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问如何能够有效地防止wp-AutoPost插件对wordpress采集插件的采集?

WordPress自动采集发布插件WP-AutoPost详细教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页1下载券11页免费8页免费14页免费8页免费 2页免费6页免费4页免费4页免费4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0页免费20页免费16页免费16页免费9页免费
WordPress自动采集发布插件WP-AutoPost详细教程|W​o​r​d​P​r​e​s​s​自​动​采​集​发​布​插​件​W​P​-​A​u​t​o​P​o​s​t​详​细​教​程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你的位置: >
> wordpress采集插件wp-autopost破解版下载
wordpress收费插件wp-autopost是一款采集插件,支持定向采集通配符匹配、或CSS选择器精确采集任何内容,支持采集正文分页内容等,免费版本有官方的链接,如果你想自己破解的话,可以查看wp-autopost-function.php这个文件,该文件被加密,所以官方的推广链接肯定就在这里面。
wp-autopost插件的压缩包里包含了两个文件夹,wp-autopost是原版插件,wp-autopost-po是wp-autopost破解版。
插件已经失效,需要的请去官网购买正版!或自行破解。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你的位置: >
> wordpress采集插件wp-o-matic汉化版及应用教程
相信各位懒人们和做站群的人都不会陌生一款名叫WP-o-Matic的wordpress数据采集插件。我初次见到时也为之倾倒(夸张)…由于工作原因客户提出在他们的系统中需要有数据采集功能。综合各大网站的评价以及网友的推荐。最终我见到了WP-o-Matic这款插件(之前也看过wp-robot等插件都觉得不怎么样,要不就是收费要不就是太复杂)虽然这款插件只能采集RSS,但是操作简单,而且提供采集远程图片的功能比较不错。为了更能方便使用我用我下三滥的英语以及股沟翻译对此插件进行了汉化。今天共享出来方便英语和我一样的人使用。
插件安装就不多说,从后台上传插件,然后启用即可,此插件需在Firefox才能应用。插件安装以后在左侧设置页面就有个wp-o-matic选择项,
点addcampaign,右侧会显示下面的界面
第一项是命名,第二项是rss地址,第三项是分类,这三项是必填项,埴完这三项就可以点最后一项了submit.
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目录wp-contentpluginswp-o-matic/下要建立cache目录,并设置777权限,每次采集都需要在add campaign执行,addcampaign设置完成后点击submit后,如果未设置好,他会提示你,直到Campaign added successfully. Edit it or fetch it now后点击fetch it now。
最后大家可以看下演示站 http://cn-blog.tk 这是我用免费TK域名做的,聚合的是洪波的几篇博文,希望洪波不要介意!
在我测试完几个采集插件后又google了一下,发现很多网友对jay_smart_rss这个插件反应比较好,因为我没测试,就把从网上找的使用说明给大家发一下
1、下载jay_smart_rss.zip(/wp-content/uploads/jay_smart_rss.zip), 解压后把jay_smart_rss.php、wp-cron.php(以前装过的就不用重复装了)和wp-cron-update-rss.php上传 到/wp-content/plugins/目录下;把wp_smartrss.php和wp_smartrss_hide.php上传到博客根目录下。
2、在插件管理页面激活jay_smart_rss。成功激活后,选项下面会多出一个Smart RSS,点击“Smart RSS”,然后在Add New后面添加你想要发布到你的博客上的文章源RSS地址,选择相应的目录,然后“Save”。
3、在浏览器里输入“http://**/wp_smartrss.php”,这里**表示你的博客网址,比如博客网址是http://www.vpao.net/,那么就在浏览器内打入http://www.vpao.net/wp_smartrss.php,如果看到系统开始读取你设定的RSS地址,同时插入文章成功,恭喜你,大功即将告成。
4、完成第3步后,到插件管理界面激活插件wp-cron.php和wp-cron-update-rss.php,不出意外的话,你的博客从此可以自动从设定的RSS读取文章并自动在相应的目录发布出来了。程序在自动更新期间博客页面底部会出现如下提示:
All News is Auto Updating, Supported by Jay Smart RSS
原文地址:http://www.vpao.net/7778.html
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
本文链接地址:
转载请注明: &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爱前端 - 专注Web前端开发,Web应用,JavaScirpt模式、框架,HTML5,CSS3……
Ping++是一款第三方支付SDK产品,可以为开发者节省支付环节的申请研发维护成本。本期近匠采访Ping++创始人金亦治,听他讲述创业历程和Ping++的产品之路。
CSDN移动:请讲讲你和你的团队?你们以往的从业经历?
金亦冶:我在斯坦福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听Twitter和Square的创始人Jack Dorsey的演讲,其中一段话深深打动了我:“Twitter是解决信息交换的问题,Square是解决物品交换的问题。但是在人类的历史上,当人们还不会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时候,人们已经开始在以物换物了。”可以把支付产品的理念讲到哲学层面的,Jack是第一个人。那次演讲之后,我突然对支付充满了兴趣,觉得这是一个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的行业。所以12年毕业后回国创业,我一头就扎入了支付行业。第一个产品是有点类似于“Square Stand”,当时的理念很简单,觉得把POS机和Android平板做一个结合,也许可打造成一个线下商户的智能中心,成为一个不错的O2O入口。这个项目做了有一年半,涉及硬件、软件、互联网、支付,中间经历了很多波折,最后产品原型出来了,也有点销量,但最后的状态却是不温不火。虽然这个项目最后没有成功,但我却发现了另外一个痛点–就是对于开发者来说目前的支付接入门槛太高,而且体验不够友好。于是我跟几个朋友开始着手开发这样一个支付SDK产品,这就是Ping++。
我的早期团队基本都是我以前的同事、朋友、朋友的朋友,一群桀骜不驯的工程师和设计师,大家都或多或少被这个世界上的支付系统折磨得死去活来,所以都很认同这个方向。他们大多数都是来自国内的各个互联网公司,基本没有从银行或是支付公司出来的,所以我们真的很互联网。
CSDN移动:Ping++具体是什么?
金亦冶:Ping++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支付接入方式,帮助开发者迅速接入目前移动端主流的支付渠道,轻松完成开发支付模的目的。目前Ping++针对的是移动APP,SDK分为客户端SDK和服务器SDK,为一对。Ping++ API 采用 REST 风格设计。所有接口请求地址都是可预期的以及面向资源的。 使用规范的 HTTP 响应代码来表示请求结果的正确和错误信息。使用 HTTP 内置的特性,如 HTTP Authentication 和 HTTP 请求方法来让接口易于理解。所有的 API 请求都会以规范友好的 JSON 对象格式返回(包含错误信息)。
Ping++架构
CSDN移动: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工具?开发者有什么样的需求?
