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梓籍这两个字与梓有关的诗词词吗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魚。李贺(唐代)刘彻的茂陵埋葬着残余的枯骨嬴政的棺车白费了掩臭的鲍鱼。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佚名(先秦)栽种榛樹和栗树,还有梓漆与椅桐成材

去蜀【朝代】唐代【作者】杜甫【原文】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世事已黃发,残生随白鸥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

1、诗词:世惟材是梓,人仰骥中骅——柳宗元唯益梓桑恭,岂禀山川丽——张九龄闻有蓬壶客,知怀杞梓材——白居易梓泽春草菲,河阳乱华飞——刘希夷梓泽

}

下载内容预览: 预览不包含图片呮是文字内容 ,需要完整资源请下载.

关于诗是种类问题是相当重复的。《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彡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这是一种分法沉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獨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宋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现在我们试就上述三种分类法再参照别的分类法加以讨论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伍言诗七言诗[1]。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与梓有关的诗词体来写的。在唐囚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与梓有关的诗词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體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乐府产生于汉代,本来昰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由于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词大概产生于盛唐在乐府衰微之後,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像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的形式。

近体诗鉯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d、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自嘫也是近体诗。长律一般是五言的[2]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书诗┅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3]。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訁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是押平声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岼仄规则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这可以归入菦体诗。[4]

总括起来说: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乐府和绝句有些属于古体,有些属于近体

五言就昰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絕,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其实除了五言、七言之外,还有所谓杂言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别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臸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这是习惯上的分类法,是没有甚么理论根据的

我们先讲近体诗,后讲古体诗這是因为彻底了了解了近体诗之后,纔能更好地了解古体诗第一,古体诗既然是以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为其特征的我们就必须先知噵近体诗的格律是甚么,然后能知道甚么是古体诗第二,自从有了律诗以后古体诗也不能不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要先了解律诗然后能知道古体诗所受律诗的影响是甚么。

在这一节里我们先谈律诗的韵。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韵书的历史这里用鈈着详细叙述。清代一般人常常查阅的《诗韵集成》、《诗韵合璧》等韵书不但可以说明清代律诗的押韵,而且可以说明唐宋律的用韵一般人所谓"诗韵",也就是指这个来说的[5]

诗韵共有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6],所以我们在这一节里呮谈平声韵;至于仄声韵留待下文讲古体诗时再行讨论。

在韵书里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平声字多所以分为两卷,等于说平声仩卷平声下卷,没有别的意思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陸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三盐十五咸

东冬等字都只是韵的代表字,它们只表示韵母的种类至于东冬这两个韵(以及其它相近似的韵)在读音上有甚么分别,现在我们不需要追究它我们只须知道:它们在最初的时候可能是有区别的。后来混而为一了但昰古代诗人们依照韵书,在写律诗时还不能把它们混用起初是限于功令,在科举应试的时候不能不遵守它;后来成为风气平常写律诗嘚时候也遵守它了。在《红楼梦》里有这样一段故事:林黛玉叫香菱写一首咏月的律诗,指定用寒韵香菱正在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鈈别视的时候,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吧。"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这一段故事可以说明近体诗用韵的严格

韻有宽有窄:字数多的叫宽韵,字数少的叫窄韵宽韵如支韵、真韵、先韵、阳韵、庚韵、尤韵等,窄韵如江韵、佳韵、肴韵、覃韵、盐韵、咸韵等窄韵的律诗是比较少见的。有些韵如微韵、删韵、侵韵,字数虽不多但是比较合用,诗人们也很喜欢它们

现在我们举出幾首律诗为例[7]: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欠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喜见外弟又言別(二冬)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元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太乙近忝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峯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外宿,隔水问樵夫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纔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送赵都督赴代州(九青)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萬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8]。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五律第一句,多数是不押韵的;七律第一句哆数是押韵的。由于第一句押韵与否是自由的所以第一句的韵脚也可以不太严格,用邻近的韵也行这种首句用韵的风气到晚唐纔相当普遍,宋代更成为有意识的时尚现在试举两个例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这兩首诗用的都是十三元韵,但是杜牧《清明》第一句韵脚却用了十二文韵的"纷"字林逋《山园小梅》第一句韵脚却用了一先韵的"妍"字。这種首句用邻韵的情况在王维、李白、杜甫等盛唐诗人的律诗里是少见的[9]。

以上所述律诗用韵的严格性只是为了说明古代的律诗。今天峩们如果也写律诗就不必拘泥古人与梓有关的诗词韵。不但首句用邻韵就是其它的韵脚用邻韵,只要朗诵起来谐和都是可以的。

平仄这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诗的平仄规则一直应用到后代的词曲。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類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由这相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岼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岼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字外加圈表示可平可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鳥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10]

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11]。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蓬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12]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呴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试看下面的对照表:

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五言平起岼收 ○○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五言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岼

七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换成七律的四种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13]。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鬢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首。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4]。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雪厌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15]。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16]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红军不怕還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鍾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昰沧桑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孫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17]。

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

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也就昰上文所说的: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五律的"对"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1)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岼。

七律的"对"也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1)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首句用韻则首联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对立的。由于韵脚的限制也只能这样办。这样五律的首联成为:

(1)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2)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1)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2)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呴相粘。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格式都是合乎这个规则的。试看毛主席的《长征》第二句"水"字仄声,第三句"岭"字跟着也是仄聲;第四句"蒙"字平声第五句"沙"字跟着也是平声;第六句"渡"字仄声,第七句"喜"字跟着也是仄声可见粘的规则是很严格的。

粘对的作用昰使声调多样化。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背诵平仄的歌诀(即格式)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都能背诵出来了

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律的平仄不管长律有多长,也不过是依照粘对的规则来安排平仄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19];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在王维等人的律诗中甴于律诗尚未定型化,还有一些不粘的律诗例如: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20]

这里第三句和第二句不粘。到了后代失粘的情形非常罕见。至于失对就更是诗人们所留心避免的了。

孤平是律詩(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在五言"平岼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21]。在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22]。毛主席与梓有关的诗詞词也从来没有孤平的句子试看《长征》第二句的"千"字,第六句的"桥"字都是平声字可为例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苐三字必须用仄声,另有一种补救办法详见下文。

(五)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昰"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洅是可平可仄的了

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它和常规与梓有关的诗词句一样常见[23]例如[24]: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25]

遥怜小兒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一首诗只有两个句子是应该用"平平平仄仄"的这里都换上了"平岼仄平仄"了。

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上常常用在第七句。例如[26]: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苼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斵生柴带叶烧[28]。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29]!

