔人民健康保障组织,它由100名医生、护士、牙医和社会工作者组成,为最需要医疗救助的人提供帮助。 艺术品商人白求恩 从大学开始,白求恩对油画、雕塑和素描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英国海军当军医期间,他发现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艺术品差价很大,于是当一战结束、他从英国海军退役后,颇有经营头脑的白求恩就来到欧洲大陆开始做艺术品生意。 他联合了经销商和商店,在法国以较便宜的价格购进艺术品,带到英国卖出,赚取利润。他在艺术品生意上赚了不少钱,这些钱支持他在欧洲继续游学,钻研他最大的兴趣所在---医术。 1935年3月,白求恩在蒙特利尔行医时,发现当地很多报纸在文章中频繁使用一些新名词,很多人不解其意。于是他开始撰写&读报人的字典---每日读报指南&(100个新词的定义)。在这本后来没能写完的书里,他试图定义一些新词,如&独裁&、&民主&、&法西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资本主义&和&民族主义&等,以帮助一般读者阅报。 白求恩甚至同另外两位加拿大艺术家弗里兹·布兰德纳和马里奥·斯科特一起,用他自己的房子做校舍,创立过一所免费的儿童艺术学校---&蒙特利尔儿童艺术学校&。 散文家白求恩 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初,白求恩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来到中国,3月底到达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支援前线抗击日寇的军民。当时正是抗战最艰苦的时候,前线缺医少药,而且急需受过训练的医护人员,医疗队最初有3人,另外两人是理查德·布朗医生和琼·尤恩护士。他们共同工作了一段时间,不久各自带领一批人分头前往河北、山西根据地。 在奔波于中国抗日战场、救死扶伤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白求恩总是在每天长达18个小时的工作之余,挤时间写战地医疗手记。战火中写就的这些散文,短则数百字,长则千字,文笔优美,洋溢着情感和灵性,在他逝世后被人们收集起来,竟有几大本。 白求恩在抗战前线所写的这些手记,以一个医生的眼光表达对战争、人性、生命等问题的认识,其尖锐和深刻的程度决不逊色于职业作家。 &人类的敌人是什么样子?他们的额头上刻有符号吗?能否让人一眼就看出来?不会的。相反,他们也是可以获得尊重的人……如果他们的钱多得用不完,他们也支持个人和公家的慈善事业。他们也给大学捐款。他们对家人也是充满柔情蜜意。他们服从法律,他们的法律,有产者的法律。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个迹象上认清这些先生的。一旦有人要减少他们的利润,他们内心中的那个野兽就会怒吼扑腾。他们就会变得冷酷无情,疯子一般地猖狂,刽子手一样毫无怜悯。只要人类坚持进步,这种人就必须被消灭。只要他们还有一口气,这个世界就得不到一刻安宁。正是这些人让这个世界遍体鳞伤。& 日,河北唐县黄石村,白求恩因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划破手指,感染破伤风而与世长辞。临终前,他把自己的马靴和裤子送给了八路军的一位干部,手术器械则分给了朝夕相处的中国医生。他还给聂荣臻同志写了一封告别信:&在中国的最后两年,是我一生中最重要、最有意义的时光。我有时也感到孤单,但我却在最亲爱的同志们中间获得了最大的满足。& 在生命的最后几天,勉强能挣扎着坐起来的时候,白求恩仍挥笔记录下自己对生命的思考,下面这段话,可以视为他对自己行医生涯中的全部思考和感悟的最精辟的总结: &人体多么优美,器官多么精巧完善!他们的运动精确无误,非常驯服,非常自豪和强壮。当人被撕碎的时候,它们一下变得非常可怕。生命的小火焰一点点地弱下去,最后闪烁一下,终于完全熄灭,就像蜡烛一样燃尽,无声地、轻轻地。它对剿灭生命的人进行了抗争,但最终又屈服了。它呼叫过,但还是沉默了。& 忠贞的爱人白求恩 白求恩对妻子忠贞不渝的爱,同样感人至深。 当白求恩发现自己得了肺结核时,他的妻子弗朗西斯要求陪伴在他身边。但白求恩坚决要求同妻子离婚,并把她送回了苏格兰。因为这种病在当时还是一种不治之症。他决定接受这不可避免的死亡,不想因此拖累弗朗西斯。 离婚后,他们一直有书信往来,联系很密切。几年后,白求恩借助当时还处在实验阶段的&人工气胸&疗法奇迹般地康复了,但不知什么原因,两人终究没有复合。 日,白求恩离开加拿大来到中国。在战地恶劣的条件下,他仍坚持给弗朗西斯写信。在一封信中,他说:&在一个充满谋杀和腐败的社会里我不会袖手旁观。我不会宽恕那些贪婪的人对别人发动的战争。发生在西班牙和中国的战争是同样性质的。我来中国是因为我觉得这里最需要我,我在这里也最有用。& 临终之际,白求恩在遗嘱中所提的惟一要求,就是希望给妻子(其实是前妻)一些经济补偿。他写道:&对于她,我始终是应该负责任的。& 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白求恩去世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在加拿大并不被当作一位英雄。直到1973年,加拿大政府才买下了位于格雷文赫斯特的白求恩故居,建成了白求恩纪念馆,以纪念他的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 去年8月19日,诺尔曼·白求恩大夫的铜像揭幕式在他的故乡格雷文赫斯特镇举行。铜像设立在格雷文赫斯特镇中心的歌剧院门前。铜像高约两米,白求恩身着八路军军服,右手拿着听诊器,昂首挺立。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为铜像落成发去了贺电。 中国人民会永远记得他的,这个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同时又是那么丰富立体、可亲可爱的人---白求恩。
同志啊,你读过小学没啊?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极品邪少 叶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