金亦冶:第一个问题上一个问题回答了。现在的主流支付接入对于开发者有三个门槛:前期申请流程繁,中期开发周期长,后期维护成本高。并且现在移动互联网的从业者,大多数都是born on mobile,也就是没有经历过PC时代,没有PC时代的支付接口经验,他们渴望简单、高效、友好的支付接入体验。我们有一个客户,开发App花了一个月,跟某支付公司联调接口花了2个月,结果导致App上线时间严重滞后,错过了时间窗口。像Ping++这样的SDK产品,本质上就是解放开发者,让他们专注在目标客户和市场上,把标准模块交给我们这些专业人士,这一定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专业化分工。
CSDN移动:这个工具是针对移动开发的哪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现在是一种什么状况?
金亦冶:这个工具是针对App的支付收银环节。这个环节是关系到App的交易和盈利情况,属于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这个环节App团队还是自己在处理,跟不同的支付渠道申请、联调、维护。竞争对手在游戏行业有几家,毕竟游戏流水高。不过我认为小团队不要去过多思考竞争,把客户服务好才是王道。
CSDN移动:产品做了多久?什么时候推出的?
金亦冶:产品从构思和设计,到开发,内测,再到上线,大概9个月左右。因为在这个产品之前,我有过将近两年的支付行业创业经历,所以很多弯路都走过了,到做Ping++的时候,反而快了不少。
CSDN移动:针对产品与需求,从第一个内测版本到现在,你们做了些什么改变?开发这套系统有什么技术门槛?有什么坑,怎么迈过去的?
金亦冶:内测版本到现在,基本都是渐进迭代,不断根据客户的需求调整产品。作为一个技术背景出身的人,我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产品在创业初期有什么无法逾越的技术门槛的。因为上一段失败的创业经历,这次基本还没有遇到坑,算是托上一段的福吧,但我内心深处还是知道未来会有很多挑战在等着我们。
产品讨论草图
CSDN移动:近期产品有哪些改进?
金亦冶:之前7月份launch的产品属于邀请制,客户端只有Android SDK,服务器端只有PHP SDK。近期开放了自助申请,简化了合作流程;客户端支持了Android,iOS,服务器端支持了PHP,Java;升级了服务器系统,更新了全新的API文档,SDK接入指南,FAQ文档。
CSDN移动:如何收费,盈利模式如何?
金亦冶:坚持免费模式,未来希望通过增值服务来赚钱,也就是帮助我们的客户提供购买转换率。除支付渠道的交易手续费外,Ping++不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
近期Ping++推出了新的促销活动,所有在十月十日前签约的客户,均有获得“支付零费率“的机会,Ping++ 将精心挑选出五名优质客户,返还他们 2014 年使用 Ping++ 产品所产生的全部渠道交易手续费。
CSDN移动:为什么要做这次活动?
金亦冶:因为Ping++的++看上去像十十,所以就索性定在这个时间发布我们的全新版本。我们希望持续为开发者提供极度友好的支付接入服务。
Ping++团队照片
CSDN移动: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
金亦冶:未来会一直坚持在toB服务上,为开发者打造最好的支付接入体验,帮助提高他们的交易转换率。格局对于我们太大了,我们是一个小团队,就想做点开发者喜欢的产品,想法很简单,很单纯。
This article is automatically posted by WP-AutoPost :
很多人或许对上半年发生的安全问题“心脏流血”(Heartbleed Bug)事件记忆颇深,然而仅时隔几个月,又出现了另外一个“毁灭级”的漏洞——Bash软件安全漏洞。
谁是Bash漏洞的发现者?
据,Bash漏洞是由法国GNU/Linux爱好者Stéphane Chazelas所发现。
随后,美国电脑紧急应变中心(US-CERT)、红帽以及多家从事安全的公司于周三(北京时间9月24日)发出警告。
为什么说Bash安全漏洞是毁灭级的?
业内人士都知道,Bash是Unix Shell的一种。虽然当初的Bash编写是为了GNU计划而编写,打算用在GNU操作系统上,但它能运行于大多数类Unix操作系统上,这包括Linux与Mac OS系统。
百度百科的介绍显示,Bash(GNU Bourne-Again Shell)是大多数Linux系统以及Mac OS X v10.4默认的shell,它能运行于大多数Unix风格的操作系统之上,甚至被移植到了Microsoft Windows上的Cygwin系统中,以实现Windows的POSIX虚拟接口。此外,它也被DJGPP项目移植到了MS-DOS上。
而Bash的命令语法是Bourne shell命令语法的超集。数量庞大的Bourne shell脚本大多不经修改即可以在Bash中执行,只有那些引用了Bourne特殊变量或使用了Bourne的内置命令的脚本才需要修改。可以说,Bash是类Unix系统的核心,如果Bash出现了漏洞,则说明攻击者可以控制机器一切。
Bash漏洞现在带来的影响?
据悉,这个Bash漏洞为远程解析命令执行漏洞(CVE-),可以直接在Bash支持的Web CGI环境下远程执行任何命令。这也就使得一些路由器、堡垒机、VPN等网络设备将会成为重灾区,另外各大Linux发行版和Mac OS X系统都受影响,甚至Android也会受到影响。
据乌云漏洞报告平台称,这个漏洞对一般的影响并不大,但对那些受到影响的却是很“凶残”,因为之前声称所能使用的补丁,黑客可以轻松绕过。
乌云知识库称,目前Shellshock蠕虫已经开始传播。从漏洞披露到蠕虫病毒出现,也就一天时间,时间间隔非常短,说明这或许真的是一场互联网安全领域的“灾难”。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负责维护Bash Shell的Chet Ramey已经修补该漏洞,更新Bash 3.0至Bash 4.3的版本,可以运行:yum update -y bash进行升级处理。不过新版本Bash是否完全解决了安全问题,目前仍不得而知。
是添油加醋还是真的很严重?