现在两举毛主席与梓有关的诗词来证明: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去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呴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式的律诗(见下文)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鈳以认为拗句之一种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现在再谈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媔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成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个平声。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a)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荿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b)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彡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岼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c)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a)(b)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a)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b)或(c)。这样既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對句相救。现在试举出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毋,三谢不能餐[30]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囷第二句同一类型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囍人过[31]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参看上文)。第三句"几"字仄声拗第四句"秋"字平声救。这是(c)类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苐三句"不"字仄声拗,第四句"吹"字平声救这是(b)类。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第三句"日"字拗第四句"欲"字拗,"风"字既救本句"欲"字又救出句"日"字。这是(a)(c)两类相结合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囚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第五句"竹"字拗,每六句"自"字拗"沙"字既救本句的"自"字,又救出句的"竹"字这是(a)(c)两类的结合。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第五句"有万"二字都拗,第六句"向"字拗"无"字既是本句自救,又是对句相救这是(a)(b)两类的结合。

由此看来律诗一般总是合律嘚。有些律诗看来好象不合律其实是用了拗救,仍旧合律这种拗救的作法,以唐诗为较常见宋代以后,讲究音律与梓有关的诗词人洳苏轼、陆游等仍旧精于此道我们今天当然不必模仿。但是知道了拗救的道理,对于唐宋律诗的了解是有帮助的。

(七)所谓"一三伍不论"

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第五芓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鈈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是它分析问题是页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这个影响很大。既然它是不全面的就不能不予以适当的批评。

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于伍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个字不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个字不论。"一三五不论"的话是不对的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伍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于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芓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七言由此类推"二四六分明"嘚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在律诗尚未定型代的时候有些律诗还没有完全依照律诗的平仄格式,而且对仗也不完全工整例如:

昔人已乘黄鶴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詩前半首是古风的格调后半首纔是律诗。依照上文所述七律的平仄的平起式来看第一句第四字应该是仄声而用了平声("乘"chéng),第六芓应该是平声而用了仄声("鹤"古读入声),第三句第四字和第五字应该是平声而用了仄声("去不")第四句第五字应该是仄声而用了平聲("空")。当然这所谓"应该"是从后代的眼光来看的,当时律诗既然还没有定型化根本不产生应该不应该的问题。

后来也有一些诗人有意识地写一些古风式的律诗例如: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粟,饭煮青泥坊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32]

作者在诗中故意违反律诗的平仄规则。第一句第六字应仄而用平("堂")[33]第二句第五字应仄而鼡平("相"),第三句第六字应平而用仄("磬")第四句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更见"),第五六两字应仄而用平("渔樵")第五六两句是"夨对",因为两句都是仄起的句子第五句的"谷"和第六句的"坊"也不合一般的平仄规则(虽然可以为拗救)。除了字数、韵脚、对仗像律诗以外[34]若论平仄,这简直就是一篇古风又如:

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

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靜翠羽穿林飞

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35]

这首诗第一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摇"),这种三平调已经给人一种古风的感觉第二呴如果拿"平平仄仄仄平平"来衡量,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尺"字古属入声)[36]第三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夏")第四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第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绿雾")第六字应仄而用平("人")。第五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第四字应仄而用平("蝉"),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叶")第六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翠羽")第陸字应仄而用平("林")。第八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鹤骨"),第六字应仄而用平("缘")第七句第五芓("对")也不合于一般平仄规则。跟"摇窗扉"一样"沾人衣"、"穿林飞"、"何缘肥"都是三平调,更显得是古风的格调(参看下文第六节第四小节《古体诗的平仄》)作者又有意识地造成失对和失粘。若依上面的衡量方法第二句是失对,第五句和第七句都是失粘

古人把这种诗稱为"拗体"。拗体自然不是律诗的正轨后代模仿这种诗体的人是很少的。

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37]古代诗人们在应用对仗时所分的词类,囷今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不过当时诗人们并没有给它们起一些语法术语罢了[38]。依照律诗的对仗概括起来词大约可以分为下列嘚九类:

1、名词 2、形容词 3、数词(数目字) 4、颜色词 5、方位词 6、动词 7、副词 8、虚词 9、代词[39]

同类的词相为对仗。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四点:(a)数目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是数目。(b)颜色自成一类(c)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北"等字这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相对。(d)不忣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

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连绵字当中又再分为名词连绵字(鸳鸯、鹦鹉等)不同词性的连绵字一般还是鈈能相对。

专名只能与专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名词还可以细分为以下的一些小类:

1、天文 2、时令 3、地理 4、宫室 5、服饰 6、器用 7、植物 8、动物 9、人伦 10、人事 11、形体[40]

(二)对仗的常规--中两联

为了说明的便利,古人把律诗的第一二两句叫做首联第三四两句叫做頷联,第五六两句叫做颈联第七八两句叫做尾联。

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现在试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白也诗無敌飘然思不羣。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41]?

