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币手机能充q币吗可币吗 新闻

新闻背后:Q币冲击人民币稿出笼始末
language=javascript charset=utf-8 type="text/javascript" src=":80/AD/code_5AA07D87-A41C-43DD-8FEB-154C9AC0A1FD  王鹏说他现在正在采访一起地下钱庄盗卖Q币的事件,我觉得地下钱庄的主事成为“少数牟利者”代表分量很足,于是,我与王鹏两人讨论后,决定此题两人共同操作,他负责地下钱庄部分,我负责采访金融专家、人民银行和腾讯公司。
  近日,一些学者提出“Q币可能会对人民币产生冲击”的观点引起了媒体和众多网民关注。11月7日下午,编辑将此题交到我的手中,因为此前在网上看到很多类似的消息,而且手上有一些丢失Q币玩家的资源,我很开心地接受了这个选题,但是,兴奋很快被操作这个选题的痛苦所替代。
  事件主角薄弱
  7日晚,唐骏将一封腾讯公关公司的邮件转发到我的邮箱,邮件里的工作人员将腾讯关于此事的相关回复和专家意见进行了详细的表述。
  8日上午,我采访了一名丢失Q号还被盗号者要挟以Q币换回Q号的玩家,随后,又以买Q币为由,与淘宝几名Q币卖家聊了聊,了解到了他们买卖Q币的方式以及利益所得。下午5点左右,我便开始行文,文章打算以《少许牟利者蓄意抬高腾讯Q币价值Q币并不会冲击人民币》为题。
  写稿中途,我数次停笔,与编辑交流,两人同时都感觉到文章事件的中心“少数牟利者”分量不足,而且每天都有很多人丢失自己的Q号,这样的例子成为事件主角太薄弱。此时,记者王鹏说他现在正在采访一起地下钱庄盗卖Q币的事件,我觉得地下钱庄的主事成为“少数牟利者”代表分量很足,于是,我与王鹏两人讨论后,决定此题两人共同操作,他负责地下钱庄部分,我负责采访金融专家、人民银行和腾讯公司。
  两人采访遭遇分歧
  但是,两人采访时又遭遇到分歧,王鹏采访地下钱庄时,主事者的说法是,现在Q币已经被当作代金券使用,很多玩家在网上交易时,用Q币可以买到各种游戏装备,王鹏执著地觉得Q币符合代金券的功能,而代金券国家法规是明令禁止的,并且可以从金融专家那里得到证实,而我与专家的沟通则是Q币只是在网络的某些领域流行,不使用QQ的人则认为Q币一文不值。两人各执一词,最后决定找七八个专家,让专家说法。
  我找到了上海复旦大学电子商务系的戴伟辉教授、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发展与金融制度室主任易宪容、互联网法律专家于国富等人。戴伟辉教授说,Q币不是虚拟货币,它只是在网上某些网友自己认可的一种符号而已,冲击人民币金融市场并无可能性。易宪荣教授则称,虽然目前Q币对人民币没有造成任何冲击,但国家还是应该出台相关的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和约束,以防止某些牟利者利用Q币牟利,使得Q币使用超越所属于的企业范围。金融专家们都不认为腾讯Q币成为代金券,而且认为两者之间并无联系。
  一个是事件中心,一个是专家说法,我们两人觉得此事无法再度进展。此时,选题已经操作了整整一个星期,已经到了13日。
  经历煎熬整体呈现
  之后,我们两人明确了主题,采访进度跟了上来。16日,稿件成文交与编辑。编辑在改稿时问我,稿件中提到一位人民银行的工作人员说,人民银行正在关注此事,这个工作人员的姓名是什么,什么职位。如果不知道,必须重采。
  16日下午,我与人民银行的程处长取得联系,程处长让我传真一份采访提纲,下午3点多,我将采访提纲传真过去,并且告知了程处长。下午4点多,我再度与程处长联系,程处长在电话中说,时间稍晚了点,5点银行下班,明天再给予答复。
  17日,我再次与程处长联系,程处长说,他们已经将传真给了负责管理电子货币的业务司局,但是并不保证这个问题能回答,因为这个是新生事物,所以还没有明确管理此事的部门。银行对此是有所关注和研究的,建议记者20日再打电话与银行进行联系。
  20日,文章经过整整13天的煎熬总算呈现在读者面前,当时我已经是心力交瘁,在20日周一机动部例会上,大家又就此稿件的存在问题和不足开展了长达20分钟的讨论,不管意见如何,这篇稿子算是做出来了。
顶一下(0) 踩一下(0)
热门标签:充1q币等于多少qq积分,怎样我想问问积分可不可以能换1Q币吗
充1q币等于多少qq积分,怎样我想问问积分可不可以能换1Q币吗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不可以兑换Q币的
你好,消费1Q币等于10。问问积分不能兑换Q币。 如有疑问尽可追问。若你对我的回复感到满意,请你选择“采纳”, 这将鼓励我们更好的为其他网友解答,谢谢。