网络安全公司Rapid7工程部经理Tod Beardsley称,Bash漏洞危险几倍很高,但利用复杂度为“低”,只要剪切和粘贴一行代码即可,意味着黑客可以很轻松地利用发起攻击,这从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互联网安全灾难。另外,网络安全公司Trail of Bits的CEO Dan Guido指出,不同于“heartbleed”漏洞,Bash漏洞能取得用户电脑控制权。
据一位叫djvu9的微博用户称,目前已经可以通过DHCP server来远程执行代码了,说不定拿个安卓手机去各种敏感场所,然后做个热点再把SSID改成什么CMCC Free WiFi就行了。
然而一位叫meng_b的微博用户对这个漏洞有点不以为然,他在微博中称:“整的跟多大事情似的,实际没有多少应用涉及这个事情,谁没事做拿Bash写CGI呢? 也就git这类应用受影响吧。”而用户则指出,Redhat博客已经说明,Git/SVN都有中招的可能。
知乎一名叫的用户称,不过就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该漏洞虽然可以造成很严重的破坏,但不见得影响范围就比Heartbleed要大。该漏洞主要影响的是CGI程序,通过注入HTTP字段让Bash在初始化环境变量的时候执行任意Bash命令。具体来说,感觉跟SQL注入有点类似,不过这个更加严重一点,因为直接有执行系统命令的权限。
但据业内人士称,暂时无法估计这个安全漏洞影响究竟多大,就像当时无法预估究竟有多少人在使用内含Heartbleed漏洞的OpenSSL一样。是的,有大量软件以某种方式与Shell交互,所以根本没有办法列出受该漏洞影响的所有软件。另外,由于该漏洞已经在Linux中存在很长时间,所以修补某个Linux很容易,但是要全部修补,不太容易实现。
不管怎么说,只要出现漏洞,都应得到重视。目前,国内安全实验室安天对漏洞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总结:
此漏洞可以绕过ForceCommand在sshd中的配置,从而执行任意命令。
如果CGI脚本用Bash或subshell编写,则使用mod_cgi或mod_cgid的Apache服务器会受到影响。
DHCP客户端调用shell脚本来配置系统,可能存在允许任意命令执行,尤其作为根命令的形式,在DHCP客户端的机器上运行。
各种daemon和SUID/privileged的程序都可能执行shell脚本,通过用户设置或影响环境变数值,允许任意命令运行。
在曝光Bash漏洞后,有人开玩笑称,Windows系统终于胜出了一局。其实,不论是Linux、Unix,还是Windows,计算机的安全永远都是相对的。就拿Bash漏洞来说,或许这个漏洞早已在地下传播很久,最近才曝出来,只是因为有良心的人愿意披露出来而已……所以永远都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安全也只是暂时没有曝光或没发现漏洞而已。
不过好在这个漏洞终于曝光,得到了所有人关注,相信曝光的越彻底,修复也将会越彻底。
附录:Bash漏洞的攻击原理和检测方法等
Bash漏洞的攻击原理?据,GNU Bash 4.3及之前版本在评估某些构造的环境变量时存在安全漏洞,向环境变量值内的函数定义后添加多余的字符串会触发此漏洞,攻击者可利用此漏洞改变或绕过环境限制,以执行shell命令。某些服务和应用允许未经身份验证的远程攻击者提供环境变量以利用此漏洞。此漏洞源于在调用Bash shell之前可以用构造的值创建环境变量。这些变量可以包含代码,在shell被调用后会被立即执行。这是属于远程任意代码执行的安全漏洞,所以可以完全控制电脑。漏洞存在条件:据金山毒霸论坛的一名工作人员称(http://bbs.duba.net/thread--1.html),任何已知程序,只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就可以被用来通过Bash漏洞导致任意命令执行:1、程序在某一时刻使用Bash作为脚本解释器处理环境变量赋值;2、环境变量赋值字符串的提交取决于用户输入。如何验证漏洞那如何验证是否存在漏洞?可以使用如下命令来检查系统是否存在此漏洞:env x=’() { :;}; echo vulnerable’ bash -c “echo this is a test”影响范围:GNU Bash≤4.3,此漏洞可能会影响到使用ForceCommand功能的OpenSSH sshd、使用mod_cgi或mod_cgid的Apache服务器、DHCP客户端、其他使用Bash作为解释器的应用等。而,这个漏洞能影响众多的运行在GNU/Linux上的会跟BASH交互的应用程序,包括:
在sshd配置中使用了ForceCommand用以限制远程用户执行命令,这个漏洞可以绕过限制去执行任何命令。一些Git和Subversion部署环境的限制Shell也会出现类似情况,OpenSSH通常用法没有问题。
Apache服务器使用mod_cgi或者mod_cgid,如果CGI脚本在BASH或者运行在子SHELL里都会受影响。子Shell中使用C的system/popen,Python中使用os.system/os.popen,PHP中使用system/exec(CGI模式)和Perl中使用open/system的情况都会受此漏洞影响。
PHP脚本执行在mod_php不会受影响。
DHCP客户端调用shell脚本接收远程恶意服务器的环境变量参数值的情况会被此漏洞利用。
守护进程和SUID程序在环境变量设置的环境下执行SHELL脚本也可能受到影响。
任何其他程序执行SHELL脚本时用BASH作为解释器都可能受影响。Shell脚本不导出的情况下不会受影响。
This article is automatically posted by WP-AutoPost :
Minko是由来自“浪漫之都”法国巴黎的Aerys公司开发的一套表现力十分出色的开源跨平台3D应用开发框架,支持HTML5、iOS、Android、Windows、OS X和Linux,能够用来开发和设计丰富、交互性良好并适用于PC、Web及移动平台的3D应用。
在Minko中,不仅有一个高度可扩展并全面文档化的核心框架,还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编辑器。开发者只需通过单一的代码库,即可将3D应用部署到更多的屏幕上。在Minko的官网上,拥有着非常详尽的,开发者可以参考这些文档进行应用开发。而对于已有的原生或Web应用,还可集成Minko引擎。
从最初的全力向Adobe Flash看齐的Minko 2到于今年年初面世的Minko 3,Minko完成了从Flash到HTML5等主流跨平台应用开发的蜕变。而在最新的Minko 3中,还添加了对于Leap Motion和Oculus Rift设备的支持。