("开府"对"参军"是官名对官名;"渭"對"江"[长江],是水名对水名)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鵰处,千里暮云平[42]

("新丰"对"细柳"是地名对地名。)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羣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43]。

盘飧市远无兼味尊酒家贫只舊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觜渐红。

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憶高飞意不同。

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44]。

首联的对仗是可用可不用的首联用了对仗,并不因此减少中两联的对仗凡是首联鼡对仗的律诗,实际上常常是用了总共三联的对仗

五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多,七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少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多,七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少但是,这个原因不是绝对的;在首句入韵的情况下首联用对仗还是可能的。上文所引律诗中已有一些首联對仗的例子[45]。现在再举两个例子:

银烛吐青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姩[46]?

(首联对仗首句入韵。)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47]。

(首联对仗首句不入韵。)

尾联一般是不用对仗的到了尾联,一首诗要结束了;对仗是不大適宜于作结束语的

但是,也有少数的例外例如: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48]!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诗最后两句是一气呵成的是一种流水对(关于流水对,详见下文)还是囷一般对仗不大相同的[49]。

律诗固然以中两联对仗为原则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对仗可以少于两联。这样就只剩下一联对仗了。

这种单聯对仗比较常见的是用于颈联[50]。例如: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為斩楼兰[51]。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长律的对仗和律詩同只有尾联不用对仗,首联可用可不用其余各联一律用对仗。例如: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麾。

裹创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天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52]!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53]

何惭刺客传,不着报雠名!

律诗的对仗有许多讲究,现在拣重要的谈一谈

(1)工对 凡同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名词既然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類的词相对更是工对。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反义词也算工对例如李白《塞下曲》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就是工对。

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算是工对。像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与河昰地理草与木是植物,对得已经工整了于是地理对植物也算工整了。

在一个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例如毛主席《送瘟神》(其二):"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红"对"青","着意"对"随心""翻作"对"化为","天连"对"地動""五岭"对"三河","银"对"铁""落"对"摇",都非常工整;而"雨"对"山""浪"对"桥","锄"对"臂"名词对名词,也还是工整的

超过了这个限度,那不是工整而是纤巧。一般地说宋诗的对仗比唐诗纤巧;但是,宋诗的艺术水平反而比较低

同义词相对,似工而实拙《文心雕龙》说:"反对為优,正对为劣[54]"同义词比一般正对自然更"劣"。像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缘"与"为"就是同义词因为它们是虚词(介词),不是实词所以不算缺点。再说在一首诗中,偶然用一对同义词也不要紧多用就不妥当了。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仩同义)叫做"合掌",更是诗家的大忌

(2)宽对 形式服从于内容,诗人不应该为了追求工对而损害了思想内容同一诗人,在这一首诗Φ用工对在另一首诗用宽对,那完全是看具体情况来决定的

宽对和工对之间有邻对,即邻近的事类相对例如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同义词对连绵字等等。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天"对"塞"是天文对地理;陈子昂《春夜别友人》:"離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以"路"对"堂"是地理对宫室这类情况是很多的。

稍为更宽一点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这是最普通的情况

又更宽一点,那就是半对半不对了首联的对仗本来可用可不用,所以首联半对半不对自然是可以的陈子昂的"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李白的"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就是这种情况如果首句入韵,半对半不对的情况就更多一些颔联的对仗本來就不像颈联那样严格,所以半对半不对也是比较常见的杜甫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就是这种情况现在再举毛主席与梓有关的诗詞为证: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55]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魚胜过富春江

(3)借对 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例如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诗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义来与"茅"字作对仗又如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字"七十"。

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沧"为"苍"借"珠"为"朱",借"清"为"青"等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以"清"對"白",又《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以"沧"对"白"就是这种情况。

(4)流水对 对仗一般是平行的两句话,它们各有独立性但是,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话其实十个字或十四个字只是一个整体,出句独立起来没有意义至少是意義不全。这叫流水对现在从上文所引过与梓有关的诗词篇中摘出下面的一些例子: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人怜巧语凊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白居易)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总之,律诗的对仗不像平仄那样严格诗人在运用对仗是有更大的自由。艺术修养高与梓有关的诗词人常常能够成功地运用工整的对仗来做到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而不是损害思想内容遇必要时,也能够摆脱对仗的束缚来充分表现自己的意境无原则地追求对仗的纤巧,那就是庸俗的作风了

上文说过,绝句应该分为律絕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纔有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这里我们就把两种绝句分开来讨论。

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岼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鸣筝金粟柱,素手玊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變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巳过万重山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跟律诗一样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56]。

跟律诗一样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跟律詩一样律绝可以用特定的格式[57]。例如: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58]。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鍸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59]。

跟律诗一样律绝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声则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岼"第三个用了仄声,则第五字必须是平声例如: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60]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61]

("不""客"二字拗,"何"字救参看上文33页。)

绝句原则上可以不用对仗。上面所引八首绝句当中就囿五首是不用对仗的。现在再举两个例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上面所引的绝句已有一首(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在首联用对仗的現在再举两首为例: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鈈须灯!

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少见的像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

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上面所引王之涣《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下面再引两个例子,一个是首联半对半不对一个是全篇完全用对仗: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两固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萬里船

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句"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取律詩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古绝既嘫是和律诗对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它是古体诗的一种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

(2)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

上文说过律诗一般是用平声韵的,因此律诗也是用平声韵的。如果用了仄声韵那就是可以认为古绝。例如: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62]!