不能换qb,开钻时可以当优惠券使用
不可以换 1QB等于10积分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Q币领域专家近日,一些学者提出“Q币可能会对人民币产生冲击”的观点引起了媒体和众多网民关注。11月7日下午,编辑将此题交到我的手中,因为此前在网上看到很多类似的消息,而且手上有一些丢失Q币玩家的资源,我很开心地接受了这个选题,但是,兴奋很快被操作这个选题的痛苦所替代。  事件主角薄弱  7日晚,唐骏将一封腾讯公关公司蓝色光标胡滨的邮件转发到我的邮箱,邮件里蓝色光标的工作人员胡滨将腾讯关于此事的相关回复和专家意见进行了详细的表述。  8日上午,我采访了一名丢失Q号还被盗号者要挟以Q币换回Q号的玩家,随后,又以买Q币为由,与淘宝几名Q币卖家聊了聊,了解到了他们买卖Q币的方式以及利益所得。下午5点左右,我便开始行文,文章打算以《少许牟利者蓄意抬高腾讯Q币价值Q币并不会冲击人民币》为题。 
 写稿中途,我数次停笔,与编辑交流,两人同时都感觉到文章事件的中心“少数牟利者”分量不足,而且每天都有很多人丢失自己的Q号,这样的例子成为事件主
角太薄弱。此时,记者王鹏说他现在正在采访一起地下钱庄盗卖Q币的事件,我觉得地下钱庄的主事成为“少数牟利者”代表分量很足,于是,我与王鹏两人讨论
后,决定此题两人共同操作,他负责地下钱庄部分,我负责采访金融专家、人民银行和腾讯公司。  两人采访遭遇分歧 
 但是,两人采访时又遭遇到分歧,王鹏采访地下钱庄时,主事者的说法是,现在Q币已经被当作代金券使用,很多玩家在网上交易时,用Q币可以买到各种游戏装
备,王鹏执著地觉得Q币符合代金券的功能,而代金券国家法规是明令禁止的,并且可以从金融专家那里得到证实,而我与专家的沟通则是Q币只是在网络的某些领
域流行,不使用QQ的人则认为Q币一文不值。两人各执一词,最后决定找七八个专家,让专家说法。  我找到了上海复旦大学电子商务系的戴伟
辉教授、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发展与金融制度室主任易宪容、互联网法律专家于国富等人。戴伟辉教授说,Q币不是虚拟货币,它只是在网上某些网友自己认可的
一种符号而已,冲击人民币金融市场并无可能性。易宪荣教授则称,虽然目前Q币对人民币没有造成任何冲击,但国家还是应该出台相关的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和约
束,以防止某些牟利者利用Q币牟利,使得Q币使用超越所属于的企业范围。金融专家们都不认为腾讯Q币成为代金券,而且认为两者之间并无联系。  一个是事件中心,一个是专家说法,我们两人觉得此事无法再度进展。此时,选题已经操作了整整一个星期,已经到了13日。  经历煎熬整体呈现  之后,我们两人明确了主题,采访进度跟了上来。16日,稿件成文交与编辑。编辑在改稿时问我,稿件中提到一位人民银行的工作人员说,人民银行正在关注此事,这个工作人员的姓名是什么,什么职位。如果不知道,必须重采。  16日下午,我与人民银行的程处长取得联系,程处长让我传真一份采访提纲,下午3点多,我将采访提纲传真过去,并且告知了程处长。下午4点多,我再度与程处长联系,程处长在电话中说,时间稍晚了点,5点银行下班,明天再给予答复。  17日,我再次与程处长联系,程处长说,他们已经将传真给了负责管理电子货币的业务司局,但是并不保证这个问题能回答,因为这个是新生事物,所以还没有明确管理此事的部门。银行对此是有所关注和研究的,建议记者20日再打电话与银行进行联系。  20日,文章经过整整13天的煎熬总算呈现在读者面前,当时我已经是心力交瘁,在20日周一机动部例会上,大家又就此稿件的存在问题和不足开展了长达20分钟的讨论,不管意见如何,这篇稿子算是做出来了。
站长资讯刊登此文只为传递信息,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作者观点。
如果此内容给您造成了负面影响或者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06-2606-1208-0707-3007-2807-2607-2607-2607-2107-21
06-2606-2606-2606-26
06-2606-2606-2606-2606-1906-1906-1906-1906-1906-19
广告位招租,联系QQ 6145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能用话费充q币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