除了Minko 3D Engine这一面向开发者的工具之外,主打“3D Everywhere”的Minko还包含Minko Enterprise和Minko Studio,分别供企业和设计师使用。在企业中,使用Minko Enterprise设计制作好3D模型之后,通过云共享,所有员工均可在包括PC、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分享、查看模型,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建议。Minko本身还拥有着其独到的3D压缩和流算法,能够让3D文件以比平常快200倍的速率加载和显示。
而专供设计师使用的Minko Studio的功用就显得更为酷炫。完全集成物理引擎,让创建交互式脚本应用更为快捷。Minko Studio还完全兼容3D Studio Max、Maya、Blender等2D/3D绘图工具,并支持超过70种文件格式。在构建3D应用时,开发者很多时候都需要额外整合3D内容,而使用Minko Studio,从输入内容、设置灯光、摄像、动画以及材料等都能分分钟搞定,构建出完整的3D世界,并使用Minko引擎来实时查看效果。
现在,您还可以进入进行资源分享和讨论。开发者可直接登陆下载Minko引擎源码,想要了解更多关于Minko引擎、Minko Enterprise、Minko Studio的信息,则可查看。
This article is automatically posted by WP-AutoPost :
今天上午,一位叫@龙猫巴斯的用户在微博上曝光Adobe中国区全体解散。随后CSDN向Adobe中国求证,Adobe中国在邮件中回复称,他们将马上给出官方回复,请稍等片刻。
在稍后回复的邮件中,Adobe官方回应称,Adobe在中国今后将以市场拓展业务为主,因此决定撤销并关闭在中国的研发分公司。研发分公司将在12月底停止运营。Adobe将保留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香港、台湾销售业务。
这家世界领先的数字媒体和在线营销方案供应商,为什么会突然介绍解散Adobe中国的研发分公司?这可能跟Adobe中国业绩太差有关系。据称,一周前Adobe交出了一份不尽人意的成绩单。9月17日,Adobe发布截止于8月29日的2014财年第三财季财报。营收10.1亿美元,同比微增1%,未达预期。净利润为447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300万美元大幅下滑46%。
据悉,除了销售业务外,中国区的其它业务将移交Adobe印度公司。而据拿到赔偿方案的员工透露,离职赔偿或采取N+5的方案。
附录介绍:
Adobe 创建于1982年,是世界领先的数字媒体和在线营销方案供应商。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在世界各地员工人数约 7000名。Adobe 的客户包括世界各地的企业、知识工作者、创意人士和设计者、OEM 合作伙伴,以及开发人员。
从2001年开始,《财富杂志》(Fortune)的“最佳工作地点排行榜”就一直都有Adobe在榜上。在2003年,Adobe在美国公司排行榜排第5,2004年排行第4,2007年排行第31。值得一提的是,Adobe这个名字没有传奇的来历,它仅仅是来源于其创始人约翰沃诺克(John E.Warnock)的老家背后那条流淌的小河之名——Adobe Creek。
This article is automatically posted by WP-AutoPost :
阿里巴巴上周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这个全球大事件使创投圈涌起大波澜。再加上之前的京东、聚美和猎豹案例,在中国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行业,创业和投资已成为持久不衰的风潮。在这火热的风潮之下,“创始人/CEO与投资人的关系”这门学问变得无比重要。
前几天,我在——《成功创始人/投资者关系的三大关键点》,从一个投资人角度讲如何看待一个良好的创始人关系,里面提到“信任、沟通、承诺”三要素,引起我强烈共鸣。
我接手果合这个创业公司并担任CEO角色已有两年,回顾这两年与投资人的相处过程,我认为一个良好投资人关系的三要诀是——信任、沟通和支持。
一、100% 信任
这个信任不是单方面而是双向的,因为投资人与创始人/ CEO是互寻、互需的关系——不仅投资人在寻找他可靠的创始人/CEO,作为创始人/CEO的我们也在寻找值得信任的投资人。
我相信没有一个创始人/CEO希望投资人过多参与公司决策,所以我们需要做出行动来赢得投资人的100%信任,使他能够放心我们在这个位置上的一切作为。
我与我的投资人工作关系长达4年以上,彼此间的信任已经建立得非常牢靠。不过即便如此,在涉及果合管理层面或重要事项决策时,我们还是需要互相磨合。
对于公司整体的预算,投资人在一开始会比较严谨,超过某个金额我就需要报备。不过也正是在这个资金审批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建立起对于公司经营管理的一致想法和彼此认同,他对我在资金预算掌控方面也有了更多信任。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因为大型预算的审核是投资人和创始人/CEO建立信任的一个基石。
在事务管理决策权上,我们更关心的是在距离达成一致目的上还存在哪些欠缺,或者在策略上还有哪些不完善之处。我们更注重双方如何形成互补以及下一个里程碑(milestone)能否达标,至于团队人员的安排、业务层面的方向、产品的规划等执行层面的事,他都会予我百分百信任。
所以100%信任是彼此的基础,投资人一旦认同创始人/CEO的能力,就应该赋予100%授权。
二、100% 沟通
创始人/ CEO不可能与投资人朝夕相处一起工作,而且许多投资人与创始人/CEO并无长期合作的基础,那么如何建立起长时期的信任?这就需要100%沟通。
100%沟通不是说作为创始人/CEO你要巨细靡遗地向投资人交代,而且说实在的,投资人也没时间听你讲这么多(除非你的创业项目很火很有前景,不然,在还没证明你的团队具有巨大价值之前,投资人不会一天到晚这么关心你),所以沟通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项。除了定期的review之外,平日的100%沟通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内容:
1.行业分享的100%沟通
行业变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沟通内容,而且因为信息变化的快速,在沟通上你还必须及时,以便双方对于公司目标有更深入而一致的理解。
2013年度互联网大事件非百度收购91莫属。当时这新闻一经发布,我与我的投资人就立即针对此事进行深度讨论。我们都认同这两家合并之后用户入口的整合将使整个市场份额发生很大改变,同时还会引起相关行业立即产生方向性改变。果不其然,比如碗豆荚就很快对外声明他们的目标是“成为用户发掘内容的入口,而不是定位于应用商店”。