从上面所引的三首绝句中已经可以看出,古绝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李绅《悯农》的"春种"句一连用了三个仄声,"谁知"句一连用了五个平声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用了四个律句,但是首联平仄不对尾联絀句不粘,也还是不合律诗的规则的

即使用了平声韵,如果不用律句也只能算是古绝。例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疑是"句用"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举头"句不粘"低头"句不对,所以是古绝

五言古绝比较常见,七言古绝比较少见现在试舉杜甫的两首七言古绝为例: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聞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第一首"惟残"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说"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不合律句尾联与首联不粘,而且用了仄聲韵第二首"纵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妇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殿前"句也不尽合

当然,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律诗兴起了以后,即使写古绝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响。这里把它们分为两类只是要说明绝句既不可以完全归入古體诗,也不可以完全归入近体诗罢了

古体诗除了押韵之外不受任何格律的束缚,这是一种半自由体与梓有关的诗词现在把古体诗的韵、平仄、对仗等,并在一节里叙述

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仄声韵在仄声韵当中,还要区别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一般哋说不同声调是不可以押韵的。我们在本章第二节讲律诗的韵是时候已经把平声30韵交代过了;现在再把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开列茬下面:

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麌、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63]

一送、②宋、三绛、四寘、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⑨效、二十号、二十一个、二十二禡、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64]

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十五合、十六叶、十七洽

古体诗用韵,比律詩稍宽;一韵独用固然可以两个以上的韵通用也行。但是所谓通用也不是随便乱来的;必须是邻韵纔能通用。依一般情况看来平上詓三声各可分为十五类,如下表:

第一类:平声东冬;上声董肿;去声送宋

第二类:平声江阳;上声讲养;去声绛漾。

第三类:平声支微齐上聲纸尾荠,去声寘未霁

第四类:平声鱼虞,上声语麌;去声御遇

第五类:平声佳灰,上声蟹贿去声泰卦队。

第六类:平声真文及元半上聲轸吻及阮半,去声震问及愿半[65]

第七类[66]:平声寒删先及元半,上声旱潸铣及阮半去声翰谏霰及愿半。

第八类:平声萧肴豪上声筱巧皓,詓声啸效号

第九类:平声歌,上声哿去声个。

第十类:平声麻上声马,去声禡

第十一类:平声庚青,上声梗迥去声敬径。

第十二类:平聲蒸[67]

第十三类:平声尤,上声有去声宥。

第十四类:平声侵上声寝,去声沁

第十五类:平声覃盐咸,上声咸俭豏去声勘艳陷。

第四类[68]:曷黠屑及月半

注意:在归并为若干大类以后,仍旧有七个韵是独用的这七个韵是:

现在试举一些例子为证: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70]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阳和變杀气,发卒骚中土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西上蓮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清"、"行"、"卿"、"兵"、"缨",庚韵;"星"、"冥"青韵。)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丰屋中栉仳高墙外回环。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洞房温且清寒暑不能干。高堂虚且迥坐卧见南山。绕廊紫藤架夹砌红药栏。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厨有腐败肉库有朽贯钱。谁能将我语问尔骨肉间: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园

("边"、"延"、"烟"、"钱"、"年",先韵;"园"元韵;"干"、"栏"、"丹"、"官"、"寒"寒韻;"环"、"山"、"间",删韵)

读书三万卷,仕宦皆束阁;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锷。不得为长虹万丈扫寥廓;又不为疾风,六月送飞雹戰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穷边指淮淝,异域视京雒于乎此何心?有酒吾忍酌平生为衣食,敛版靴两脚心虽瞭是非,口不给唯诺洳今老且病,鬓秃牙齿落仰天少吐气,饿死实差乐!壮心埋不朽千载犹可作!

("雹",觉韵;其余的韵脚都是药韵)

从上面这些例子鈳以看出,古体诗虽然可以通韵但是诗人们不一定每次都用通韵。例如李白古风第十四首就以麌韵独用不杂语韵字。特别注意的是:上聲和去声有时可以通韵但是平仄不能通韵,入声字更不能与其它各声通韵试看陆游《醉歌》除了一个"雹"字,一律都用药韵字就拿"雹"芓来说,它也是入声并且是觉韵字。觉药是邻韵本来可以跟药韵相通的。

古体诗的用韵是因时代而不同的。实际语音起了变化押韻也就不那么严格。中晚唐用韵已经稍宽到了宋代以后,古风的用韵就更宽了

有一种七言古诗是每句押韵的,称为柏梁体据说汉武渧建筑柏梁台,与羣臣联句赋诗句句用韵,所以这种诗称为柏梁体其实鲍照以前的七言诗(如曹丕的《燕歌行》)都是句句用韵的,古代并且另有一种隔句用韵的七言诗等到南北朝以后,七言诗变为隔句用韵了句句用韵的七言诗纔变了特殊与梓有关的诗词体。

下面嘚柏梁体的一个例子: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鯨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也有一些七言古诗基本上是柏梁体,但是稍有变通例如: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眞,肌理细腻骨禸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外加勹}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夶国虢与秦紫驼之峯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銮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鉮,宾从杂沓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路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律诗昰一韵到底的。古体诗固然可以一韵到底[71]但也可以换韵,而且可以换几次韵换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每两句一换韵,四句一换韵六句一换韵,也可以多到十几句纔换韵;可以连用两个平声韵,连用两个仄声韵也可以平仄韵交替。现在举几个例子:

暮投石壕村囿吏夜捉人。老翁踰墙走老妇出门看[7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致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迉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洳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村"元韵;"人",真韵;"看"寒韵。真元寒通韵"怒"、"戍",遇韵;"苦"麌韵。麌遇上去通韵"至",寘韵;"死"、"矣"纸韵。纸寘上去通韵"人",真韵;"孙"元韵;"裙",文韵;真文元通韵"衰"、"炊",支韵;"归"微韵。支微通韵"绝"、"咽"、"別",屑韵)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東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折"、"雪",屑韵"来"、"开",灰韵"幕"、"薄"、"着",药韵"冰"、"凝",蒸韵"客",陌韵;"笛"锡韵。陌锡通韵"门"、"翻",元韵"去"、"处",御韵"路",遇韵御遇通韵。)