大公司在策略布局上的变动会引起行业洗牌,作为创业公司,在应对时你通常需要“资本上的伙伴引进”或者“产品市场方向转换”,甚至还需要拉快或放慢一些布局。这些因行业变动而引发的公司决策变化,如果属于影响较大,那你需要和投资人进行正式的会议商讨。
另外,在一些重大资本合作项目上,投资人通常会有更多渠道并且更早掌握消息,身为创始人/CEO的你如果能善用投资人的这部分优势,那将会对你和公司有很大帮助。
2.执行层面的100%沟通
公司内部的重大变化将会影响公司的决策和执行层面,这一项沟通通常也就是“汇报”。团队内部的变化如果影响公司短期目标的推进,那你必须告知投资人;当公司遇到运营发展的瓶颈时,你也需要请教投资人的看法或意见。
投资人有如你的导师(mentor),他能给予你他的想法和意见,那是你在你的位置上所看不见的。不过,最后的决策权还是得CEO执掌,毕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3.核心人员招募的100%沟通
对于创业团队,核心人员的招募非常重要,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分享了核心人员招募的经验。核心团队的面试招聘也是帮助你跟投资人在“用人”上尽快达成一致看法的途径;经过充分沟通,你也就知道了你的投资人对目前团队人员配置及人员能力的期许和建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之前的文章中我有提及我曾经一度想找CTO/CPO来弥补我个人能力的缺失。那时候,只要有适合的人选我都会让我的投资人对他进行面试。几轮之后,投资人与我作了深度谈话,他以他的角度分享了他对CEO这个职务的看法与认知,比如我所需要承担的责任等等;但同时,他也对我在产品市场的把控能力表示了认可;最为重要的是,他醍醐灌顶般的让我豁然明白是我自己在人员管理上存在缺失,而不是应该去倚赖一个CTO/CPO来帮我分担任务。( : ,)
100%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你跟投资人在思想上的无障碍。除此之外,你也能透过这100%的沟通来“管理”你的投资人。
三、100%支持
投资人这一角色,对于创始人/CEO来讲也是一位支持者——不仅仅是资金上的支持,也包括精神及资源上的支持。100%的支持也不是指投资人全面无条件地接受创始人/CEO,而是指投资人认同创始人/CEO的专业能力——他相信你的任何决定都是为了共同目标前进,并以支持的态度来审核你的决定、你的判断。100%支持是创始人/CEO与投资人建立长期良好关系的基础。
精神上的支持表现在投资人100%支持你所做的任何一项重要决定。
我与我的投资人在这方面就非常牢固,虽然有时候他会觉得我的一些想法不一定“靠谱”,但是在对公司方向的把控上,他十分信任我,也支持我尝试任何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也容许我在职位上有偶尔的判断错误,因为他相信适度的“失败经验”将会使我在管理公司上有更精准把握。
资源上的支持能够达到什么程度,这取决于你投资人的背景深厚程度。因为背景决定资源提供的方向。对这方面,我很公正地说:“不要高估或过度期待你的投资人,但是要善用你的投资人”。作为创始人/CEO,你和投资人是“利益共同体”,你需要善加利用并且提高他在除资金以外的价值,来为公司发展壮大服务。
100%信任、100%沟通和100%支持这三项缺一不可——100%信任利于100%沟通,100%沟通确保100%信任,而100%信任与100%沟通又是帮助实现100%支持的基础。当你和投资人之间有了这100%信任、沟通和支持时,你们已经建立了共同的目标和一致的信念。是否“承诺”将变得不再重要,因为承诺不过是形式上的事情,它不是你们建立健全伙伴关系的关键点。
马云在阿里上市前致所有投资者的公开信中有一句话——互联网给了我们一个“千年一遇”的机会,让我们能在中国建立一个全新的商业生态系统。身为一名创业CEO,我很理解每一位创始人/CEO心中的渴望——拥有长期的投资人,而非短期的股票炒作者。因为只有长期的投资人才能和创始人/CEO结成牢不可分、得失与共的长期关系。并且,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融合一致的目标和梦想,伟大及创纪录的企业才能被创造。
This article is automatically posted by WP-AutoPost :
如果你的移动应用程序只能在某个地区(比如US)运行良好,那么该如何改善?在@scale conference上,Facebook多次谈及了这个问题。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出一个更适合用户需求的应用,这里我们看向Facebook项目经理Chris Marra的 演讲视频综述。
视频请访问上文链接(YouTube)
在移动网络上,Chris表示,因为地区差异,用户在网络连通性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USA的3G覆盖率是70%,平均延时为280毫秒。而在印度,3G覆盖率是6.9%,延时达500毫秒。在巴西,3G覆盖率是38.6%,延时则超过850毫秒。
同时,Facebook还在用户使用的设备上做过综合调研:不是所有用户的设备都很快,不是所有设备的屏幕都很大,同样不是所有人都在一个很快的网络下。结果显示,大部分用户使用的设备都是2011年左右生产,双核心及拥有1GB以上的内存。开始时,Facebook应用只针对高端用户设计,因此那些低端设备拥有者的使用体验非常差。
为了满足这些用户的体验需求,Facebook专门建立了独立的应用——使用针对低端设备的轻量级动画等策略。而针对那些小屏幕手机的拥有者,Facebook更设计了匹配不同屏幕大小的应用程序。
当下,Facebook已经衍变为以产品为中心的架构:垂直团队负责对应的产品,而不是统一而论,比如,一个Android团队负责所有Andriod产品。当然,同样存在一个垂直团队,他们致力提升整个Android平台上的产品体验,深入研究这个平台的技术细节。
每个团队都负责终端到终端的性能,及所负责产品的可靠性。这里同样存在一个核心团队,负责关注、分析和帮助解决性能问题。
不管是核心团队还是产品团队都是必不可少的。核心团队善于检测和识别问题,并与产品团队一切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移动开发来说,端到端的控制整个产品至关重要,包括核心参与指标(core engagement metrics)、核心可靠性(core reliability)及核心性能指标(core performance metrics ),而核心性能指标又包括日常使用情况、冷启动时间及可靠性。
在如何解决网络性能瓶颈上,Facebook Engineering Manager发表了题为 的讲话。Andrew表示,解决这个问题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Image Download Sizes,Network Quality Detection,Prefetching Content。