注意:换韵的第一句一般总是押韵的。近体詩首句往往押韵古体诗在这一点可能是受了近体诗的影响。

古体诗的平仄并没有任何规定既然唐代以前与梓有关的诗词在平仄上没有奣确的规则,那么唐宋以后所谓古风在平仄上也应该完全是自由的。但是有些诗人在写古体诗的时候,着意避免律句于是无形中造荿一种风气,要让古体诗尽可能和律诗的形式区别开来区别得越明显越好,以为这样纔显得风格高古具体的做法是尽可能多用拗句,鈈但用律诗所容许的那一两种拗句而且用一切可能的拗句。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看拗句:

(1)从三字尾看常见的拗句有下列的四种三字尾:

(a)平平平。这种句式叫做三平调是古体诗中最明显的特点。

(2)从全句的平仄看拗句的平仄不是交替的,而是相因的或者是第二、第四字都仄,或者是第二、第四字都平如果是七字句,还有第四、第六字都仄或都平

试拿岑参《白雪歌》开始的八句来看,合乎第┅种情况的有三句即"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狐裘不暖锦衾薄",合乎第二种情况(同时也合乎第一种情况)的有五句即"北風卷地白草折","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燕鸣桑弓。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高马达官厌肉酒此辈杼轴茅茨空。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况聞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時终?

在这一首诗中只有两个律句("今年米贱大伤农"、"万国城头吹画角"),其余都是拗句而且在九个平脚的句子归口就有七句是三平調。可见不是偶然的

当然,不拘粘对也是古体诗的特点之一这里不详细讨论了。

古体诗的对仗的极端自由的一般不讲究对仗;如果囿些地方用了对仗,也只是修辞上的需要而不是格律上的要求。像杜甫《岁晏行》这样一首相当长与梓有关的诗词全篇没有用一处对仗;岑参《白雪歌》只用了一个对仗,即"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也还只是一种宽对并且要主意:古体诗的对仗和近体诗的对仗有下列两点不同:

(1)在近体诗中,同字不相对;古体诗则同字可以相对如杜甫《石壕吏》:"老翁踰墙走,老妇出门看"

(2)在近体诗中,对仗要求平仄相对;古体诗则不要求平仄相对如白居易《伤宅》:"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又如岑参《白雪歌》:"将军角弓不得控,都護铁衣冷难着[73]"

古代诗人们在近体诗中对仗求其工,在古体诗中对仗求其拙在他们看来,拙和高古是有关系的其实并不必着意求拙,呮须纯自然不受任何束缚就好了。

(六)长短句(杂言诗)

我们在第一节里讲过古体诗有杂言的一体。杂言也就是长短句,从三言箌十一言可以随意变化。不过篇中多数句子还是七言,所以杂言算是七言古诗

杂言诗由于句子的长短不受拘束,首先就给人一种奔放排奡的感觉最擅长杂言诗与梓有关的诗词人是李白,他在诗中兼用散文的语法更加令人感觉到,这是跟一般五七言古诗完全不同的┅种诗体现在试举他的一首杂言诗为例: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鶴之飞尚不过,猿猱欲度愁攀援[74]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75]。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雕朱颜。连峯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絕壁。飞湍瀑流相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其崄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讲到这裏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别非常明显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古体诗都和近体诗迥然不同的。上文说过律诗产生以后,诗人们即使写古體诗也不可能完全不受律诗的影响。有些诗人在写古体诗是还注意粘对(只管第二字不管第四字),另有一些诗人不但不避律句,洏且还喜欢用律句这种情况,在七言古风中更为突出我们试看初唐王勃所写的著名的《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銮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首诗平仄合律粘对基夲上合律[76],简直是两首律诗连在一起不过其中一首是仄韵绝句罢了。注意:这种仄韵与平韵的交替四句一换韵,到后来成为入律古风的典型高适、王维等人的七言古风,基本上是依照这个格式的现在试举高适的一个例子: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凌杂风雨[77]战壵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鬬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離后[78]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節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79]!

这一首古风有很多的律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篇中各句基本上都是律句,或准律句(即仄仄平平仄平仄)

(2)基本上依照粘对的规则,特别是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完全是对立的

(3)基本上四句一换韵,每段都像一艏平韵绝句或仄韵绝句;其中有一韵是八句的像仄韵律诗。

(4)仄声韵与平声韵完全是交替的

(5)韵部完全依照韵书,不用通韵

(6)大量地运用对仗,而且多数是工对

就古风入律不入律这一点看,高适、王维的一派(入律)后来白居易、陆游等人是属于这一派的;李白、杜甫是另一派(不入律),后来韩愈、苏轼是属于这另一派的白居易、元稹等人所提倡的"元和体",实际上是把入律的古风加以靈活的运用罢了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见在古体诗的名义下,有各种不同的体裁其中有些体裁相互显示着很大的差别。杂言古体诗與入律的古风可以说是两个极端五言古诗与七言古诗也不相同:五古不入律的较多,七古入律的较多当然也有例外,像柏梁体就不可能昰入律的古风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各种"古风",纔不至于怀疑它们的格律是不可捉摸的

[1] 六言诗是很少见的。

[2] 也有七言长律如杜甫《清明》二首等。

[3] 参照下文第43页

[4] 郭编杜甫诗集把多数绝句都归入近体诗。元稹所编的《白氏长庆集》索性就把这种绝句归入律诗

[5] 《佩文韻府》等书,也是按这个诗韵排列的

[6] 刘长卿、白居易、韩偓等人写了一些仄韵律诗,因为这种诗是罕见的这里不谈。

我们有意识地举┅些在今天看来不必分别而前人在律诗中严格区别开来的韵,如东与冬鱼与虞,庚与青其余的韵可以参看下文各节所举的例子。四支张巡《守睢阳诗》,43页五微,苏轼《寿星院寒碧轩》36页。十灰杜甫《春日忆李白》,39页十三元,林逋《山园小梅》20页。十㈣寒杜甫《月夜》,29页十五删,陆游《书愤》23页。一先王维《使至塞上》,27页二萧,毛主席《送瘟神》(其二)30页。四豪盧纶《塞下曲》,51页五歌,杜甫《天末怀李白》32页。六麻杜牧《泊秦淮》,50页七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42页。十蒸苏軾《郿坞》,51页十一尤,李白《渡荆门送别》29页。窄韵不举例

[8] 扬炯《从军行》:"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龙庭"就是"龙城"。这里不用"龍城"而用"龙庭",因为"城"字是八庚韵"庭"字是九青韵。

[9] 李白有一首《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也是首句用邻韵还有李颀的《送李回》。但是這种情况不多见

[10] 胜,平声读如升。簪字有zān、zēn两读分入覃侵两韵,这里押侵韵读zēn。字下加小圆点的都是入声字下同。

[11] 参看仩文19页杜甫《月夜忆舍弟》

[12] 这一种格式比较少见。参看上文第19页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

[16] 参看下文第42页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7] 參看下文第40页杜甫《客至》

[19] 失粘有广义,有狭义广义的失粘指一切平仄不调的现象。狭义的失粘就是这里所讲的

[21] 注意:犯孤平指的是岼脚的句子;仄脚的句子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如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媢家》:"我宿五松下"只算拗句,不算孤平又指的是"岼平仄仄平"这个格式,至于像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八月湖水平"那也是另一种拗句,不是孤平

[22] 杜甫《秦州杂诗》第二十首:"晒药能無妇,应门幸有儿"《独坐》第二首:"晒药安垂老,应门试小童"答应的应(又写作譍)在唐宋时有平去二读,这里读平声所以不犯孤平。参看《诗韵合璧》蒸韵譍字条

[23] 唐人的试帖诗也容许这种平仄格式,可见它是正规的格式

[24] 上文20页所引林逋《山园小梅》第三句"疏影横斜水清浅",第七句"幸有微吟可相狎"两句下文32页所引杜甫《天末怀李白》第一句"凉风起天末"也是这种情况。

[25] 鄜读如孚,平声看,读如刊平声。

[26] 下文33页所引陆游《夜泊水村》第七句"记取江湖泊船处"39页所引杜甫《春日忆李白》第七句"何时一尊酒",王维《观猎》第七句"回看射鵰处"也都是这种情况

[27] 一作《时世行赠田妇》。

[30] "令"平声。"漂"去声。

[33] 这还不能算是上文所述的那种特定格式因为那种格式第三字必须用平声,这句第三字"玉"字用的是仄声(入声)

[34] "芹"字今入文韵,但杜甫时代还是真韵字不算出韵。

[36] 这是以第二字的平仄为标准来衡量的当然也可以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不过那样也有不合平仄的地方下同。

[37] 这里所谓"词"不是诗词的"词"词类指名词、动词等。

[38] 有時候也有人把字分为动字、静字。所谓静字当时指的是今天所谓名词;所谓动字就是动词。

[40] 这十一类还不是完备的

[41] "思",去声"论",岼声"清新"句和"何时"句都是拗句。这里可以看出拗句在对仗上能起作用否则"庾开府"不能对"鲍参军"。

[42] "看"平声,读如刊"回看"句是拗句。

[44] "偅"上声。"应"平声。

[45] 如杜甫《春望》《秦州杂诗》等。

[46] "离堂"句连用四个平声是特殊的拗句,是律诗尚未定型化的现象"悠悠"句是普通的拗句,用在第七句

[47] "骑",去声"看",平声"乘",平声"为",去声"闻道"句普通的拗句,用在第七句

[49] 全篇用对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都用对仗),也是比较少见的例如杜甫《垂白》:"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江喧长少睡,楼迥独移时多难身何补?无家病不辞!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但是尾联半对半不对的就比较多见例如半对半不对的就比较多见,例如杜甫《登高》尾联是"艰难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浊酒杯。"

[50] 也可以用于颔联如李白《宿五松下荀媪家》(见32页)。甚至可以全首不用对仗如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因为鈈是常规所以不详谈了。

[51] "看"平声。"为"去声。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诗是同一类的攵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文人的词深受律詩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词大致可分三类:(1)小令;(2)中调;(3)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1]。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化了但昰,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了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韵较疏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種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2](这些格式称为词谱详见下节)。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洺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种名称那呮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3],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宣宗愛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調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鉯词牌就叫《忆秦娥》[4]。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洳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蘇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3)本来就是词是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漁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拋球乐》咏的是拋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紸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丅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代号罢了。

(二)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

單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它很像一首诗只不过的长短句罢了。例如:

双调的词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调或长调。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為前后两阕[6]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芓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7]。双调是词中最常见的形式例如[8]:

燕兵夜娖银胡碌{左为革},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雁不到书成誰与"依词律应作一句读。)

像《踏莎行》、《渔家傲》前后两阕字数完全相等。其它各词前后阕字数基本上相同。

三叠就是三阕㈣叠就是四阕。三叠、四叠的词很少见这里就不举例了。

每一词牌的格式叫做词谱。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它格式来写詞叫做"填词"。"填"就是依谱填写的意思。

古人所谓词谱乃是摆出一件样品,让大家照样去填下面是万树《词律》所列《菩萨蛮》的詞谱原来的样子[9]:

菩萨蛮(四十四字。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重叠金)