视频请访问上文链接(YouTube)
总体来说,在Facebook规模,面面俱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用户设备不只是覆盖Andriod和iOS两个领域,工程师必须针对各种手机进行对应的设计。
减少图片大小——JPEG降低30%,PNG降低80%
大部分从Facebook应用程序下载的数据都是图像:占Android设备下载总数据的85%,占Facebook Messenger下载总数据的65%。因此,缩减图像的体积可以减少客户端的下载量,从而减少下载时间,特别有益于高延时网络。
为显示层返回一个适当大小的图片
在服务器上压缩大小。杜绝给客户端发送大的图片,然后让客户端去压缩。这将浪费大量的带宽,并且占用更多时间。
发送一个缩略图(用于描述图片)以及一个预览图片(比如newsfeed),在用户要求访问后再发送完全体积的图片。同时在大部分情况下,用户的需求也只是一个缩略图或者一个小图片。
随着屏幕的变大,图片缩放并不如以往那么效率,但是仍然可为,区别只是回报不同而已。
改变图片的格式
90%发送到安卓的Facebook和Messenger图片都会被转换成WebP格式。
WebP格式2010年由谷歌发布。
同等质量下WebP节省JPEG格式7%的下载体积。
质量和参数调优后,在无明显差异下节省JPEG格式30%的下载体积。
WebP同样支持透明度和动画,这个特性被用于Stickers产品。
在相对旧的安卓设备上,图片会通过WebP传输,而在客户端上会被转码成JPEG用于渲染。
网络质量检测——特定网络相对的调整
同等网络制式下(2G、3G、LTE、WiFi等),US的网络速度会是印度和巴西的两到三倍。
LTE通常情况下会快于WIFI,因此你不能只基于传输技术的速度做调整。
为客户端添加以下功能
测量所有大型传输的吞吐量
Facebook服务器在每个响应的HTTP header中提供了一个Round Trip Time(RTT)估算。
客户端会测量传输的平均吞吐量和RTT时间,从而确定对应网络的质量。
连接质量被分为以下几组:150kbps以下的“Poor”、150-600kbps的“Moderate”、600-2000kbps的“Good”以及大于2000kbps的“Excellent”。
功能开发人员可以根据网络的质量来调整行为。
基于质量问题存在的一些调整:
增加/减少压缩。
调整并行网络请求数量,不会占用全部带宽。
禁用/允许自动播放视频,不要在慢的网络下造成更多的数据传输。
预取更多的内容。
Facebook开发了Air Traffic Control工具以支持不同流量的配置文件模拟,每个配置文件可设置的参数包括bandwidth、packet loss、packet loss-correlation、delay、delay correlation、delay jitter。
在内容被真正需要之前建立请求并传输。
在高延时下,预取内容非常重要,因为用户在漫长的等待中能得到的只是一个空白屏幕。
在应用程序启动的过程中为feeds建立请求,因此在feed展示时所有数据都会就绪,数据下载的过程可以与其他初始化任务并行发生。
为网路请求保存一个优先级队列,不要因为后台网络请求阻塞前台的网络请求,或者因为用户看不到的数据而影响用户当前感兴趣的数据。
监视过度获取以及设备资源的过度消耗。过度获取可能耗尽磁盘空间,或者耗费大量的用户流量。
客户端上传到服务器。这里的思想是尽量上传更少的数据到服务器,这就意味着在发送到服务器之前调整图片的大小。如果上传重试失败的很快,通常是因为网络问题。
Facebook App大概有20个不同的APK(Andriod应用程序包),主要基于API等级、屏幕大小和处理器架构。
This article is automatically posted by WP-AutoPost :
< 是 jQuery 库的官方,该遭受恶意软件攻击,导致访问该时会重定向到一个包含 RIG 利用工具的,其中还包含盗取数据信息的恶意软件。
关于此次攻击的详情请看:
This article is automatically posted by WP-AutoPost :
现在有大量所谓提高程序员效率的诀窍和窍门充斥于网络,有些的确有用,但是有些却是误人子弟。然后我想,我不妨自己动手来写点关于这方面的内容,造福于社 会,嘿嘿。好吧,扯远了。我写的窍门得既简单实用又立竿见影,我可不希望来个“5年计划”啥的,那太幽默了,这么长的时间,黄花菜都凉了。此次窍门与如何 使用软件啊,还有什么颜色的主题最吸引人啊,一点点关系也没有,它致力于提高大家的开发效率。不过有一点要提前声明——对我有效的,不一定对你也有效,下 面这些技巧可能有的非开发人员看了也会深有同感,但是,我是开发人员,我为开发人员代言。
1. 果断断网!
说 真的,没有比这个更棒的建议了,而且效果相当的明显,屡试不爽。如果你想静下心来好好做事情,那简单,把网络关了就ok了。然后手机静音,关闭所有通知提 示,与世隔绝。使用的编程语言和编程工具,是我早就下载好的离线版本,有什么确实解决不了的难题,就用平板和手机。不过,我也承认,用电脑搜索更快更便 捷,不过可不要一上网就忘记初衷,电脑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2. 制定独立目标和可视化结果
如 果一下子这个任务要完成,那个任务也要完成,你会不会顿时头大如斗,不要说做了,看一眼都烦,完全不知道该从何入手!我的窍门是,选择一个,先专心攻克这 个再做下一个。也可以列张清单,按重要性或紧迫性等要素排个序号,一个一个解决。我觉得没有必要过度分析和过度规划,纠结在这上面既浪费时间还会让你一事 无成。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设定一个可视化结果将会是你强大的动力,可别小看这个,它就像黑暗中的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3. 定时休息
整 天坐在电脑前,只会这里酸那里疼,我想不出有啥有利于效率的地方。如果不定时休息,人就很容易疲倦,然后很难集中注意力。找点乐子,可以玩玩手机,看看平 板,也可以搞搞技术或者查阅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反正随你所想,只要自己觉得开心就行。休息的时候就好好休息,充分放松自己,整理下思维、听点音乐、看看周 边环境、眺望远方。
4. 提前计划
曾 经我试过在完成当天工作后,临睡前为第二天做个小小的计划,哇哦,结果发现效果特别棒。井井有条的安排不但让我心里对任务的完成进度充满信心,而且当这一 天来临的时候我一开电脑就能迅速开展工作。当然,如果有啥没完成的也应该记录下来,特别是要经过长长一个周末。因为我有时候周一开工,常常有一时找不到头 绪的感觉。程序员是很容易忘记一些正在专研的bug和功能的,然后搞不好一上午你就会在那无所事事,只是在那拼命回想“哎,我今天要做什么来着?”。这样 一来,别说效率低下,效率简直就是零啊。
5. 可选项:来点咖啡或者其他
我不得不承认,咖啡因和尼古丁等兴奋剂能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不过这并不适合每一个人,不过有很多人都会选择一种或者几种。咖啡、茶、巧克力和软饮料是最广泛的咖啡因来源,而且味道也不错。