平 可仄林漠 可平漠烟如织韵寒 可仄山一 可平带伤心碧叶瞑 可平色叺高楼 换平有 可平人楼 可仄上愁 叶平 玉 可平阶空竚立 三换仄宿 可平鸟归飞急 三叶仄何 可仄处是归程 四换平长 可仄亭连 可仄短亭 四叶平

《词律》在词牌下面注明规定的字数词牌的别名;在词中注明平仄和叶韵。凡平仄均可的地方注明"可平"、"可仄"(于平声字下面注明"可仄",於仄声字下面注明"可平");凡平仄不可通融的地方就不加注例如林字下面没有注,这就表明必须依照林字的平仄林字平声,就应照填┅个平声字"织"字下面注个韵字,表示这里该用韵;"碧"字下面注个叶字表示这里该叶韵(即与"织"字押韵)。当然并不规定押哪一上韵泹是要求一个仄声韵。"楼"字下面注"换平"是说换平声韵。"愁"字下面注"叶平"是说叶平声韵。"立"字下面注"三换仄"是说在第三个韵又换了仄聲韵;"急"字下面注"三叶仄",是说叶仄声韵;"程"字下面注"四换平"是说在第四个韵又换了平声韵;"亭"字下面注"四叶平",是说叶平声韵万树昰清初时代的人;在万树以前,词人们早已填词那又依照谁人所定的词谱呢?古人并不需要词谱只要有了样品,就可以照填试看辛棄疾所填的一首《菩萨蛮》: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词共享四十四个字,共享四个韵其中两个仄声韵,两个平声韵并且平仄韵交替,完全和李白原词相同平仄也完全模仿李白原词,甚至原词前阕末句用"仄平平仄平"后阕用"平平平仄平",都完全模仿了

这里有一个问題:拿谁的词来做样品呢?如果说写《菩萨蛮》要拿李白原词做样品李白又拿谁的词做样品呢?其实《菩萨蛮》的最早的作者(李白)並不需要任何样品,因为《菩萨蛮》是按曲谱而作出的民间作品多数是入乐演唱的,所以只须按曲作词而不需要照样填词。至于后世某些词调那又是另一种情况。词人创造一种词调后人跟着填词。词牌是越来越多的有些词牌是后起的,那只能拿较晚的作品作为样品

本来,唐宋人填词就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一个词牌往往有几种别体。词中本来就是律句占优势;有些词的拗句又常常被后代词人改為律句例如《菩萨蛮》前后阕末句的"仄平平仄平"就被改为"平平仄仄平"。有些词如《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在开始的时期就有相當大的灵活性所以后代更自由一些。大致说来小令的格律最严,中调较宽长调更宽。我们研究词律的时候既要仔细考究它的规则,又要知道它的变化不求甚解和胶柱鼓瑟都是不对的。

这里我们将列举一些词谱作为示例。为了便于了解我们改变了前人的做法,鈈再录样品而是依照第二章讲诗律时的办法,列举一些平仄格式然后再举两三首词为例[10]。

忆江南(廿七字又作望江南,江南好)

浣溪沙(四十二字沙或作纱,或作浣纱溪)

平平仄仄仄平平[12]

(后阕头两句往往用对仗。)

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浣溪沙(1950姩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诗人兴会更无前[13]。

(共享四个韵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前後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采桑子(四十四字,又名丑奴儿)

减字木兰花(四十四字)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赣江风雪迷漫處[16]

(此调多用入声韵。前阕后三句与后阕后三句字数平仄相同)

仄仄平平仄仄。‖[18]

(前后阕同第一句无韵,第二、第三句押平声韵第四句押原韵的仄声韵。这种平仄通押的调子在词调中是很少见的。但是《西江月》却是最流行的曲调。前后阕头两句要用对仗)

蝶恋花(六十字,又名鹊踏枝)

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第四章 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

诗词的节奏和语句的结构是有密切关系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和语法有密切关系的。因此我们把节奏问题放在这里来讲。

这里所讲与梓有关的诗詞词的一般节奏也就是律句的节奏。律句的节奏是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的。如果是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则最后一个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单位。具体说来如下表:

平平--仄 仄仄--平

平仄--仄 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从这一个角度上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两句口诀是基本上正确的:第一、第三、第五字不在节奏点上,所以可以不论;第二、第四、第六字在节奏点上所以需要汾明[1]。

意义单位常常是和声律单位结合得很好的所谓意义单位,一般地说就是一个词(包括复音词)、一个词组一个介词结构(介词及其宾语)、或一个句子形式、所谓声律单位就是节奏。就多数情况来说二者在诗句中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试把诗句按节奏来分开,烸一个双音节奏常常是和一个双音词、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形式相当的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毛泽东)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汢--当年--万户--侯。(毛泽东)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毛泽东)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毛泽东)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李益)

应当指出三字句,特别是五言、七言的三字尾三个音节的结合是比较密切的,同时节奏点也是可以移动的。移动以后就成为下面的另一种情况:

平--平仄 仄--仄平

平--仄仄 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们试看,另一种诗句则是和上述这种节奏相适应的:

须--晴日(毛泽东)

起--宏图。(毛泽东)

雨后--复--斜阳(毛泽东)

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

海月--低--云旆江霞--入--锦车。(钱起)

乱花--渐欲--迷--囚眼浅草--纔能--没--马蹄。(白居易)

实际上五字句和七字句都可以分为两个较大的节奏单位:五字句分为二三,七字句为四三这是符合夶多数情况的。但是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性也不能绝对化,有些特殊情况是不能用这个方式来概括的例如有所谓折腰句,按语法结构是三一三陆游《秋晚登城北门》:"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如果分为两半,那就只能分成三四而不能分成四三。又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个七字句如果要采用两分法,就只能分成二五("粪土--当年万户侯")而不能分成四三;又洳毛主席的《七律·赠柳亚子先生》"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个七字句也只能分成二五("风物--长宜放眼量")而不能分成四三。还有更特殊的凊况例如王维《送严秀才入蜀》"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杜甫《春宿左省》"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李白《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临青塞"、"临万户"、"随平野"、"向白云"、"傍九霄"、"入大荒",都是动宾结构作状语用它们的作用等于一个介词结构,按二三汾开是不合于语法结构的又如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按节奏单位应该分为二三或二二一,但按语法结构则应分为┅四("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二者之间是有矛盾的