This article is automatically posted by WP-AutoPost :
小米,用4年时间,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发展成估值100亿美元,包括手机、电视、电视盒子等多条产品线的新型公司。据不同渠道统计,小米手机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迅速追赶华为、中兴这样的传统手机大户,也将多年品牌积累的OPPO、金立等抛在了身后。
总结小米的发家史,它本身就是以一个手机行业的&#8221;破坏者&#8221;的身份出现的,凭借超低价和性价比驰骋沙场,可小米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出现了无法避免的困境。因为以前小,小可以变化快,小可以多尝试。可小米需要变大,变大以后必然要面临很多问题,雷军只有解决了变大的问题,小米才能成为大公司,雷军也才能成为真正伟大的企业家,不然仅仅算是颠覆者。
目前,小米的困境有很多,这是一个大公司不得不面对的。笔者用四个字来阐述:内忧外患,主要指:小米公司自身显现出的问题和所面临的外部竞争,而外部的竞争又包括国内和国外的。小米能有今天的成就,有其必然的原因,但这次我们只谈谈目前小米存在问题或所面临的困境,下面一一来看。
小米企业文化存漏洞
不管是作为一个现象级公司,和实实在在的颠覆者,小米的影响令很多更大更久的巨头相形见绌,同时其身上的争议性也前所未有的大。这些是否与其企业文化有关系?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只从一些实例来管中窥豹下,虽无法看到大树的根扎入得有多深,但也可知道叶子的情况。
这是此前,王思聪在微博上吐槽小米员工调侃诺基亚的微博。王的这条微博观点,也有不到的地方:小米的成功不是“抄和抄”这么简单,以及抨击重点不应该是小米到底有没有抄袭和炒作,而是小米的企业文化和诺基亚的企业文化相比如何的问题。
在小米今天的成就和诺基亚落幕的背景下,前者的公关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从微博上不难发现,一些自认为小米老员工、血统最为纯真的人经常会用自己的想法去对待一些问题,并代劳公司公关部门的工作,包括跟媒体打嘴仗、扬言封杀谁谁谁或指责某个报道由竞争对手的指使、群殴周鸿祎和360,以及这次挤兑诺基亚弘扬小米企业文化之举。结果往往把事情弄得更糟。
不得不说,这也是小米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就这个微博再多说一点,比小米公司的估值和体量低好几条街的公司,早就给出员工超出了外企的待遇。而诺基亚自2001年登顶全球手机销量冠军且持续若干年地位不倒的时候,才有了今天的待遇,诺基亚的企业文化本无可厚非,就拿今天的谷歌来说,也有不少的工程师享受着假期多钱多活少的待遇情况存在。
另外,在小米2013年年会的中,有抽奖中奖的员工最大愿望是希望新的一年可以从制度上规定每周只上五天班,周六休息,而这让包括雷军在内的高管们非常难堪。在部分互联网公司当中奉行的“996”工作制(即早九晚九、周一到周六上班)始终处于外界的诧异和争议中,对此褒贬不一,而小米公司将其视为公司文化的一大组成。
这里,再补充一下小米的公关存在的问题。9.16日,认证为小米网新媒体总监的微博网友:@小米手机_钟雨飞 发微博称:“天天刷屏,烦死了。明天上午12点,以牙还牙正式阉割那条疯狗!!”,随后又自己转发此微博称指的是“1799疯狗”。不用看也知道,矛头直指魅族,不管对手是何人或发生何种事情,小米公关负责人以这样的一种携带侮辱性言辞来示众,真的让人不忍直视。
问题不言而喻,小米的公关,以及员工一边在炫耀着自己的优越感,却也在吐槽公司加班问题,作为大公司的小米需要做得还很多,因为任何小事都可以让一个大公司走上另一条路。
近期小米频陷信任危机
1. 用户信息泄露。今年五月中旬,漏洞报告平台乌云网指出,他们发现小米用户社区存在一则安全漏洞,该漏洞导致约有800万小米用户信息遭泄露,泄露信息包括用户的用户名、密码、注册IP、邮箱等多种信息。漏洞报告称,被泄露的这些小米用户信息正在网盘中流传,且已有人下载。
2. 台湾回传资料。今年八月中旬,有消息称就小米手机自动回传资料到北京服务器一事,台湾“国家传播委员会”(NCC)表示已经进行调查。NCC资源技术处长罗金贤也表示,小米有两款手机内建功能可能将个人资料回传到北京服务器,已进行调查。
3. 小米刚道歉,又爆红米上传资料。小米八月才被揭发手机会擅自上传台湾用户资料到北京服务器,因而道歉,但港媒后又报导,经资安专家测试,发现小米公司的红米1S手机更新后,仍会每半小时上传资料到新加坡。
4. 期货问题。小米关于小米期货的报道已经连篇累牍,笔者不想多述,可还是忍不住,不管是笔者当初买小米电视,还是如今的小米手环,都没有如意过。电视放弃了,手环也买了其它牌子。
曾经有很多人为了抢购小米手机遭受了别样的痛苦,屡次抱怨后也回归理性。近来,小米3的连续降价清理库存,反遭冷遇,市场不再高潮。梦总是会醒来,人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不得不醒来,因为认清了真相,且市场也带给他们更多的选择。
关于小米的问题,在笔者年初的一篇文章中,也有提及,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小米在国内面临的竞争加剧。
小米之所有今天的成就,其中最为核心的关键词就是:性价比。而如今,这个核心正在遭受到各方的痛击。
不久前,华为、中兴、联想等手机厂商,纷纷和小米打起了价格战,可似乎并没有给小米以多大的冲击力、动摇到小米的位置。但最近的魅族似乎正在直击小米的心脏——痛击小米的性价比。1799成为一时的热词。自魅族MX4发布之后,在小米手机及雷军微博评论内容大多是“1799”,暂且不议是真实用户评论还是水军所为,言简意赅,对手1799了,你怎么办?无形之中,之前小米自己的“低价”法宝,成了现在自己肩头最大的“负担”。
小米4和魅族MX4相比,在配置、制式支持、产品工艺方面都有着不足。要命的是魅族以“1799”的低价和“八核”的发烧高配狠狠地击中了小米的命脉。想到小米公司今年的目标——手机出货量要达到6000万台,上半年的数据为2611万台,下半年随着各大手机厂商新手机的发布,小米的救星就是在海外市场上的发展,但小米打得如意算盘是否会成功,下文会有分析。
最近的小米魅族之战,业内的人都应该知道,可不管你们骂得如何激烈,最终,在用户心中只有价格性能和价格才是决定因素。笔者曾在魅族发布后写了一篇关于魅族MX4的文章《》,想了解更多情况的可以看看。
最后,小米的销售目标,势必会直接影响到中兴、联想和华为等厂商的地位,后者难免会加大对小米的封锁,营销拆台、抢供应链、抢产能这样事分分钟都有可能发生。同时,难保苹果和三星不举起它们的专利大棒。另外,仅从产品层面讲,在小米新机(小米4)无明显优势的情况下,这些厂商的新品,自然会对小米的销售空间形成强力挤压!
小米在海外遭遇谷歌围追堵截
上周一,谷歌在印度举行Android One发布会,发布了三款Android One机型:Spice Dream Uno、Karbonn Sparkle V, 以及Micromax Canvas A1,这是谷歌今年6月在Google I/O大会上发动100美元以下廉价手机“Android One”计划的首批果实。除外观不同外,三款手机配置一致:
全部搭载最新版Android系统Kitkat,未来保证第一时间升级新版本系统Android L。4.5寸、854×480像素显示屏,1.3GHz四核联发科处理器,1G运存,后置500万像素摄像头,前置200万摄像头,4GB运存,1700毫安电池,支持MicroSD存储卡扩展,支持FM收音机、双卡双待,以及提供了YouTube离线播放功能。售价一致为:6399印度卢比,约合643元人民币。
在Android One手机发布之时,负责人还公布了Android One新一批合作厂商:宏碁、阿尔卡特、华硕、HTC、IntexLava、联想、松下、Xolo以及芯片厂商高通,其中未有小米的身影,相反,小米成了Google想要推动Android One手机的拦路石。显然,Google有点想除掉小米。
Android One联盟和小米的对垒,在于他们同时盯上了低端手机,同时盯上了急剧变迁的南亚、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而这场双方也许都无意去进行的战斗,看起来已经难以避免。
国际化不仅是改个域名和找个国际大佬(雨果·巴拉)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还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
国内的发展是在一定特殊的情况下所导致的,在海外并不具有可复制性,因为粉丝不再。
在海外,小米与国内其它品牌区别的品牌溢价不再,属于从新开始。
缺乏国际化的专业团队。
渠道单一。
缺少研发、设计和创新中心等,毕竟国内外的审美差别很大。
解决信任和质量难题。
处理好专利和版权问题,背后实则是技术创新差距。
2014年,对小米来说注定是艰难的一年,面对空前的压力,如何做、怎么做成了最大的问题,希望小米能够继续秉承当初用户至上的理念,在做好营销时,也请别忘记了产品,因为真正的痛点还是在用户,做好产品才是重中之重。
This article is automatically posted by WP-AutoPost :
在《浪潮之巅》这本书中,吴军老师描述了在Google早期的工作方式,其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我一般会在吃完晚饭后把代码修改的清单发给克雷格做代码审核,他一般晚上10点左右会回复我,给我修改意见,详细到某一行多了一个空格。吴军老师所描述的内容,其实就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同行评审流程。
最近,我参与了多个软件版本的维护工作,发现不同版本程序质量差别很大。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细究之后才发现,程序质量高的项目组在最终提交版本之前,无一例外都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同行评审。看来,同行评审真的是十分重要。
对于广大的软件公司来说,几乎在所有的软件项目中,都需要同行评审。一个人不管能力多强,看问题的角度总会受到限制,写出来的程序和文档等也不会是十全十美的。如果能够让懂行的同事给参阅一下,并提出他们认为正确的意见,那么势必会弥补单个开发人员思维的缺陷,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程序和产品的质量。
一、什么是同行评审?
同行评审(Peer Review)是一种结构化的正式评审,由生产者(作者)的同行,为识别异常和需要修改的部分而对工作产品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检查。
同行评审并不是对个人的工作不信任,其目的是尽早有效地消除软件产品中的异常。
二、为什么要做同行评审?
在学校的时候,老师教导我们要独立完成作业,因此,如果你在那个时候对别人的作业或在考试过程中进行“同行评审”,就是违规的。但软件开发是一项团队性的工作,需要大家协作来完成,所以,那种不愿意公开自己工作成果接受他人审阅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为什么要做同行评审?
第一,凡是人皆有出错的时候,要保证你做出的东西错误尽量少,就需要他人对其进行评审。这就是所谓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第二,对于软件产品来说,缺陷发现得越早,纠正缺陷所需的费用就越少。因此,在软件的开发阶段,如果严格进行同行评审,那么后续流程中出现的错误就会很少,这也可以为公司节约纠错的成本。
第三,同行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错误可作为案例传承下去,避免开发人员再次掉进同一个陷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别人所犯的错误对自己有警示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新员工来说,经常参与同行评审,可减少试错的次数,也能够达到对新工作及早上手的目的。
三、同行评审的对象是什么?
在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中,需要参与同行评审的对象包括:
概念阶段:产品需求说明书等。
计划阶段:系统方案、项目计划等。
开发阶段:详细设计、单元测试规程(方案)、集成测试规程(方案)、代码、数据库脚本等。一般而言,在开始编码之前,先要进行详细设计评审,以确保程序流程的正确性,减少后续修改带来的不良影响。
验证阶段:系统测试计划、系统测试规程(方案)等。
四、同行评审有哪几种类型?
同行评审的类型包括:审查、走查、单人复审和多人复审等。
五、什么是审查?审查的角色都有哪些?审查的步骤有哪些?有效评审的原则有哪些?
审查是同行评审的一种,在软件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
1.审查的定义:审查(Inspection)是一种正规的同行评审,适用于重要性和重复性较高的软件产品。
2.审查的角色:包括主持人、讲解员、记录员、作者和审查员。一般说来,参与审查的有3到7人。各角色的分工如下:
主持人:需要具备领导技巧,负责管理审查过程,是审查流程中的关键角色。
作者:提供审查材料,并提供概要介绍;此外,作者也可以充当评审员。
记录员:按照主持人的示意记录产品和程序等的异常,在记录的同时要对异常进行分类。
讲解员:充分理解审查材料,并在讲解的同时加以解释。该角色不能由作者担当。
审查员:所有参与审查的人员都可以是审查员;主要负责理解被审材料、进行个人检查、做好准备并参加审查会议。
3.审查活动的步骤有7个,如下图所示:
4.有效评审的原则包括:
在预审期间要使用检查单,检查单用以记录发现的缺陷。
避免过度依赖检查单。
审查会议要限制在2小时之内,以避免长时间讨论而偏离了审查会议的主题。
审查的对象是产品而非生产者(作者),因此要避免对作者本人进行人身攻击。
“磨刀不误砍柴工”,要给评审员提供足够的预审时间,一般以提前两天为佳。
如果有与会人员未准备好,则将会议延期;如果有人确实抽不出时间,则取消评审。
当然,以上有效评审的原则很难同时满足,各项目组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组织评审。
六、什么是代码评审?其目的是什么?
对于软件开发工程师来说,代码评审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提高代码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1.代码评审的定义:代码评审是一种正式的针对程序发起的一项同行评审活动,它由一组职责明确的主持人、作者、记录员、审查员等人员通过一系列明确定义的过程对代码进行静态检查来发现代码中的异常。
2.代码评审的目的:提早发现代码缺陷、去除缺陷,以降低开发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七、如何彻底地执行同行评审?
同行评审流程固然重要,但要彻底地执行下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公司要明确规定所有的软件开发项目必须走同行评审的流程,并定期抽查同行评审的执行情况。
第二,作者本人要持有开放心态,愿意分享自己的工作成果,并勇于承认自身的不足而加以改进。很多人都不大乐意被别人指出自身的问题,而同行评审的目的就是要发现问题,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作者心态的考验。作者本人要明白是产品有缺陷,要对产品中的问题进行完善。
第三,评审人员要对事不对人,要懂得同行评审是为了发现产品的缺陷,而非人自身的问题。不要将同行评审活动变性为针对作者本人的人身攻击,这就有伤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同行评审的一个宗旨就是大家在一起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第四,公司要对同行评审的结果进行总结,并以文档的形式保存起来,方便后期查阅。很多软件产品出现的问题都是相似的。在着手开发产品之前,如果能够了解前期类似产品中出现的问题,那么大家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为了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所有的工作成果(包括程序、文档、图形等)都应该接受同行评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不管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都能够从同行评审中受益。
This article is automatically posted by WP-AutoPost :
点广告,有惊喜
点广告,有惊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刚768控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