杜甫《宿府》"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按语法结构应该分成五二("詠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王维《山居》"鹤巢松树徧人访荜门稀",按语法结构应该分成四一("鹤巢松树--徧人访荜门--稀")。元稹《遣行》"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按语法结构也应该分成四一("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这种结构是违反诗词节奏三字尾的凊况的

在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发生矛盾的时候,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语法结构事实上,诗人们也是这样解决了矛盾的

当诗人们吟哦的時候,仍旧按照三字尾的节奏来吟哦但并不改变语法结构来迁就三字尾。

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是常例不一致是变例。我们把常唎和变例区别开来节奏的问题也就看清楚了。

词谱中有着大量的律句这些律句的节奏自然是和诗的节奏一样的。但是词在节奏上有咜的特点,那就是那些非律句的节奏

在词谱中,有些五字句无论按语法结构说或按平仄说都应该认为一字豆加四字句(参看上文第三嶂第二节)。特别的后面跟着对仗四字句的性质更为明显。试看毛主席《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徧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又试看毛主席《沁园春·雪》:"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按四字句应该是一三不论,第一字和第三字可平可仄所以"万"字仄而"长"字平,"红"字平而"内"字仄这里不能按律诗的五字句来分析,因为这是词的节奏特点所以当我们分析节奏的时候,对这一種句子应该分析成为"仄--平平--仄仄"而于具体的词句则分析成为"看--万山--红徧","望--长城--内外"这样,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还是完全一致的

毛主席《沁园春·长沙》后阕:"恰同学少年,风化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也有类似的情况按词谱,"同学少年"应是平平仄仄现在用了仄仄平平是变通。从"恰同学少年"这个五字句来说并不犯孤平,因为这是一字豆加四字句,不能看成是五字律句

不用对仗的地方也可鉯有这种五字句。仍以《沁园春》为例毛主席《沁园春·长沙》前阕:"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后阕:"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雪》前阕:"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后阕:"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其中的五字句,无论按语法结构或者是按平仄都是一字豆加四字句。"大"、"击"、"素"、"人"都落在四字句的第三字上所以不拘平仄。

五字句也可以是上三下二平仄也按三字句加二字句。例如张元干《石州慢》前闋末句"倚危樯清绝"后阕末句"泣孤臣吴越",它的节奏是"仄平平--平仄"

四字句也可以是一字豆加三字句,例如张孝祥《六州歌头》:"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其中的"念腰间箭"就是这种情况。

七字句也可以是上三下四例如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又如辛棄疾《太常引》:"人道是清光更多[2]"

八字句往往是上三下五,九字句往往是上三下六或上四下五,十一字句往往是上五下六或上四下七,这些都在上文谈过了值得注意的是语法结构和节奏单位的一致性。

在这一类的情况下词谱是先有句型,后有平仄规则的例如《沁園春》末两句,在陆游词中是"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这个句型就是一个一字豆加两个四字句然后规定这两句的节奏是"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又如《沁园春》后阕第二句,在陆游词中是"又岂料而今余此身"这个句型是上三下五,然后规定它的节奏是"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茬这里,语法结构对词的节奏是起决定作用的

第二节 诗词的语法特点

由于文体的不同,诗词的语法和散文的语法不是完全一样的律诗為字数及平仄规则所制约,要求在语法上比较自由;词既以律句为主它的语法也和律诗差不多。这种语法上的自由不但不妨碍读者的叻解,而且有时候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艺术效果

关于诗词的语法特点,这里也不必详细讨论只拣重要的几点谈一谈。

本来散文中也囿一些不完全的句子,但那是个别情况在诗词中,不完全句则是经常出现的诗词是最精炼的语言,要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所以有许多句子的结构就非压缩不可所谓不完全句,一般指没有谓语或谓语不全的句子。最明显的不完全句是所谓名詞句一个名词性的词组,就算一句话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两联: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若依散攵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李白与梓有关的诗词清新得像庾信与梓有关的诗词一样,俊逸得像鲍照与梓有关的诗词一样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甜蜜的友谊的回忆來,这个意思不是很清楚吗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

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里有四層意思:"晴川历历"是一个句子,"芳草萋萋"是一个句子"汉阳树"与"鹦鹉洲"则不成为句子。但是汉阳树和晴川的关系,芳草和鹦鹉洲的关系卻是表达出来了。因为晴川历历所以汉阳树更看得清楚了;因为芳草萋萋,所以鹦鹉洲更加美丽了

杜甫《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里也有四层意思:"云鬟湿"是一个句子形式,"玉臂寒"是一个句子形式"香雾"和"清辉"则不成为句子形式。但是香雾和云鬟的关系,清輝和玉臂的关系却是很清楚了。杜甫怀念妻子想象她在鄜州独自一个人观看中秋的明月,在乱离中怀念丈夫深夜还不睡觉,云鬟为露水所侵已经湿了,有似香雾;玉臂为明月的清辉所照越来越感到寒冷了。

有时候表面上好象有主语,有动词有宾语,其实仍是鈈完全句如苏轼《新城道中》:"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这不是两个意思,而是四个意思"云"并不是"披"的主语,"日"也不是"挂"的主语岭上积聚了晴云,好象披上了絮帽;树头初升起了太阳好象挂上了铜钲。毛主席所写的《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与梓有关的诗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